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明朝十六位皇帝,为何只有“十三陵”?

作者/高成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區, 顧名思義, 埋葬著十三位明朝皇帝。 他們分別是: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明仁宗朱高熾的獻陵、明宣宗朱瞻基的景陵、明英宗朱祁鎮裕陵、明憲宗朱見深的茂陵、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明武宗朱厚照的康陵、明世宗朱厚熜的永陵、明穆宗朱載垕的昭陵、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明光宗朱常洛的慶陵、明熹宗朱由校的德陵、明思宗朱由檢的思陵。

可是翻開歷史書, 會發現明朝不止十三位皇帝呀!總共是十六位。 那剩下的三位跑哪里去了?他們是誰?葬身何處?我們一一道來:

首先是明太祖朱元璋, 他的陵寢孝陵, 建在南京紫金山上。 為什么沒有葬在北京呢?因為朱元璋在位時, 明帝國的首都是南京。 帝王陵寢一般修建在國都附近, 方便子孫后代送葬、祭掃什么的。 朱元璋很早就看中了紫金山, 把至親都葬在了那里, 洪武十五年, 馬皇后去世;洪武二十五年, 太子朱標病故, 母子二人皆埋于山上。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駕崩, 自然也是入葬孝陵, 與皇后、太子永遠相伴。

在明朝, 孝陵及附近區域是皇家禁地, 駐有大量官兵, 戒備深嚴。 等到清朝時, 滿族統治者為了爭取人心, 依然對孝陵實施保護, 康熙南巡多次前往孝陵祭祀, 稱贊明太祖“治隆唐宋”;咸豐、同治年間, 太平天國起義,

孝陵一帶不幸淪為主戰場。 經過硝煙洗禮, 許多地面建筑遭到毀壞, 現在看到的孝陵是后來修復的結果, 并非最初的模樣。

第二位是明惠帝朱允炆, 按照制度, 本來應該是他的父親朱標繼位的, 熟料標哥短命, 老來喪子的朱元璋只好立孫子了。 朱允炆在位時間很短, 因為削藩的緣故, 叔叔朱棣起兵叛亂、攻城略地。 經過幾年的戰火, 燕軍長驅直入, 直搗南京。 城破之日, 皇宮燃起了熊熊大火, 混亂之下, 朱允炆也不知所蹤, 從此成為疑案。 篡位后, 朱棣多次派人尋找, 有說法稱:朱允炆最終出家當了和尚, 從此青燈古佛、不問世事。 總之, 不管他是死是活, 被推翻已經是不可逆轉的事實。 一個下臺的皇帝, 自然是不可能有皇陵的。

史書記載:朱棣為了掩人耳目, 把一具燒焦的尸體確認為朱允炆, 并以禮安葬, 但這個墳墓在哪呢?人們都不知道。

第三位是明代宗朱祁鈺。 和朱允炆一樣, 朱祁鈺的登基也有很大的偶然性。 父皇明宣宗駕崩后, 哥哥朱祁鎮當上了天子, 是為明英宗。 朱祁鈺安心當著王爺, 享受榮華富貴, 倒也自在, 轉折點是在正統十四年, 蒙古瓦剌軍隊進犯邊關, 聽了太監王振的慫恿, 明英宗御駕親征, 結果在土木堡全軍覆滅。 更糟糕的是:皇帝本人也當了俘虜。 面對前所未有的大勝, 瓦剌首領也先決定趁勝追擊, 拿下北京。 在此危難關頭, 朱祁鈺被大臣們擁戴做了皇帝, 兵部尚書于謙從容指揮, 率領軍隊贏得了北京保衛戰。 之后明英宗被朝廷接回,

但皇帝已經做不成了, 朱祁鈺把他幽禁在南宮, 過著囚徒生活。 在這段時間里, 朱祁鎮過得并不開心, 弟弟對他嚴加防范, 連住所附近的大樹都砍光了。 為了克服困難, 補貼家用, 皇后一針一線, 做成絲織品, 拿到市場上販賣換錢。

景泰八年, 朱祁鈺病重, 他的皇子早亡, 接班人問題成為焦點。 在石亨、徐有貞等人的幫助下, 奪門之變爆發, 明英宗復位。 為了報復弟弟, 他把朱祁鈺降為王爵, 軟禁于永安宮。 次月, 朱祁鈺去世, 雖然他當過皇帝, 但現在的身份是階下囚, 是一個普通的王爺, 死后當然不能葬入皇陵了。 明英宗下旨:朱祁鈺葬西山, 嬪妃殉葬, 謚號為“戾”, 可以說是完全否定了弟弟。 等到明憲宗繼位, 朝廷對朱祁鈺的態度有所好轉,

給他恢復了帝號, 但這種平反也是有限的, 一般皇帝的謚號有17個字, 朱祁鈺僅有5個。 為什么呢?因此明憲宗是明英宗的兒子, 對于叔叔的問題, 他不能做的太多, 因為懲罰他是父皇的旨意。 完全翻案, 影響先帝聲譽。

總之, 除了朱元璋, 沒有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背后往往蘊藏著殺戮與血腥。 成王敗寇, 勝者享受榮光, 敗者卻獨享凄涼, 令人嗟嘆。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有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