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一百年前欧洲社会“恐同”气氛有多恐怖?欧洲最有权力君主险因此退位


19世紀末歐洲

19世紀末, 20世紀初的歐洲社會曾經產生過非常恐怖的”同性戀恐懼癥“, 這股風潮有多恐怖?當時歐洲最有權力, 最具有專制特征的德皇威廉二世差點因為“疑似同性戀”而被迫退位, 當時一個歐洲上流社會男性, 一旦被證實是同性戀只有兩條路可以走, 一, 徹底告別主流社會, 去“隱居”;二、自殺。

而歐洲男性當時為了避免遭受“同性戀指控”所采取的措施又直接導致了心理學里“歇斯底里”現象的發現, “歇斯底里”現象最初是用來形容歐洲中上階層家庭里, 妻子對“恐同”丈夫所產生的性焦慮。

為什么19世紀末歐洲會產生普遍的“同性戀恐懼”?

要講清楚這個問題,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工業時代。

工業革命對人類的改變是全方位的, 是徹底的, 用梁啟超的話說是“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而工業革命對人類的影響, 在組織層面就是科層制組織的誕生(所謂科層制就是精英官僚制), 如果更好理解一點, 就是人類組織結構開始模仿精明的機器。


科層制學說是由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發明的

這種精密儀器式的科層制直接催生了中產階級, 因為貴族既沒有足夠的人數, 又由于特權而缺乏足夠的愿望做“精密機器”上的控制按鈕, 而底層民眾則沒有足夠的智識水平來做控制按鈕, 但是, 總的需要有人做, 怎么辦?貴族中的一小部分人和底層社會足夠上進的人愿意也有能力做這種控制按鈕,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所謂的中產階級。

既然科層制組織形式是“精密儀器”, 那么自然需要可以驅動機器的能源, 這就是中產階級價值觀。

那么, 在工業化時代中產階級主流價值觀是怎么樣的呢?

“一個男性, 要有自我決斷能力, 有強烈競爭性, 善于隱藏情感和隱藏自己的依賴性, 要有道德上的自我約束力和強健體魄, 要有男子氣概”這就是當時主流價值觀對男性的要求。

與此同時, 同性戀則被認為是對男子氣概和主流價值觀的侵蝕, 因為當時人們認為同性戀是生活混亂、不自律、沒有男子氣概、道德敗壞、毫無自制力, 腐朽和墮落的象征。

所以在19世紀開始,

人們對同性戀的處罰措施越來越嚴重, 從嚴重的道德敗壞變成一種“變態精神病”, 最后發展到歐洲多個國家直接立法, 把同性戀行為視作一種刑事犯罪。

而這種由工具理性發展出來的價值觀一旦成為了主流價值觀, 即使是對這種價值觀嗤之以鼻的貴族階層也不得不遵守。

下層民眾還可能無所謂, 但是對于當時歐洲上流社會的男性而言, “同性戀”指控是毀掉一個男性社交以及事業乃至整個生活的最好方式。 威廉二世在1905年被卷入“奧依倫堡親王同性戀丑聞”, 險些使得威廉二世提前退位;而丑聞主角奧依倫堡親王則從此在社交圈子“消失”, 而且再也沒能見過威廉二世。


左為德皇威廉二世

而1913年, 奧地利帝國軍事情報負責人阿爾弗笛德·萊德爾上校證明是俄羅斯間諜,

而奧地利軍方為了掩蓋這個丟臉的事實, 讓萊德爾上校用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 并且對外宣稱萊德爾上校是因為被人揭發是同性戀才不得不自殺的。 雖然這個謊言很快被揭穿, 但是從萊德爾上校的死就可以看出, 上流社會男子在當時因為被指控為同性戀而自殺的大有人在。 順便說一句, 萊德爾上校之所以成為沙俄間諜, 真是被他同性戀男友拉下水的。

這就是歐洲男性為什么會有“同性戀恐懼”的第一個層面。

接下來是第二個層面, 就是現實層面。

工業革命爆發給世界, 尤其是歐洲帶來的第二個變化就是“物質極大豐富”, 人們第一次擺脫農業時代,

物質開始出現大量剩余(相對之前), 大量的歐洲人獲得了他們個人乃至整個家族幾個世紀都沒能奢望獲得的財富;另一方面, 由于冷凍、輪船技術的發明, 殖民地農產品大量涌入歐洲, 主要以土地和農作物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歐洲貴族開始大面積破產, 歐洲貴族開始了退出主流社會舞臺中心的過程;第三個方面就是曾經能直接影響社會生活的宗教開始衰退, 逐漸退到了私人空間。

簡單說吧, 以前歐洲如果一個人荒淫, 宗教可以直接讓世俗法庭抽這個人幾鞭子, 甚至服苦役, 而19世紀開始, 宗教人士只能咒罵幾句“荒淫者下地獄”。

這就造成19世紀后期, 歐洲處于一個“性混亂”狀態, 一切管理和支配性身份和性行為的規范和道德都分崩離析了。

又因為科層制組織和要求培養上流社會男性的男子氣概,使得他們在性啟蒙期幾乎是和同性待在一起,幾乎很少接觸女性;19世紀中上階層婚姻的實際情況:老夫少妻是主流、金錢依然是婚姻最主要因素,中上階層男性很少在自己妻子這里得到感情上的慰藉。

