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他是曾国藩部下的儿子,本是个好官,后却屠杀百姓,身中7枪而死

曾國藩麾下有一出色幕僚, 此人名叫陳士杰, 湖南桂陽人, 后官至山東巡撫。 陳士杰有個兒子, 名叫陳兆棠, 早年因屢試不第, 只好花錢捐了個五品同知。

陳兆棠沒有考取功名, 并非他才疏學淺, 極可能是運氣太差, 或者不諳作八股文文, 要知道, 他可是“少有大志, 長而能文, 磊落瑰奇……以是知名當世”。

陳兆棠的壞運氣不僅表現在科舉上, 仕途上也是如此。 捐官后, 眼看著就要走馬上任, 卻不幸遭遇母喪, 只好回家丁憂。 母喪過后, 朝廷給他安排了一份新職位, 赴四川井礬票鹽局當差, 陳兆棠才剛上任, 父親陳士杰又不幸病逝,

陳兆棠只好又呆在家中為父親守喪。

據說, 父親陳士杰去世后, 陳兆棠得知噩耗, 僅用12天就穿越路途艱難的蜀道到達衡州, 因而被人們譽為孝子。 這位陳孝子給父親守完喪后, 再度出山, 被任命為四川云陽縣低級官吏, 后遷任威遠縣主管刑獄, 因他執法公正, 正直不阿, 以至“案無留牘, 月余大治”, 深受當地百姓愛戴。

隨著民間聲望的增高, 陳兆棠的仕途也青云直上, 竟由一介小吏一躍成為一方知府。

光緒年間, 朝廷派陳兆棠剿匪。 這本是件造福于民的重任, 陳兆棠倘若剿匪有為, 必能得到百姓稱贊、朝廷認可, 官運鴻通, 可他卻弄得自己命喪九泉。 但陳兆棠之死, 又不是死于土匪, 也不是死于朝廷,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朝廷之所以派陳兆棠剿匪, 是因陳兆棠在四川任職時, 瘋狂打擊犯罪, 卓有成效。 別看陳兆棠長得慈眉善目的, 但內心殘酷, 據說, 他在四川某縣任職時, 有一年誅殺300罪犯, 使得當地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治安良好。 當他從該縣調離后, 繼承的官員因能力不及, 導致當地風氣又日趨惡化, 不如陳兆棠主政時。

但陳兆棠成也剿匪, 敗也剿匪, 剿匪使得他大開殺戮, 本就嚴苛的性格越來越殘酷, 終于發展到草菅人命的地步。 在惠州剿匪時, 陳兆棠一味采取剛猛手段, 甚至發起清鄉活動, 利用地方鄉紳剿匪。

事實證明, 任何行動都不能擴大化, 盲目地擴大必然良莠不分, 混亂失序。 陳兆棠在惠州剿匪三年, 一共殺了三千人, 這三千人中有不少無辜百姓,

既有被地方鄉紳冤殺的, 甚至也有被陳兆棠親自冤殺的。

當得知自己冤殺百姓后, 陳兆棠起初也頗為后悔, 甚至處置欺瞞他的部下。 但陳兆棠終究沒有反省自己, 反而在嗜殺的道路上走到黑, 以至于被人們罵為殺人魔王, 終于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

光緒三十四年, 陳兆棠調任潮州知府。 甫一上任, 他就一如既往地執行他的暴力哲學, “一日報誅三百人, 郡中震怖”, 人心惶惶, 民怨沸騰。 但清廷并沒有追究陳兆棠。 陳兆棠自恃有朝廷做靠山, 肆意妄為, 不知收斂, 卻忘了朝廷早已日薄西山, 隨時可能轟然坍塌。

三年后, 武昌起義爆發, 革命軍進駐潮州。 陳兆棠失去靠山, 作為清朝鷹犬, 他成了革命軍砧板上的魚肉。

鑒于陳兆棠主政潮州時, 濫殺無辜, 革命軍決定將其判處死刑, 以泄民憤。

1911年11月22日, 革命軍將陳兆棠縛于竹梯, 梯頂懸掛著一長幅標語, 上面寫著“處決民賊陳兆棠以謝天下”, 旋即被執行槍決, 身中7槍而死(還有13槍和19槍之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