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若冰 寫意畫作

花鳥作為繪畫題材早已有之, 獨立成科卻相對較晚。

五代時期, 花鳥畫已可與山水畫、人物畫相媲,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宋朝是花鳥畫臻于成熟並形成高峰的時期, 花鳥畫的不同派別也隱約顯現。 當時畫壇以“勾勒填彩”的工筆劃為主流, 受翰林圖畫院推崇;“逸筆草草”的寫意畫風則於民間逐漸發展, 受到文人的青睞;“不見墨蹟, 以色染成”的沒骨畫業已萌芽。

元代“書畫同筆”的主張與明清“詩、書、畫、印”的融合不斷擴展花鳥畫的內涵與意境。 生宣, 毛筆等繪畫材料的革新為寫意畫的長足發展提供了基礎。

01

自有櫻花勝洛陽

190×215cm絹本設色

2018年作

窗外天光很好, 收拾畫具出門采風。 聽聞顧村公園的櫻花開得正是時候, 便與家人往公園去。 經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到達公園, 確是花開正茂, 品類繁多, 欣然寫之。

行到深處, 烏雲籠罩, 大雨驟然而至, 匆忙尋一屋簷處躲避。 簷下避雨的人不少, 擠在一處, 望不遠處雨打櫻花的樣子, 覺得很是有趣。 不久之前仍風光明媚, 變化便在須臾之間, 多有不定之事。 因而作畫記此趣事。

02

惟有葵花向日傾

178×98cm紙本設色

2017年作

豔陽之下, 熱烈的向陽花兀自開放, 枝蔓叢生相交錯, 絲絲細枝條垂落, 引來幾隻墨蝴蝶盤旋而過。

畫題取自:

司馬光《客中初夏》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03

清風徐來

69×210cm 紙本設色

2016年作

夏日的蓮塘, 清雅一片, 蓮花半開, 隱約躲在荷葉身後, 清風徐來掀起片片荷葉, 仿佛置身於此間。

04

芳菲盡

44×66cm紙本水墨

2015年作

此畫作於蓮花開放、落盡後, 見到的多是姿態各異的荷葉, 荷幹錯雜交織在一起, 零星兩朵花苞點綴。

05

池塘野趣

44×63cm紙本設色

2016年作

這是松鼠的小小趣味, 倒趴在細細的竹竿上, 兩眼不錯地盯著池塘裡的小魚, 饒有意趣的模樣, 不禁讓人心中甚喜。

06

尋得石榴雙葉子

22×18cm紙本水墨

2015年作

此小石榴是於山上寫生所得, 路遇這顆小石榴險險地掛在枝頭, 裂開的樣子只餘一小片果皮相連, 鮮紅的果粒暴露出來很是誘人。

畫題取自:

黃庭堅《江城子》

畫堂高會酒闌珊。 倚欄幹。 霎時間。 千里關山, 常恨見伊難。

及至而今相見了, 依舊隔關山。

倩人傳語問平安。 省愁煩。 淚休彈。 哭損眼兒, 不似舊時單。 尋得石榴雙葉子, 恁寄與、插雲鬟。

07

泠香

138×35cm紙本設色

2016年作

此圖所繪為風雨過後的荷塘, 勁風掠過, 枝葉都向著一面傾倒, 荷葉交疊形成排山之勢, 有一朵小骨朵和淡淡的小蓮蓬還倔強的迎著風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