使得當時歐美中上流社會男性幾乎都有同性戀情結和同性戀需求。


謝爾蓋妻子,伊麗莎白·費羅多羅芙娜·羅曼諾娃

比如美國第15任總統布坎南,幾乎就是坐實了的同性戀、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兒子謝爾蓋也是坐實了的同性戀,他妻子可是號稱19世紀歐洲貴族四大美女之一、家奧斯卡·王爾德等等等等太多了。

這就是造成了一種很分裂的情況,一方面“同性戀”指責會讓一個中上流階層男性身敗名裂,另一方面,中上階層男性又普遍愛在同性那里去獲得靈與肉的交流。

最能反應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這種“同性戀”分裂的是奧地利帝國主流大報幾乎每天都在前四版刊登批判墮落生活、批判同性戀可恥,呼吁道德覺醒的社論文章,然而這些報紙的廣告版又遍布男性按摩師和和只為男性服務的按摩室廣告,讀者和報紙編輯都知道這是什么。

而更嚴重的是由于“同性戀恐懼”和“同性戀風潮”雙重作用,造成了當時歐洲中上流社會男性另一個社會習慣,則就是瘋狂的和妻子以外的女性鬼混,而且還堂而皇之的寫在日記里。


19世紀的維也納

當時歐洲很多中上流社會男性的生活,現在看簡直就和“色情狂”一樣,之所以“色情狂”,很大程度不是因為他們真有那么愛和女性鬼混,而是為了將來被指控為同性戀時可以拿來做辯護的證據。

“我都在日記里記下了我每星期和多少多少女性鬼混,我怎么可能是同性戀?!”

畢竟,色情狂頂多被咒罵幾句將來下地獄,而要是被發現是同性戀,那可意味著一切都玩完了。

19世紀末歐洲中上流社會男性的這種有目的的“鬼混”又直接產生了一大群怨恨的妻子,這些妻子長期的被自己鬼混丈夫冷落,自己又被工業時代所需要的“一夫一妻”、“忠誠于婚姻”價值觀束縛,直接催生了一個心理學上的女性專有名詞“歇斯底里”。

丈夫的同性戀恐懼和妻子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歇斯底里”,使得“性”成為當時人人都回避,但是人人又感到焦慮的事情。

這就是弗洛伊德以及他“性”學說產生的根源。

而20世紀初歐洲文學、繪畫等多個方面都廣泛受到這種“性”焦慮的影響,也是之后反工業化思潮的前驅。

從這個角度講,筆者對于此次“ME TOO”運動也抱有類似的期待,也許這就是某種思潮和學說的前驅呢。

又因為科層制組織和要求培養上流社會男性的男子氣概,使得他們在性啟蒙期幾乎是和同性待在一起,幾乎很少接觸女性;19世紀中上階層婚姻的實際情況:老夫少妻是主流、金錢依然是婚姻最主要因素,中上階層男性很少在自己妻子這里得到感情上的慰藉。

使得當時歐美中上流社會男性幾乎都有同性戀情結和同性戀需求。


謝爾蓋妻子,伊麗莎白·費羅多羅芙娜·羅曼諾娃

比如美國第15任總統布坎南,幾乎就是坐實了的同性戀、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兒子謝爾蓋也是坐實了的同性戀,他妻子可是號稱19世紀歐洲貴族四大美女之一、家奧斯卡·王爾德等等等等太多了。

這就是造成了一種很分裂的情況,一方面“同性戀”指責會讓一個中上流階層男性身敗名裂,另一方面,中上階層男性又普遍愛在同性那里去獲得靈與肉的交流。

最能反應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這種“同性戀”分裂的是奧地利帝國主流大報幾乎每天都在前四版刊登批判墮落生活、批判同性戀可恥,呼吁道德覺醒的社論文章,然而這些報紙的廣告版又遍布男性按摩師和和只為男性服務的按摩室廣告,讀者和報紙編輯都知道這是什么。

而更嚴重的是由于“同性戀恐懼”和“同性戀風潮”雙重作用,造成了當時歐洲中上流社會男性另一個社會習慣,則就是瘋狂的和妻子以外的女性鬼混,而且還堂而皇之的寫在日記里。


19世紀的維也納

當時歐洲很多中上流社會男性的生活,現在看簡直就和“色情狂”一樣,之所以“色情狂”,很大程度不是因為他們真有那么愛和女性鬼混,而是為了將來被指控為同性戀時可以拿來做辯護的證據。

“我都在日記里記下了我每星期和多少多少女性鬼混,我怎么可能是同性戀?!”

畢竟,色情狂頂多被咒罵幾句將來下地獄,而要是被發現是同性戀,那可意味著一切都玩完了。

19世紀末歐洲中上流社會男性的這種有目的的“鬼混”又直接產生了一大群怨恨的妻子,這些妻子長期的被自己鬼混丈夫冷落,自己又被工業時代所需要的“一夫一妻”、“忠誠于婚姻”價值觀束縛,直接催生了一個心理學上的女性專有名詞“歇斯底里”。

丈夫的同性戀恐懼和妻子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歇斯底里”,使得“性”成為當時人人都回避,但是人人又感到焦慮的事情。

這就是弗洛伊德以及他“性”學說產生的根源。

而20世紀初歐洲文學、繪畫等多個方面都廣泛受到這種“性”焦慮的影響,也是之后反工業化思潮的前驅。

從這個角度講,筆者對于此次“ME TOO”運動也抱有類似的期待,也許這就是某種思潮和學說的前驅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