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影視»正文

戊戌变法幕后大玩家:他一手捧红康有为,康梁当他不存在;他主导变法,光绪却想杀他


話劇《戊戌變法》

編者按:今年是戊戌變法一百二十周年, 我們準備推出一個戊戌變法一百周年解讀, 今天是第一期。

人們一談起戊戌變法, 提到最多的就是“戊戌六君子”, 惋惜他們壯志未酬, 同時也惋惜中國在十九世紀失去的國運;在一片惋惜聲中, 人們又特別熱衷尋找“戊戌第七君子”, 近年來不少學者稱戊戌變法時禮部右侍郎徐致靖是“戊戌變法第七君子”, 他因保舉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獲罪, 幸虧李鴻章大力營救才免于一死, 庚子事變后徐致靖出獄, 赴杭州定居, 別字“僅叟”, 意謂戊戌六君子被害,

他是屠刀僅存的一位老人。

但無論徐致靖是不是“戊戌第七君子”, 他在戊戌變法中所起到的作用, 和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人相比, 都是次要的。

不僅是徐致靖, 即使是罹難的六君子在戊戌變法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這個人面前也相形見絀。

這個人就是張蔭桓。

他可以說是戊戌變法真正的幕后主導者, 何炳棣認為他在戊戌變法中“主持變法, 創立綱領”。 他也是光緒皇帝最倚重的助手, 曾短短一個月內獲得七次召見, 就連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都嫉妒不已。

他的傳奇還不僅于此, 他不但在戊戌變法時是慈禧太后最想殺的人, 還是光緒帝最想殺的人, 深深參與到彈劾維新派的保守派高官蔡金臺就曾在與友人秘密通信里提到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帝一定要殺張蔭桓“上意堅欲并誅之……上意不可回,

得懿旨乃解”。

他一手打造了“網紅改革家”康有為, 并且親自把康有為等維新派推到臺前, 然而康梁這些維新派不但在戊戌變法后期就與他決裂, 找御史彈劾他“貪墨”, 康梁更在日后不管是著作還是言談里都對他只字不提, 仿佛他從來不存在;

他曾經是李鴻章親密同僚, 而戊戌變法時李鴻章公開表示自己恨他入骨;他曾被翁同龢尊為“吾兄”、“吾師”, 然而在戊戌變法時翁同龢卻因不愿按照光緒帝的意思出面保舉張蔭桓, 被皇帝罷免一切官職, 趕出了北京;

張蔭桓雖是戊戌變法幕后主導者, 可在戊戌變法失敗后卻是靠保守派極力在慈禧面前為他說好話才勉強保住了性命,

沒被盛怒的慈禧在第一時間處死, 為他竭力在慈禧面前說話的大臣叫剛毅;


話劇《戊戌變法》

就連外國公使都聯名力保他, 但也正因為“外國勢力”強力干預改變了慈禧對張蔭桓的處罰, 才使得慈禧怕夜長夢多, 未經審訊就處死了戊戌六君子, 原來戊戌六君子是不必死, 至少不必全死;

在兩年后庚子事件里, 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即將打進北京, 自顧不暇之際, 也不忘讓人發電報到千里之外的新疆, 命人將張蔭桓“就地正法”。

而庚子事件后, 許多在庚子事件時被慈禧殺掉的改革派官員都被平反了, 唯獨張蔭桓被遺忘了, 幸虧“外國勢力”還沒有忘記他, 英美日三國公使共同向清朝政府提出要求,

要求“將張蔭桓一切罪名開除, 賞還原銜, 追予謚典”, 可詭異的是經過義和團事件后已經對列強百依百順的清政府居然為了一個張蔭桓軟抵抗三國公使半年之久, 而更詭異的是即使這半年內公使都更替了, 這三國依然一直追著清政府要落實張蔭桓平反問題。

面對強大的外交壓力, 清政府不得已于1901年12月29日發布上諭, “已故戶部左侍郎張蔭桓, 著加恩開復原官, 以敦睦誼”。 至于“謚典”是絕口不提。

而且清政府非常罕見的在上諭里表明開復張蔭桓原官是為“以敦睦誼”, 這已經到了為了惡心張蔭桓, 不惜作踐政府臉面的地步;當時就有人說:“此種詞令, 著于諭旨, 國家體面何在?”“中國之官, 何以由美使奏請?即使徇美使之請。

上諭中亦何必敘明?”


話劇《戊戌變法》

然而更詭異的是, 張蔭桓雖然因“戊戌變法”而獲罪, 但是他卻是官定的“非康黨”。 張蔭桓獲罪罪名是“居心巧詐, 行蹤詭秘, 趨炎附勢, 反復無常”, 而在之前明發上諭里, 兩宮出面為他背書“張蔭桓雖屢經被人參奏, 聲名甚劣, 惟尚非康有為之黨, 著刑部暫行看管。 ”所以張蔭桓在被赴新疆的路上, 才理直氣壯的告訴押送者“諭旨謂我尚非康黨”

然而這就造成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張蔭桓明顯是在戊戌變法里做了什么, 才導致兩宮(慈禧/光緒)對他切齒痛恨, 康有為、梁啟超和他翻臉;但是, 在公開場合里無論慈禧光緒還是康有為、梁啟超, 三派勢力又都不提張蔭桓和戊戌變法的關系。

這種不約而同的沉默最好的說明了張蔭桓在戊戌變法運動中的真實形象, 他才是戊戌變法真正的幕后推手。

關于張蔭桓的個人經歷,明天我們再給大家介紹。

他才是戊戌變法真正的幕后推手。

關于張蔭桓的個人經歷,明天我們再給大家介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