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贴秋膘的5道肉菜,吃过三种是吃货,都吃过的不是一般人

貼秋膘一詞自古就有, 是以前的人們在立秋時節進食滋補的食物, 在古代, 生活質量不高, 因此吃肉就成為了貼秋膘的最好辦法。 我們今天就來看一看立秋貼秋膘的5道肉菜, 吃過三種是吃貨, 都吃過的不是一般人。 你吃過幾種呢?

燒白

燒白, 是一道四川省地方特色菜肴, 是川蜀民間不可不品的美味。 燒白由于做法復雜費工時, 故在以前一般過年過節家里老人會做, 就是本地人自己家也只有些老人會做這道菜。 雖然和扣肉很像, 被不少人說和扣肉是一樣, 其實這是錯誤的。 燒白選的是三線肉, 尤其對梭皮更是一個技術活兒,

講的是手法和經驗不是有多年功夫很難達到。 梭皮會直接影響整個肉的口感, 肥而不膩這個也是訣竅。 另外燒白的口感是咸鮮味帶點微甜, 其中還有花椒的微麻香。 以清蒸燒燴為主, 實惠而肥美。

鍋包肉

鍋包肉原名鍋爆肉, 是一道東北菜, 光緒年間始創自哈爾濱道臺府府尹杜學贏廚師鄭興文之手。 成菜后, 色澤金黃, 口味酸甜。 鍋包肉是為適應外賓口味, 把咸鮮口味的“焦燒肉條”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 通常將豬里脊肉切片腌入味, 裹上炸漿, 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 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 在當時道臺府里的菜, 都屬于官家禁菜。 平常百姓是吃不到的。 后來隨著時代發展, 開始傳遍四方。

過油肉

過油肉是山西省最著名的傳統菜肴, 號稱“三晉一味”, 其起源有多種說法, 各地的做法也不一。 較著名的有大同、太原、陽泉、晉城過油肉, 晉城的“大米過油肉”, 特色是多湯水, 搭配剛出鍋的大米飯一起吃堪稱一絕。 “過油肉”在江蘇、上海和浙江地區都有, 而山西過油肉從選料到制作上都與眾不同, 具有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色澤金黃鮮艷, 味道咸鮮聞有醋意, 質感外軟里嫩, 汁芡適量透明, 不薄不厚, 稍有明油。 營養豐富, 凸顯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

東坡肉

東坡肉, 又名滾肉、東坡燜肉, 是眉山和江南地區特色傳統名菜。 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 且各地做法也有不同, 有先煮后燒的, 有先煮后蒸的, 有直接燜煮收汁的。

東坡肉的主料和造型大同小異, 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 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 紅得透亮, 色如瑪瑙, 夾起一塊嘗嘗, 軟而不爛, 肥而不膩。 深受天下食客的喜歡。

把子肉

把子肉是淮海地區經典的名菜之一, 屬于魯菜系。 , 是山東地區地區極具特色的小吃。 根據傳統魯菜食譜所述, 早在清朝時期, 魯地即流傳有用草繩捆扎五花肉, 加以醬油燉煮而成的把子肉, 其味入口即化, 香而不膩。 老濟南把子肉的精彩便是有肥肉的存在才能產生出肥而不膩的上佳口感。 把子肉雖由濃油赤醬熬制, 卻并不咸。 “把子肉”不加糖, 長方形的大塊,只是醬油八角在高筒瓦罐中燉熟。 火候到處, 一啟封香氣四溢。 趁熱連肉帶汁澆在白米飯上,亦十分甘美。

這五種美食, 你吃過幾種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