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刘备夷陵之战一败涂地,性命垂危,为何孙权还是因害怕主动求和?

關羽張飛死后, 劉備義氣為重, 不顧諸葛亮聯吳抗曹的大計方針, 毅然對東吳出兵。 這次戰爭是改寫蜀國命運的一戰, 被稱作夷陵之戰, 是三國時代第三大戰役。

夷陵戰爭結束后, 劉備的七百里聯軍幾乎完全被殲滅, 灰溜溜地逃到白帝城, 身患重病, 不久于人世。 當陸遜率領東吳將士追擊到白帝城時, 趙云率領不足萬人的軍隊進駐白帝城, 陸遜見大勢已去, 見好就收, 便率軍撤退了。

一個月后, 劉備住在白帝城的永安宮, 并未返回成都。 孫權聽到消息, 以為劉備還有覬覦東吳之心, 非常害怕, 立刻派了一個使者前來講和。

然而, 夷陵之戰之后, 蜀軍已經一敗涂地, 而東吳得了荊州, 剛剛又取得大勝, 正處于鼎盛時期, 為什么孫權還會怕劉備呢?

其實, 孫權知道劉備的力量遠遠超出想象, 從來不敢低估劉備。 劉備在夷陵發動的戰斗規模很大, 投入的軍隊數量很多, 但將帥陣容卻并非當時的一流戰將。

孫權派出抵御劉備的大都督是初出茅廬的陸遜, 所用的將軍是孫堅時代的一干老臣, 相當于一場殊死搏斗。 而在蜀漢的這一邊, 雖然是劉備御駕親征, 但手下的戰將和謀臣, 卻并非手下的一流人才。 諸葛亮、趙云、馬超和魏延這些人, 都沒有參加此次戰役。 因此, 盡管劉備此次受到重創, 但并未傷及根基。 經過幾年的休養, 蜀漢的戰斗力依然可以恢復到戰前的狀態。

除了對蜀漢整體實力的判斷, 孫權更害怕劉備個人的性格。 劉備此人十分堅決果敢, 他一生屢次失敗, 但從未灰心氣餒, 如果劉備忍辱負重, 幾年后卷土重來, 并聯合曹魏共伐江東, 那么孫權將處境艱難, 有亡國之禍。

因此, 孫權作為夷陵之戰的勝利一方, 不得不向失敗者劉備求和, 并希望劉備能夠認識到孫劉聯盟的重要性, 畢竟, 蜀魏兩國相比曹魏較弱, 如果不團結起來, 很容易被各個擊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