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清宫剧文化小常识:太医院里“医生”级别最低,“御医”级别等于县长

又到了新的一個月, 那么這個月我們講些什么呢?

本來我們準備摻合一下“ME TOO”話題, 談一談一百多年前歐洲女士的普遍焦慮, 如果說今天的現代女性焦慮是無處不在的性騷擾的話, 那么一百多年前歐洲女性主要焦慮就是性焦慮。

本來計劃的好好的, 可是我同事說他還要查一些資料, 所以今天我們就先和大家講點文化科普類常識吧。

似乎從《宮鎖心玉》開始, 中國電視臺以及網站都挺喜歡熱播清宮劇的, 而清宮劇里似乎大家對太醫都挺感興趣的。

比如《甄嬛傳》里的溫太醫, 《金枝欲孽》里的孫白飏。

不過, 雖然大家對電視劇里的太醫都挺感興趣的, 但是大家似乎對明清太醫院沒有什么認識, 包括好多電視劇也對太醫院大夫們的稱呼搞不清楚, 胡亂稱呼;所以今天我們就來科普科普明清太醫院一些常識, 大家看了也就當了解一下清宮劇背景知識。

一、“醫生”在太醫院是最低級的行政級別

太醫院這個稱呼并沒有特別古老, 它最早出自金國, 明清沿用而已。

太醫院設院使1人, 正五品;院判(二把手)1—2人, 正六品。

接下來分別是御醫、吏目、醫士和醫生。

先說御醫, 這個御醫不是稱呼, 而是行政級別, 明朝正八品, 清朝雍正帝開始升為正七品, 御醫是有資格給皇帝以及皇帝嬪妃、子女和寵愛大臣看病的, 人數很少, 明朝朱元璋時期,

整個太醫院只有4名御醫, 而即使到了清朝雍正時期, 太醫院也就只有13個御醫。

也就是說有資格給皇帝看病的人最多的時候也不超過16人(還要加上太醫院院使、院判)、

接下來就是正八品和正九品的吏目, 這個名字聽著好像是太醫院搞行政的, 但其實也是太醫院大夫, 然后是從九品的醫士。

最后就是醫生了, 醫生在明清屬于太醫院里最低級別, 類似今天的醫學院博士生, 而且沒有品級。

正常情況下, 太醫院一個醫生想要晉升到吏目至少需要九年時間, 上升到御醫, 那就不知道有多久了, 御醫一般都是御醫隊伍出缺后由吏目替補。

二、太醫院究竟歸誰管?

大家看電視劇和電影, 似乎覺得太醫院歸皇帝或者內務府管, 因為傳太醫的都是太監嘛,

但是這種看法是錯的, 明清太醫院名義上是歸屬于六部中的禮部管理, 明朝時還曾有御醫因為治好了皇帝的致命傷, 被皇帝直接加封禮部尚書銜的呢。

但是呢, 由于太醫院直接掌握皇室身體情況, 所以明清皇帝又會選擇直接管理太醫院, 明武宗才會稱呼太醫院醫士高鏊為“我家官”, 其實在皇帝心目中太醫院可能和內務府、司禮監差不多。

太醫院待遇明清都不是特別高, 都是按照太醫們的行政級別來的, 但是不要以為太醫級別低, 工資待遇差, 就覺得太醫很慘, 因為太醫有行政級別, 算是古代“體制內”的成員, 所以有級別的太醫都可以享受他所在級別官員的待遇, 尤其是免稅、免徭役等, 田地免稅、免徭役才是明清官民之間最大的分際線。

如果說田地免稅, 本身和家庭又不用承擔徭役的太醫都算過得很苦, 那么平民百姓的日子只能更難過了。

三、太醫天天出入宮廷, 皇帝不擔心嗎?

我看很多人看完清宮劇都有一個疑問, 為什么英俊瀟灑的太醫可以隨便進出后宮, 可以隨便和皇帝妃子、宮女談戀愛, 而皇帝一點不擔心。

其實這是對明清太醫的誤解。

尤其是清朝, 清朝確實因為皇室需要, 需要太醫院派一些醫生在宮里待命, 但是絕對沒有說讓太醫隨便亂竄的。

在皇宮里值班也是有級別的, 一般分為“特簡供奉”、“內直供奉”和“外直供奉”三種。

特簡供奉可不是說特別簡單的供奉, 相反, 在明清語境里是特別簡拔的意思,

特簡供奉也就是皇帝特別看重, 特別信任的意思, 從清朝順治帝開始, 能夠擔任“特簡供奉”的太醫都是皇帝親自選拔的, 而且特簡供奉在皇宮值班, 皇帝是管飯的, 不對, 是賜膳的。

但是特簡供奉也不是說想去哪兒去哪兒, 一般都是待在御藥房聽差。

“內直供奉”的級別就比“特簡供奉”低了, 只需要白天在外廷值班, 晚上才會入值大內, 當然, 沒有御藥房值班的待遇, 一般都是在茶房這些地方, 和守夜太監在一處。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夫都可以做的, 內直供奉必須是吏目、醫士擔任。

最后就是“外直供奉”, 主要是在寧壽宮、慈寧宮、乾清宮、鐘粹宮、壽康宮、壽安宮值班, 到了道光年間, 外直供奉也就一兩人了。

以上就是一些關于太醫院的簡單常識, 相信這些小常識能夠讓大家在欣賞清宮劇的時候多一些相關背景知識。

相信這些小常識能夠讓大家在欣賞清宮劇的時候多一些相關背景知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