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馬拉松不要變成“馬拉瘋”

最近幾年, 各地馬拉松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興起, 這無疑是地方政府為發展經濟而進行的對外宣傳之一。 對外宣傳涉及的面廣, 大致有:文化搭台, 經濟唱戲;名人顧裡, 對外宣傳;知名古鎮, 厚重歷史;山神古廟, 宗教聖地;觀花賞草, 健康氧吧;水果採摘, 勞作體驗;下田摸魚, 感受樂趣。 各地資源不同, 都有為宣傳當地, 提升名氣, 挖掘出讓遊人駐足, 吸引投資的管道。 但這些宣傳, 比現在的體育搭台, 經濟唱戲顯然是落伍了。

早些年, 一些大城市陸續開展國際馬拉松跑比賽, 吸引一些中央台的關注, 無疑是一種宣傳。

大城市人口多, 道路寬, 外來人也多, 資源豐富, 舉辦一個國際馬拉松, 宣傳體育健身的同時, 提升城市形象。

而這些年, 一些並不知名的城市, 也開展馬拉松比賽, 甚至一些小縣城, 經濟也不發達, 卻花鉅資來搞馬拉松, 那他們的目的, 不外乎是想促進本縣的知名度, 擴大影響而已。 能否擴大自己的影響, 我覺得不是只局限在舉辦馬拉松比賽, 管道很多。 馬拉松比賽, 也具有一定的風險, 如果馬拉松參賽的運動員, 沒有進行系統的耐力訓練, 沒有足夠的心理基礎, 突然參加比賽, 說不定連生命都會丟失。 專業跑馬拉松的運動員, 需要長期堅持訓練, 具備足夠的耐力水準, 具有強健的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 且學習過自我身體監督和救護的知識。

筆者認為, 跑馬拉松的人, 需要有自我定位, 自我感知能力, 量力而行。 舉辦馬拉松的城市, 也要做好平時人們體育鍛煉的各項保障措施。 真正讓馬拉松成為促進人們鍛煉的動力, 而不是打著舉辦馬拉松比賽, 達到其它目的!更不能成為人們擺拍照片曬朋友圈的道具!

有的體育運動就像一陣風, 刮過了就就留下一點紀念, 如“呼啦圈”、小朋友跳的“彈跳器”等, 雖然有人還在煉, 但已經不是過去幾乎人手一件的標配了。 曾經的戶外穿越, 沒有節制的登山, 現在很多都不去了, 為什麼?膝關節受傷了, 不可修復的傷。 所有, 對鍛煉的人, 需要有專業指導, 體育專業至少要學幾年, 不是頭腦發熱, 就能搞體育。

是否適合跑馬拉松, 需要專業體育人員或醫生給你提出建議, 舉辦馬拉松, 也需要有專業的, 真正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專家規劃, 不能做些勞民傷財, 影響人體健康的“跟風”, 絕不能成為“馬拉瘋”!

祝:中國的體育越來越好!

祝:人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