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在手机上点的外卖可能是10天前炒的

叫外賣解決吃飯問題, 早已成為很多杭州人的日常, 尤其是忙于工作的年輕人。

打開外賣App, 一些生意紅火的餐館, 月銷量都能達到四位數, 甚至是四五千單以上。

但有沒有想過, 你點的外賣可能并不是現炒現賣, 而是用一個真空菜肴包加熱而成的。

近日, 成都商報和北京青年報記者分別走訪后發現, 多個在外賣平臺上銷量靠前的網紅外賣店都沒有堂食, 用的都是菜肴包:有的全部使用, 有的則搭配著使用。

此事引發了網友熱議。 文章發出的當天下午, 成都市消協便發出消費提示, 呼吁各平臺餐飲商家在開展網上外賣訂餐服務時要履行好告知義務,

主動告知消費者是否使用復熱食品、向消費者明示商家地址、餐食制作日期、質量、規格等信息。


視頻截圖

以下為報道的原文——

記者調查

多個外賣網紅店使用菜肴包

或全用或搭配售賣

記者首先來到一家售賣鹵肉飯的外賣店, 該店在美團平臺月售23455件, 在餓了么月售5560件, 屬于高銷量的“網紅店”。 店內一個不足10平方米的前廳是接單和出餐區, 一個簾子后是“餐食加工區”。 下午2時, 盡管用餐高峰時段已過, 仍有不少騎手在門口等著取餐, 店內并無堂食的空間。

店員并不避諱他們使用菜肴包, 并聲稱都是正規廠家生產的, “菜肴包放在沸水里加熱, 然后倒在米飯上, 整理搭配好后就可以由騎手送出了。


圖片來源見水印

之后, 記者又來到另一家網紅外賣店, 店內擺放數個微波爐, 一旁擺放著數盒搭配好的外賣, 不時有店員將菜肴包拿進微波爐中加熱。

這家店在美團外賣平臺上月銷量11561件。 走訪中, 記者發現, 也有一些外賣店會搭配現炒的菜, 交替使用菜肴包。

外賣商家

用菜肴包更標準化、更“高效”

是行業內默認做法

一家外賣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菜肴包不是剩飯剩菜。 產品都有認證, 和方便米飯差不多。 ”保質期3個月到300天不等, 有的參照罐頭食品國標。 他稱最初也是單鍋制作, “但店內炒達不到工廠的衛生標準, 就開始用菜肴包。 ”他認為這是門店多了之后必然要走的標準化之路, “便于復制發展”。

此外, 標準化后的食品安全更加可控, “工廠的衛生要求肯定遠遠高出一些外賣店的廚房。 ”

一位負責人表示, 餐包能夠保證門店很小的空間發揮出更大的效用。 另一原因, 是外賣對于時效性的要求高。

在被問到“有沒有考慮過告知點餐人店內用的是餐包”這一問題時, 負責人稱:“高鐵、飛機上吃的就是復熱的餐包食品, 也沒有告知顧客, 所以我們就選擇了跟隨行業內的做法。 ”

使用菜肴包成本是否更低?該負責人稱, 以鹵肉飯為例, 此前由廚師現場制作, 一份鹵肉飯的成本比現在用菜肴包要低1塊多。

“菜肴包”究竟是什么?

電商出售半成品 一份僅5元左右

在一些電商網站, 記者注意到, 搜索“外賣半成品”“外賣菜肴包”, 可以出現多個結果,

包含各種口味的, 如臺灣鹵肉、香菇滑雞、紅燒排骨、咖喱雞肉、梅菜扣肉等, 一份10種口味的菜肴包套餐售價50元左右。 消費者只需將其蒸或煮10分鐘或微波加熱5分鐘即可食用, 配上一份米飯就成為一個米飯套餐, 十分方便。

有疑似外賣商家的買家評價表示:“原本都自己動手現炒的, 實在忙不過來, 朋友介紹了該品牌料理包, 合作一年多了。 現在又新開了一個店在用的, 店家還送了料理包加熱設備, 特別是客服很熱情, 有新品都給我申請送過來品嘗。 外賣平臺圖和海報圖都給我提供, 太方便了, 非常感謝。 ”

