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立秋收夏色,木叶动清风

我們正在努力為您制作一份

有情懷、有深度、有品味的文化讀物

這里的文章, 每篇都值得一讀!

歡迎持續關注和分享

戊戌年六月廿六, 2018年8月7日, 立秋。 立秋, 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 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束以及申月的起始。

到了立秋, 梧桐樹開始落葉, 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從文字角度來看, “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 是禾谷成熟的意思。

東漢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 冷颼颼;夜立秋, 熱到頭。 ”

此時, 暑去涼來, 萬物澄清。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載:“七月節, 立字解見春。 秋, 揪也, 物于此而揪斂也。 ”

“立”代表即將、始建。

立秋, 即意味著秋季的來臨, 此后暑氣未褪但漸衰, 天氣慢慢轉涼, 陽氣收斂而陰氣增長, 是邁入秋收冬藏的過渡時分。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 等到“立秋”時辰一到, 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 ”奏畢, 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 以寓報秋之意。

【一候 | 涼風至(8月7~11日)】

西方凄冷之風曰涼風。 溫變而涼氣始肅也。 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的熱風。

【二候 | 白露降(8月12~16日)】

大雨之后, 清涼風來。 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 尚未凝露, 故曰白露降, 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 | 寒蟬鳴(8月17~22日)】

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知了、知了”的叫個不停。 有詩《立秋》曰:一葉梧桐一報秋, 稻花田裡話豐收。 雖非盛夏還伏虎,

更有寒蟬唱不休。

“立秋之日涼風至”。 但“立秋”并不意味著秋天的蕭瑟肅殺已經到來, 尤其對于我國南方地區而言, 稱天候和煦尚且過早。 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平均溫度衡量, 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 才算真正的秋天。

【立秋節】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 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立秋那天, 正是農歷七月, 因此立秋節也稱為七月節。

【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行, 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 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 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

【食秋桃】

在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 每到立秋日, 人人都要吃秋桃, 每人一個, 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

等到除夕, 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 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貼秋膘】

“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 這一天, 普通百姓家吃燉肉, 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 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 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 稱“咬秋”。 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 時逢立秋, 將其咬住。 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 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 在浙江等地, 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 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 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代表孟秋時節的開始。 《說文解字》:"秋, 禾谷熟也。

"在古代, 秋字正體從禾從龜, “禾”指谷物收成, “龜”即龜驗, 春耕時燒灼龜甲以卜算秋天收成, 到了秋收時節, 收成是否如同占卜預言的那樣就見分曉了。

【秋后有一伏】

立秋至秋分這段日子被稱為“長夏”。 秋本是肅殺的季節:“斗指西南維為立秋, 陰意出地始殺萬物, 按秋訓示, 谷熟也。 ”但暑氣一時難消, 況且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后第三日, “秋老虎”依然存在。 但是, 天地自然還是起了變化, 出現了中午熱、早晚涼的“尜尜天”, 而且“一場秋雨一場涼, 十場秋雨就結霜。 ”

秋老虎形成的原因, 大氣科學詞典提到:副熱帶高壓又再度控制江淮流域, 氣溫回升, 形成了悶熱天氣。 ”可見, 南方處暑后天氣也有漸涼的表現, 只不過沒有北方那么明顯。

大氣科學詞典進一步指出: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以后, 持續日數約一周至半月, 甚至更長時間。

【曬秋】

每年立秋, 果蔬日漸成熟。 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 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 由于地勢復雜, 村莊平地極少, 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 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飲食迎秋】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 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 因為人到夏天, 本就沒有什么胃口, 兩三個月下來, 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 秋風一起, 胃口大開, 想吃點好的, 增加一點營養, 補償夏天的損失, 并為越冬做準備。

【玉簪花】

按照傳統十二月令花來說, 玉簪正是七月的當季花。 玉簪花苞似簪,色白如玉,清香宜人,質樸嫻靜。且全株均可入藥。花利濕、調經止帶,根、葉都能清熱解毒。根據傳統方劑,玉簪干花以沸水沖泡,當茶頻飲,有利緩解咽炎;鮮玉簪根以水燉,取汁和冰糖調服,可緩解肺熱咳嗽。

