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九旬革命夫妻结婚75年 至今没有结婚证

“我們老兩口抗戰時期結婚, 沒有辦理任何手續, 婚后一起生活了75年, 如今只算事實婚姻, 很希望有一張法定的結婚證。 ”8月3日, 山西省太原市老軍營小區90歲的離休老軍人王滿科笑著說。 他和妻子結婚75年, 前40年因工作原因異地分居, 轉業后35年日夜廝守, 形影不離。

王滿科1928年出生于臨汾市古縣岳陽鎮岳陽村, 他與比自己大兩歲的妻子喬森是同一天的生日, 而且從小在同村一起上小學, 可謂青梅竹馬。 1943年, 15歲的王滿科與17歲的喬森通過親人作媒結婚。 由于日占區沒有婚姻登記部門, 二人也沒有辦理結婚手續。

婚后的王滿科繼續上學。 1946年, 他在安澤縣抗日民主第三高小畢業后在當地任教, 他的妻子喬森在安澤縣石壁村當選了村婦聯主席。 1947年, 王滿科響應國家號召, 報名參軍。 “熱血男兒都棄筆從戎了, 我也坐不住了。 ”王滿科說, 在即將出發去前線時, 他和妻子拍下了結婚4年來的第一張照片, “這是第一次, 也可能是最后一次照相, 我當時也想過, 如果回不來, 也算有念想”。

參軍后, 王滿科被分配到太岳軍區被服廠裁剪班。 由于戰爭時期軍務繁忙, 通信條件差, 王滿科與妻子很難取得聯絡。 一年后, 王滿科寫了一封家書委托回鄉探親的戰友帶給妻子。 當喬森看完書信后, 她懸著的心才落了下來, “得知丈夫一切平安, 我立即收拾行囊去前線探望他。

1949年, 王滿科從華北被服局三廠調回到安澤縣武裝委員會工作, 隨后他又多次被調動工作, 一直在外地上班, 與妻子喬森離多聚少, 直至1982年王滿科轉業, “之后的這35年是誰也分不開我們, 白天晚上都不分離”。 王滿科說, 如今他們一起澆花種菜, 逛街散步, 從不分開。

出生在特殊年代的王滿科和喬森有著自己表達愛情的方式, 王滿科一直稱呼喬森為“老喬”, 喬森對王滿科沒有具體的稱呼。 “她在生活上對我比較關心, 衣食住行操心得多一些, 現在她身體不行, 我就開始學做飯。 ”王滿科說, 他們一輩子很少吵架, 拌嘴超不過三句, 遇上分歧后兩人就會坐下來開“生活會”, 相互檢討自己的態度。

“結婚那天, 我們當地講究新郎新娘互送禮物,

我繡了個布包送他, 他木訥得啥也沒給我。 ”喬森收回憶說, 此時王滿科與她相視一笑。 王滿科說, 這個布包他珍藏了75年, 是妻子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雖然有些破舊, 但卻一直視為珍寶。

喬森說, 丈夫不懂浪漫, 不會哄人, 但一直很心疼自己。 1953年她生病住院時, 同樣因病在外地療養的丈夫專門趕回家, 突然出現在她的面前, 至今令她難忘。 “前半輩子你養兒顧家太辛苦, 后半輩子我來照顧你。 ”王滿科對妻子說。

喬森至今仍然保存著曾經給丈夫做的鞋襪, 鞋面已經泛黃, 鞋底的鴛鴦、花朵圖案清晰可見。 “我不知道愛情是什么, 但是給他做了一輩子鞋, 他說穿我做的鞋很舒服。 ”

隨著時間的流逝, 老兩口行動不太方便。

喬森的聽力日漸下降, 王滿科便成了她的耳朵。 即使戴上助聽器, 喬森也只能聽清丈夫一個人的聲音。 “我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陪他。 剩他一個人沒法活, 越老越有這個體會。 ”喬森眼里泛起了淚花。

“由于抗日戰爭那個特殊的年代, 我們沒有結婚手續, 是事實婚姻不是法律婚姻, 這是個遺憾。 ”王滿科老人說, 補一張結婚證是他的心愿。 但是根據規定, 當事人1950年5月1日以前按照當地風俗習慣結婚, 結婚登記機關既不能補發也不能補辦結婚證, 需由公證機關為當事人出具夫妻關系證明。

王滿科夫婦育有三個子女, 如今已經四世同堂。 “她支持我, 我愛護她, 就這樣平淡平凡, 但是我們卻很愉快。 ”王滿科說, 對他們這一代人來說,

能平平安安、和和氣氣、互相配合度過一生, 這就是圓滿的愛情。 更多精彩故事, 請關注公眾號“時代攝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