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長期彈鋼琴的人的手是什麼樣的?

長期鋼琴的人的手是什麼樣的?

李明眸

作為一個彈了四年古箏和九年鋼琴的人, 首先必須澄清一個誤解, 彈鋼琴的人手不會很“漂亮”, 手指長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真的不會纖細。

彈鋼琴的手是什麼樣呢?

手掌厚實, 每個指尖圓潤有肉, 不留指甲, 虎口(拇指與食指的開口)開口較大, 小指與無名指距離可以開的很大, 放鬆時手指第一關節(從末端算起)與第二關節彎曲角度很小小, 基本平直, 第二關節與第三關節角度大。 普通人每個關節都彎曲一定角度。 普通人手指類似“C”, 鋼琴家類似“L”。

雖然手指的骨骼形態及走向是天生的,

但如果彈久了之後手指仍然很細, 那多半是沒認真練琴。 偶爾也會有反例, 不過小臂壯是一定的。

拉赫瑪尼諾夫的手

13度很容易做到, 14度稍勉強。

一雙大手無疑是上帝賜予鋼琴家的禮物。 通常鋼琴家口中的大手一是指張開手指後大指到小指能橫跨的距離, 二是指手掌的寬幅。 因此, 有些人雖手指纖長, 手掌卻又薄又窄, 反倒在鋼琴上施展不開。 有些人手指不長, 但掌幅寬, 跨度大, 依然可稱作大手一雙。

關於鋼琴家手的先天條件的研究普遍認為, 一五指間的跨度在8.5inches(21.6釐米)以內, 二五指間跨度在6inches(16.2釐米)以內的, 基本就可以稱作小手了(所以小指短確實是很吃虧的)。 以此來看, 94%的亞洲女性和29.9%的亞洲男性都達不到這個標準(我的手就不大,

只能跨10度, 比起鋼琴家的手還是望塵莫及)。

但世界上也不乏很多小手鋼琴家, 他們通過調整技術方法, 巧妙地運用踏板和改變指法, 使得很多曲目的演奏成為可能。 另外, 選擇適合自己的曲目演奏也很重要, 盲目地追求演奏不切合實際的曲目只會養成更多壞習慣, 讓演奏永遠伴隨著傷痛(手控可以去看拉小提琴的手哦)。

例證一下

阿勞的手

施納貝爾的手

魯賓斯坦的手

霍夫曼的手(他的琴是特別定制的, 琴鍵較窄——為了他那雙頂級大師裡最小的手)

要論區別, 就是這些頂級鋼琴大師的手一個賽一個的千錘百煉、虯健有力。

看手型分辨會不會彈鋼琴

如圖判定, 此人一定不會彈鋼琴。

理由:

1.有指甲。 彈鋼琴忌諱留指甲, 指甲會使指尖和琴鍵打滑, 指甲與琴鍵撞擊會發出雜音, 無法彈好琴。 (因為有時候忘剪指甲被老師訓過好多次……)

2.手掌, 尤其小指一側的手掌不夠厚實。 人類天生後兩指纖弱, 彈琴必須將每個手指的力量練到基本相同, 才能更好的彈奏。 控制小指的肌肉就在小指後方的手掌處。 練琴者的手掌比普通人較厚實。

3.彈琴手型姿勢錯誤。 正確的彈琴手型大概像手裡握著個雞蛋, 指尖是“立”在琴鍵上, 而不是“按”在琴鍵上。

4.是否踩踏板。 這是最簡單的一眼分辨照片或電影裡正在彈琴的主人公是否會彈琴的方法。 當然也不是隨便亂踩, 立式鋼琴一般用最右側的延音踏板, 三角鋼琴用中間的保持音踏板。

如果你對一個不會鋼琴或者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業餘愛好這說, “請把手伸出來好嗎?”

他們會是如下的手勢:


而經過鋼琴訓練的人自然狀態下伸出手是這樣的:

彈鋼琴其實和練體操是異曲同工, 通過練習強化甚至改造身體部位。 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手指與手掌韌帶的鬆緊度與整條手臂傳遞至手指的力量大小。 彈鋼琴的人基本上手指都會有肌肉, 不會是太纖細無力的手指, 手指肌肉會比較明顯, 一般人的手指彎曲後, 第一關節內側是不會有鼓脹的肌肉的。

成年後還能學好鋼琴嗎?

這是很多小姐姐小哥哥想問的問題, 簡單來說就兩點:第一, 看你願意付出多少時間練琴;第二, 考完業餘級別肯定沒有問題,

只要堅持。

對我個人而言, 我已經做好“活到老學到老”的準備了, 學無止境, 這是一場終生浪漫而痛苦的修行。 古典音樂這條路很殘酷, 很美好, 也很誘惑。

如果真的下定決心好好學鋼琴, 就不要在乎年齡, 而且一定不要自學。 此外, 很多人覺得一開始入門不需要請多好的老師, 其實入門時選擇老師非常重要, 一個好的老師可以激發你學琴的熱忱, 讓你少走彎路, 這將是以後學琴的基石。


我的女神——王羽佳

最後想說, 雖然我仍然彈得很爛, 但我堅持下來了。 長久堅持做一件事情, 是為改變自己總是用當前來衡量以後的習慣。 若凡事都要在權衡其意義價值後才去做, 就永遠不會懂自己的局限在哪裡。 有些事情, 不是因為有意義才值得堅持, 而是因為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最後附上一張生動的示意圖:

END

圖文編輯 | 陳子豪

而是因為堅持才會變得有意義。

最後附上一張生動的示意圖:

END

圖文編輯 | 陳子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