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真正的“狐朋狗友”?俄罗斯研究狐狸60年,发现驯化关键基因

狐貍一般都被視為野生動物, 但自20世紀中期起, 俄羅斯已有人嘗試將它們馴化。 伊利諾伊大學的助理教授Anna Kukekova亦被此類馴化西伯利亞銀狐吸引, 毅然放下其他工作, 專心研究它們的演化史。

在《自然生態與進化》雜志上發表的報告中, 比較了50代人選擇的狐貍的基因組序列, 在敵意和友善之間發現了幾十種不同的差異, 其中包括一種基因, 稱為“SorCS1”確實對行為有影響, 使狐貍更加馴服。

狼是如何變成狗的一直是科學家希望解開的問題:1959年, 科學家開始嘗試馴化另一種相關的野生生物——西伯利亞銀狐 (Siberian silver foxes) 。 當時的研究人員希望透過配種選出對人類較友善的銀狐,

每代重覆此步驟, 由此演化出和狗只一樣順服的銀狐。 與此同時, 科學家亦在1960年起, 開始選取一些對人類毫不友善的銀狐, 同樣一代一代重覆配種。 他們希望可從這個過程中, 進一步了解馴化生物馴化秘密。

實驗開始至今已近60年, 較友善銀狐自第8代已開始想與人類接觸, 并產生了感情。 現在的銀狐更會讓人類摸肚。 相反, 具攻擊性的銀狐則越來越不友善, 且會對接近的人類哮叫, 甚至嘗試攻擊。 另外, 有一組銀狐則沒有主動挑選特性下繁殖。

有份參與研究近16年的 Kekekova 與其研究隊伍分別將10只友善、10只攻擊性及10只普通銀狐的基因排序, 并辨識三組銀狐間到有明顯分別的103個基因區域。

其中 43個基因組與狗只馴化基因重疊。 另外30個則是此前發現與狐貍的馴化和攻擊性的基因組, 其中一個名為 SorCS1 的基因引起了研究人員留意。

這種基因幫助運送體內一種跟神經傳訊及形成突觸相關的蛋白質, 協助形成記憶和學習等功能。 研究人員希望了解 SorCS1 實際如何影響到銀狐行為, 因此花了六年觀察記錄了近 1,600 只友善及具攻擊性銀狐在面對人煩時的行為。 他們分析數據后發現, 友善銀狐一般都擁有同一款 SorCS1 基因;相反, 具攻擊性的銀狐則很少會擁有同一版本的 SorCS1 基因。 此發現或反映銀狐在馴化過程中, 基因會變得對學習能力及記憶更有幫助。

難道未來真的可以狗和狐貍一起養, 實現真正的“狐朋狗友”?不過有些人對馴化的狐貍提出異議,

認為狐貍就是狐貍, 它們在草原上、雪地里自由自在奔跑跳躍時才是最美的。 加上現在狐貍的數量逐年急劇減少, 大多品種為瀕危, 人類的貪婪會讓它們滅絕于地球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