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在東北生存了1300年的原住民“東胡”去哪了?

中國東北地廣人稀、物產豐富, 古代有很多遊牧民族生活在這白山黑水之中, 其中東胡被認為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 其自商代初年到西漢存在了大約1300年。

“東胡”一名最早出現于東周時期的《逸周書》:“東胡黃羆, 山戎戎菽”。 東胡, 並非東胡族人自命之名, 東周時期匈奴人自稱胡 , 當時中原人把活動在匈奴(胡)之東的部族, 皆稱為“東胡”。

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 東胡從有史記載以來, 和中原的燕國和趙國的接觸比較頻繁。 春秋時期, 東胡居住在燕國北部, 曾打敗過燕國。 戰國時期, 東胡居住在燕國和趙國北部,

這個時期東胡最為強盛, 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 曾多次南下侵入中原。 燕國曾大敗過東胡, 使東胡向後退卻一千餘裡。 燕國便從今河北懷來直到遼寧的遼陽一帶修築了長城, 以防東胡。 趙國的大將李牧在擊敗匈奴的同時, 又一次戰敗東胡。

秦漢之際, 東胡逐漸衰落。 匈奴剛剛興起時, 也受東胡的敲詐勒索。 匈奴的冒頓單于剛即位時, 東胡恃強向匈奴索要寶馬、美女, 冒頓單于採用麻痹敵人的做法, 對東胡的要求一一滿足。 冒頓單于趁東胡王輕敵之際, 向東胡發動進攻, 大破東胡, 東胡部落聯盟瓦解, 從此東胡的名字從歷史上消失。

東胡瓦解後, 主要分裂成兩個部分, 一部分退居烏桓山, 形成烏桓族;另一部分退居鮮卑山,

形成鮮卑族。 後來, 曹操大破烏桓, 並遷烏桓20萬人入塞, 從此烏桓也退出歷史舞臺。 倒是東胡的另一分支鮮卑族日後卻發展壯大,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