還有店家表示, “許多繁華地段的商場都是無油煙的, 還有不能用明火的, 都在用料理包。 ”


圖片來源見水印

消費者:難以接受這種做法 應該被告知

上班族白女士稱自己一周要點3-5次外賣。 在她的預設中, 外賣應該是新鮮制作的, “如果是這種加熱的菜肴包, 不太能接受。 ”盡管如此, 因為工作的關系, 白女士表示還是要點外賣, “注意甄別吧, 外賣店應該把情況告知消費者。 ”

一位高校學生則表示, 對于外賣更關注衛生, 沒考慮過食材。 “復熱的話感覺不太舒服, 還那么貴。 ”在她看來, 這對于點餐人近乎欺騙。 另一位消費者陳女士直言:“那我還不如去買方便米飯。 ”

“當然期待外賣是新鮮的。 ”最近經常吃外賣的張女士說。 雖然對外賣新鮮的期望值不會太高, 但即便如此, 她還是難以接受外賣店這樣的做法, “如果是這樣做的, 那我自己也可以買啊!”

外賣平臺:平臺不會限制使用“菜肴包”

餓了么方面表示,按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第37號令,“網絡訂餐平臺的餐飲經營商戶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商戶加工制作的食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商戶可以自主采用不同的經營形式。”

而美團外賣平臺認為,“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允許餐飲商戶通過菜肴復熱的方式進行生產、售賣。同時,一旦發現餐飲商戶在相關操作過程中出現不規范操作,我們也會要求商戶整改并進行處罰。”

專家:不提倡這種做法

外賣以及部分快餐店用菜肴包加工的做法行不行?符不符合相關規定?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表示,在能否使用菜肴包做外賣方面,國家并沒有做出相應規定。對于產業端,這是行業和企業自身的差異化經營的一種做法;對消費者來說,食品安全的隱患相對比較大。“我認為不該提倡這種做法,因為這里面其實包括二次污染、二次配送的衛生隱患。”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商業模式上講,外賣菜肴包很可能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只要保證了食品安全,兼顧了營養美味,很有可能迎來一個發展風口期。在本質上,餐飲行業和外賣平臺的目前優勢,其實是建立在現炒現賣基礎上的,放棄現炒現賣也就意味著放棄自身優勢。菜肴包是塊大石頭,放任外賣菜肴包早晚會“搬起石頭砸腳”,外賣行業難道不懂,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自身負責,讓消費者明白消費也是為了自己明天美好?

本文來源:成都商報、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

作者:彭亮、溫婧

End

你可能還感興趣

外賣平臺:平臺不會限制使用“菜肴包”

餓了么方面表示,按原國家食藥監總局第37號令,“網絡訂餐平臺的餐飲經營商戶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商戶加工制作的食品必須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在保證食品安全的基礎上,商戶可以自主采用不同的經營形式。”

而美團外賣平臺認為,“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允許餐飲商戶通過菜肴復熱的方式進行生產、售賣。同時,一旦發現餐飲商戶在相關操作過程中出現不規范操作,我們也會要求商戶整改并進行處罰。”

專家:不提倡這種做法

外賣以及部分快餐店用菜肴包加工的做法行不行?符不符合相關規定?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表示,在能否使用菜肴包做外賣方面,國家并沒有做出相應規定。對于產業端,這是行業和企業自身的差異化經營的一種做法;對消費者來說,食品安全的隱患相對比較大。“我認為不該提倡這種做法,因為這里面其實包括二次污染、二次配送的衛生隱患。”

有業內人士認為,從商業模式上講,外賣菜肴包很可能是一個了不起的創新,只要保證了食品安全,兼顧了營養美味,很有可能迎來一個發展風口期。在本質上,餐飲行業和外賣平臺的目前優勢,其實是建立在現炒現賣基礎上的,放棄現炒現賣也就意味著放棄自身優勢。菜肴包是塊大石頭,放任外賣菜肴包早晚會“搬起石頭砸腳”,外賣行業難道不懂,對消費者負責也是對自身負責,讓消費者明白消費也是為了自己明天美好?

本文來源:成都商報、北京青年報、澎湃新聞

作者:彭亮、溫婧

End

你可能還感興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