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盤點古代四大盛世,前三個是國人的驕傲,第四個是國人的恥辱

自秦始皇完成華夏大一統算起, 到清朝滅國, 在這兩千餘年的歷史中, 其實大盛世也僅僅出現過四次;所謂盛世, 指的是歷史上社會發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 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 國家富庶、軍隊強大, 外交、文化等各方面都達到極致。

但是在這四次盛世中, 前三次是中國人永遠的驕傲, 因為當時的中國, 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真正達到了漢朝陳湯所說的“犯我強漢者, 雖遠必誅”;但是第四次, 似乎有點自吹自擂的感覺。

第一次: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指的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國家極盛狀態,

漢武帝劉徹十六歲登基稱帝, 當時的西漢經歷了漢高祖劉邦消滅異姓王剪除分裂隱患, 並實行“無為”而治, 國家開始復興;而後又經歷呂後、漢文帝、漢景帝的休養生息, 國家無論是人口還是財力都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漢武帝劉徹登基後的最大目標不是像祖輩那般繼續積累財富, 而是要建立國家的民族統一認知以及民族自豪感,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斷的取得勝利並開疆拓土, 尤其是打敗世仇匈奴;漢武帝也的確這樣做了, 在竇太后去世後, 漢武帝得以掌握國家大權;之後發佈一系列國家改革措施。

為鞏固皇權, 中央設置中朝, 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 在地方設置十三州部刺史, 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

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 採納主父偃的建議, 頒行推恩令, 解決王國勢力, 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 文化上採用了董仲舒的建議,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 以統一思想。

但是漢武帝最大的政績還是對外的不斷勝利, 建立民族的自信心吧;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 國威遠揚, 東並朝鮮, 南吞百越, 西征大宛, 北破匈奴, 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 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至此, 直到西漢乃至東漢滅亡, 不管國家有多混亂動盪, 但是對周邊異族始終保持強硬勢態, 動輒亡國滅種, 真是“獨漢以強亡”啊!

第二次:開元盛世

開元盛世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時期, 當時的唐朝經歷了“貞觀之治”、“永徽之治”等, 在中期,

雖有動盪, 但並不影響國家的持續發展, 因而到唐玄宗李隆基, 更是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 誅殺韋後集團後, 李旦再次登基為帝, 但是沒多久就讓位給兒子李隆基。

唐玄宗在位前期, 在政治上很有作為。 他勤於政事, 從各方面採取措施, 鞏固和發展了唐朝政權。 唐玄宗注意撥亂反正, 任用姚崇、宋璟等賢相, 勵精圖治, 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開元盛世。 在唐玄宗在位時期, 中國軍隊歷史上第一次打到了中亞, 那就是歷史上默默無聞的“怛羅斯之戰”, 交戰的對手是阿拉伯帝國歷史上最強大的時期。

雖然“怛羅斯之戰”之戰失敗了, 但是要知道, 唐朝遠征軍最多的時候也僅僅只有兩萬四千人,

而阿拉伯帝國軍隊達到了三十萬之巨, 而且這兩萬四千人中, 有多少是真正唐朝的軍隊不得而知, 因為有很多都是僕從國的雇傭軍, 而唐朝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也是因為這些僕從國的雇傭軍背叛。

第三次:永宣盛世

其實所謂永宣盛世主要指的是永樂盛世, 但是在明宣宗時期, 大明帝國國力達到巔峰, 所以就合稱永宣盛世了。 話說自乞丐皇帝朱元璋北伐中原, 結束蒙元在中國的統治後, 又平定了西南、西北、東北等地, 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 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 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 史稱洪武之治。

但是朱元璋選的繼任者朱允炆實在不太合格, 後來在剪除各位叔叔軍權的時候,

被四叔燕王朱棣給起兵趕跑了, 朱允炆從此下落不明, 朱棣登基稱帝, 也就是永樂大帝了;朱棣在位時, 政治上改革機構, 設置內閣。

對外五次親征蒙古, 收復安南, 並于東北設奴兒幹都司, 在西北置哈密衛, 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 又設貴州承宣佈政使司, 鞏固了南北邊防, 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 加強了中外友好往來, 加強對南海的經營;還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疏浚大運河。

1421年遷都北京, 對強化明朝的統治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在他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 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 史稱永樂盛世。 而朱棣的兒子和孫子也很不錯, 繼續發展國力, 大明國力達到頂峰, 史稱仁宣之治。後人將這爺孫三代合稱為“永宣盛世”,當時的大明帝國,在國際上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國力等,都是第一的存在。

第四次:康乾盛世

所謂的康乾盛世,真的不想說,有點丟臉,真的不知道哪有資格稱為盛世?在這爺孫三人統治的一百三十四年裡,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但盛世局面下隱藏著巨大危機,由於制度僵化,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乾隆後期各種民變相繼爆發,也標誌著清朝開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蕭條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其實平心而論,一直以來只相信中國歷史上只存在過三大盛世,分別是“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永宣盛世”;其實在五代十國時期,還有一個“吳越盛世”,但卻沒得到歷史的承認,和“康乾盛世”一般,有點自吹自擂的感覺。

史稱仁宣之治。後人將這爺孫三代合稱為“永宣盛世”,當時的大明帝國,在國際上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國力等,都是第一的存在。

第四次:康乾盛世

所謂的康乾盛世,真的不想說,有點丟臉,真的不知道哪有資格稱為盛世?在這爺孫三人統治的一百三十四年裡,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但盛世局面下隱藏著巨大危機,由於制度僵化,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乾隆後期各種民變相繼爆發,也標誌著清朝開始走向衰落,清朝遂陷入蕭條冷落的嘉道中衰之世。

其實平心而論,一直以來只相信中國歷史上只存在過三大盛世,分別是“漢武盛世”、“開元盛世”和“永宣盛世”;其實在五代十國時期,還有一個“吳越盛世”,但卻沒得到歷史的承認,和“康乾盛世”一般,有點自吹自擂的感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