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虹野:学术自由与学术吹牛

虹野:學術自由與學術吹牛

文/虹野

近日, 某大學某胡姓學者因其學術問題被網上關注, 引起千名校友聯名要求取消其行政職務和學術職務。

事情一出, 就有不少人認為學術應該是自由, 不應該因為其學術觀點不合乎某些人的意志而演變成政治斗爭甚至是政治迫害。 更有甚者, 認為要堅決打擊這些聯名迫害為國家說話的學者的那些校友以及網上的批評意見, 認為反對胡某人的言論的人都是漢奸和賣國賊。

本人不知道其中到底是誰將學術問題演變了立場問題, 也不想討論這個問題,

只是就學術談學術問題。 學術自由當然是好事情, 但是學術的前提是論證嚴謹、數據真實、方法科學, 結論實事求是。 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學者不在于其立場如何, 而在于其研究成果是否是真實的, 執政者或者其他研究者使用他的研究成果的時候不至于發生謬誤。

現在的問題是, 胡某人的研究成果其論證方法經不起推敲、其結論經不起實踐的驗證。 更為重要的是誤導了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按照其結論盲目樂觀。 這使得人們對其研究成果產生了懷疑。 在對胡某人的研究成果進行討論的時候, 固然我們堅持其學術“自由”的一面, 但是更要堅持其學術“科學”的一面。 如果其學術研究不科學, 而是利用其“身份”胡編亂造進行“吹牛”、嘩眾取寵,

那么校友作為監督學校運行的一部分, 要求解除其行政職務無可厚非。 而至于其學術職務則需要該大學認真應對, 對其學術成果的數據、方法、結論進行論證。 只有如此才能還胡某人清白。

現在的問題是在學術自由和學術吹牛都沒有弄清楚的時候, 把對學術監督的問題變成政治問題事實上變成了對學術吹牛的保護, 同時也可能是對學術自由的濫用。 如果學術可以吹牛, 誰還認真的搜集數據、整理文獻、跟蹤調查呢?

學術的問題還是歸學術的好, 不管是認為胡某學術吹牛要求其離職, 還是認為保護學術自由要求對其不予處理, 其前提都在于其學術是不是遵循了學術規范。

虹野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