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寵物»正文

他一辈子从未上过战场,1955年却被授予上将军衔,只因做出这些特殊贡献

在我國長期的戰爭當中, 涌現著眾多英勇的將士。 平心而論, 他們在其中做出的貢獻是不分高低的, 所與人在革命工作中為國家付出的心血都是平等的。 所以實際上本不應該為他們排順序。 但是我在這里講到的這個人是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榮譽的上將中的最后一個。 他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 你們肯定想不到, 一個上將, 卻沒有任何軍職嗎?

這位沒有軍職的上將叫做趙爾陸。 他在早年念書的時候, 就參加了當時的學生運動。 22歲參與了南昌起義同時并加入了我國共產黨。 先后參與了土地革命、長征還有抗日戰爭還有解放戰爭。

在戰爭中, 他負責的主要參謀, 以及后勤的工作。

從1931年起, 趙爾陸就在后方負責者后勤的事宜, 他也曾經為自己的工作表示抗議, 他覺得在戰爭中, 就應該上前線浴血奮戰。 可是當時領導人不同意, 最終將他安撫了下來。 其實大家都應該明白后勤對于前方戰士的重要性, 不僅需要有人在前線帶兵打仗, 后方也需要有人來保證軍需的充足。 當時黨中央就非常欣賞趙爾陸, 讓他做軍需處處長。 趙爾陸的家鄉在山西原平, 這里的晉商在全國都是有名氣的, 所以他也繼承著優勢具備有相當的經營才能。 所以說黨的安排其實也是讓他做自己擅長的工作。

不出所料, 趙爾陸在后勤部門展現了出色的工作能力,

出色到領導人都不舍得放他走。 就這樣, 在戰爭中, 其他的將士都奔赴前線去打戰, 他始終沒有辦法參與其中, 在后方做著后勤工作。 雖然在革命事業中, 兩者都同等重要, 但是對于將士們來說, 不能上場打仗實在有些窩囊, 這也是趙爾陸的心結。

在被授予上將榮譽之后, 趙爾陸當了去管理工業, 在戰爭之后繼續用他的才能為國家貢獻著力量。 其隨中國代表團去蘇聯訪問, 在這次訪問當中得知蘇聯賣給中國的設計圖以及裝備的都是已經淘汰的, 并且對于技術的學習都被拒絕。 趙爾陸回來之后就堅定的為中國的以及國防工業相關技術的研發創新等奉獻著自己的心血。 并且深刻的認識到軍工的質量就決定著前方戰爭是否能夠站在有利的一方,

所以他一直嚴格把關產業。 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就是他帶領的工作小組研究的。 最后他在文革的還有造反派的摧殘下, 在自己加班休息的小床上離開了我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