【紫薇】

紫薇的花期長,從夏至秋,有“百日紅”之稱。白居易說它“獨占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托春風。”杜牧曾作過一首《紫薇花》詩:“晚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以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折扇】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美扇可消夏,也可賞孟秋風月。折扇多以竹為骨,扇面飾以山水花鳥,“扇面必有書畫佳者”,風雅情趣頗受雅士所愛。

【六月黃】

即“童子蟹”,這些剛剛經過第三次脫殼的雄性“童子蟹”。體重一般在2兩左右,具有外殼脆、內殼軟、肉質豐滿的特點。六月黃主要是吃公蟹,以殼薄肉嫩黃多著稱,往年每到陰歷6月,也就是公歷7、8月才上市。

【早睡早起,養陰護陽】

起居上宜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則可護陽。此時早晚偏涼,但中午依然很熱,體弱多病的人注意加減衣物,特別是要足下保暖。立秋之后光照時間逐漸變短,人體容易產生抑郁之情,因此需要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態和情緒。

【飲食多酸少辛】

《素問》中說:“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收斂肺氣,而辛味發散,秋天宜收斂,因此進補要“多酸少辛”,并可適當食用一些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將體內的濕熱之邪排出。另外,秋季燥,易傷津,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立秋后的總體飲食原則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氣當令,辛味食物(辣椒、蔥、姜、蒜等)有助肺氣,如果過食造成肺氣過旺就會導致咳嗽、黃痰等呼吸系統問題。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于平衡狀態。另外,秋季燥邪當令,飲食上還要滋陰潤燥,適當多食百合、蘿卜、梨、葡萄、香蕉等。

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七絕·立秋

[當代] 徐書信

池水漸涼蟬唱稀,長空雁陣嶺南飛。

與君攜手花間舞,夜露沾鞋又濕衣。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 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初秋

[唐] 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玉簪花苞似簪,色白如玉,清香宜人,質樸嫻靜。且全株均可入藥。花利濕、調經止帶,根、葉都能清熱解毒。根據傳統方劑,玉簪干花以沸水沖泡,當茶頻飲,有利緩解咽炎;鮮玉簪根以水燉,取汁和冰糖調服,可緩解肺熱咳嗽。

【紫薇】

紫薇的花期長,從夏至秋,有“百日紅”之稱。白居易說它“獨占芳菲當夏景,不將顏色托春風。”杜牧曾作過一首《紫薇花》詩:“晚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桃李無言以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折扇】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美扇可消夏,也可賞孟秋風月。折扇多以竹為骨,扇面飾以山水花鳥,“扇面必有書畫佳者”,風雅情趣頗受雅士所愛。

【六月黃】

即“童子蟹”,這些剛剛經過第三次脫殼的雄性“童子蟹”。體重一般在2兩左右,具有外殼脆、內殼軟、肉質豐滿的特點。六月黃主要是吃公蟹,以殼薄肉嫩黃多著稱,往年每到陰歷6月,也就是公歷7、8月才上市。

【早睡早起,養陰護陽】

起居上宜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則可護陽。此時早晚偏涼,但中午依然很熱,體弱多病的人注意加減衣物,特別是要足下保暖。立秋之后光照時間逐漸變短,人體容易產生抑郁之情,因此需要保持從容、平和的心態和情緒。

【飲食多酸少辛】

《素問》中說:“肺收斂,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收斂肺氣,而辛味發散,秋天宜收斂,因此進補要“多酸少辛”,并可適當食用一些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將體內的濕熱之邪排出。另外,秋季燥,易傷津,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潤作用的食物。

立秋后的總體飲食原則是多酸少辛。秋季肺氣當令,辛味食物(辣椒、蔥、姜、蒜等)有助肺氣,如果過食造成肺氣過旺就會導致咳嗽、黃痰等呼吸系統問題。而酸味食物入肝,肝氣可挾制肺氣,使人體處于平衡狀態。另外,秋季燥邪當令,飲食上還要滋陰潤燥,適當多食百合、蘿卜、梨、葡萄、香蕉等。

立秋

[宋] 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三伏帶一秋,還有二十四個秋老虎。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七絕·立秋

[當代] 徐書信

池水漸涼蟬唱稀,長空雁陣嶺南飛。

與君攜手花間舞,夜露沾鞋又濕衣。

立秋日登樂游園

[唐] 白居易

獨行獨語曲江頭,回馬遲遲上樂游。

蕭颯涼風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

山居秋暝

[唐] 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初秋

[唐] 孟浩然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