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义奇:无还本续贷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簡介:李義奇, 河南南陽人, 金融學博士, 教授, 北京金融街資本運營中心副總經理。

導 言

山東德州銀監分局推出了“無還本續貸”, 在作者看來, 不過是老瓶裝新酒, 換了個名頭, 實則仍是典型的借新還舊。 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 有點類似貸款展期, 然而不同的是, 上世紀的銀行握著主動權, 而此次的“無還本續貸”的新聞熱炒讓作者不禁擔憂:扣上政治正確的帽子之后, 主動權是否還能掌握在基層銀行手中?這種權宜之計, 本應嚴控試用范圍, 但大規模的宣傳不由讓人擔心存在大規模推廣的可能性。

很少看新聞聯播。 因為每天那個時段, 大多在廚房忙活兒。 忙碌一天, 做幾個菜享受一下, 是最要緊的事兒。

昨晚刷朋友圈, 一下子就被“無還本續貸”吸引住了。

又學了一個新名詞。 代價是一晚上沒睡好覺。

引用一兄弟的話:此乃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之必殺技!

有關部門真聰明。

很久之前看過一本書, 大約是1944年出版的。 里面說, 中國的知識分子與政治結合, 形成三個習慣。 一是口號。 把理想編成口號, 喊出來, 掛在口頭, 似乎就天下一統, 理想實現了。 二是造詞。 喜歡用新名詞, 掛新招牌, 以為說法上的不同就是實質的創新。 三是文字即是行為, 言論為實行的終點。 今天剛剛部署下新任務, 明天就有初見成效的報道。

任務下達, 逐級轉發, 即為了事。 當時半信半疑, 現在看來, 真的有點信了。

這是閑話。

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如下:

在央視新聞聯播《穩金融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水平》頭條新聞中, “德州創新無還本續貸,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被作為地方創新舉措和生動實踐予以報道。

以往貸款到期后必須先還款才能再貸款。 為了還款, 企業必須先籌集一筆資金, 甚至通過民間借貸拆借高息資金, 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 為此, 當地銀監局和政府合作, 選出了一批經營、信用良好的企業開展了“無還本續貸”試點。

山東德州銀監分局表示:“有中小企業局的推薦, 目前辦理‘無還本續貸’業務后, 還沒有發現一筆不良貸款, 這就實現了雙贏。 ”

走著瞧。

扒一扒。

2014年7月, 在銀監會發布的《關于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中規定, “對流動資金周轉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 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 符合條件的, 可以辦理續貸, 提前按新發貸款的要求開展貸款調查和評審。 ”這應該是無還本續貸的由來。

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 無還本續貸操作的關鍵, 一是重新核實貸款條件, 二是簽訂新的擔保合同, 三是簽訂新的貸款合同, 四是用新貸款歸還即將到期的老貸款。

典型的借新還舊。 好處是解決了有生存能力的小微企業被“過橋貸款”困擾的問題, 降低了企業成本。

政策初衷是良好的。 政策設計人性化, 體現了精準調控的要求。

但現實有時不是特別講邏輯和道理的。 否則, 計劃經濟就是世界上最有效率、最美好的經濟模式。

無還本續貸, 本質上是貸款展期。

貸款展期, 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 銀行和企業都很熟悉的一個概念。 實際操作中, 貸款展期就是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長期占用, 對企業來講, 類似永續債。 對銀行來講, 就是掩蓋不良貸款的一個操作形式。 前提是企業能夠按時結息。

但是無還本續貸與傳統的貸款展期, 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雖然當年企業也可以不還貸款要挾銀行, 但總體上, 銀行還是占主動權的。 再說, 現在的經濟格局與過去已經有了大的不同, 當年貸款展期的對象多是國有企業, 銀企矛盾較易調和。

無還本續貸, 經過新聞炒作之后,

主動權是否還能掌握在基層銀行手中, 是有疑問的。 按照銀監會2014年通知中規定的條件, 恐怕符合條件的企業不多。 扣上政治正確帽子之后, 面對企業需求和地方政府的壓力, 銀行在取舍之間, 恐怕就落到了被動的地位上。

一個權宜之計, 搞出了這么大的動靜。 后續走向, 可以觀察。

一是無還本續貸企業的范圍, 是否能突破, 從小微企業到中型企業到大型企業特別是到房地產企業?因為穩金融, 重點不是小微企業的貸款, 而是地產行業。 這是人所共知的。

二是據說續貸次數沒有限制, 大家都可以借錢不還了, 銀行也沒有壞賬了, 皆大歡喜?這段時間過后怎么辦?

三是如何考核銀行的貸款資產質量?以企業能否按時結息為依據嗎?

如不限制其適用范圍,防范道德風險成本巨大。

所以,無還本續貸的合理性,就在于它是權宜之計,且應用范圍嚴格限定在小微企業。這玩意兒一旦失控,后果難料。

大規模的宣傳,是否要大規模的推廣?這是令人擔心之處。

越來越看不懂了。

如不限制其適用范圍,防范道德風險成本巨大。

所以,無還本續貸的合理性,就在于它是權宜之計,且應用范圍嚴格限定在小微企業。這玩意兒一旦失控,后果難料。

大規模的宣傳,是否要大規模的推廣?這是令人擔心之處。

越來越看不懂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