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再跌一下就好了

【全文共1572字, 看完需一場雷陣雨的時間】

兩天時間, 集體陣亡了, 量化日報跟蹤的五個主要指數, 四個已經轉空, 就剩一個創業板苦苦支撐, 而且距離轉空臨近點也只有幾個點。

忽然間局面就有點緊張了, 現在大盤的支撐只有20日線, 如果跌破就成太監了。

說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大家還記得我週一收評說的吧, 當時很認真的提醒大家風險, 不要太激動, 短線可能會調整。

當時說出這個觀點, 主要依據是我們團隊編的DK量化頂底指標進入頂部紅色區域, 現在問題來了, 大盤連跌兩天, 但目前還沒進入底部的綠色區域。

不過任何事情都可以從兩個角度想, 如果換個思路, 現在指標距離底部區域不遠, 再跌一下很可能就會到位, 短期低點就會出現。

現在最怕的是大盤明天不跌甚至小幅上漲, 把指標稍微拉高, 然後下周繼續跌, 然後再小幅上漲把指標拉高, 然後再跌。

這種情況是最難受的, 相當於淩遲處死, 砍一刀, 問你疼不疼, 再砍一刀, 再問你疼不疼, 循環往復, 沒完沒了。

炒股生涯中第一次希望明天大盤跌, 怎麼會有這種奇怪的心態。

不知道大家怎麼想, 我們做個選擇題:短期急跌和長期緩跌, 你選哪個?

選擇急跌回復1, 選擇緩跌回復2

這道題的本質, 有點像小時候拿著很糟糕的成績單回家, 一路上都在想到底是讓我把打一頓比較好還是讓我媽打一頓比較好。

我爸打的猛, 殺傷力強, 但時間短, 短期爆發完畢之後就沒事兒了。

我媽打的輕, 但續航能力強, 邊打邊數落你老半天都完不了。

接下來這段是老生常談, 還是要說到賣出策略。

現在這個位置, 我們只能根據目前的資訊來判斷未來可能的幾種走勢, 哪種比較好, 哪種完犢子, 但所有判斷都不能忽略一個事實, 就是風控。

如果看幾個主要指數, 能發現這其中的強弱對比。

下邊是創業板和上證50的分時圖, 上午兩個指數的漲跌基本持平, 但是下午出現明顯分化, 上證50一路往下走, 創業板頭一個小時還能堅挺住, 但是尾盤晚節不保。

這個強弱對比, 體現出資金的選擇方向, 小盤股有資金主動護盤,

藍籌股基本涼了。

雖然今天北上資金還在加倉, 而且加倉的方向依舊是藍籌股, 但也擋不住國內資本的調倉壓力。

每次我說到這個觀點, 總被很多人噴, 說你不懂就閉嘴, 自己去看看藍籌股的市盈率, 比那些動輒幾十甚至幾百倍市盈率的小盤股強多了, 再去看看藍籌股的業績, 甩那些小盤股幾條街, 藍籌沒行情, 你是不是傻?

這種分析和對比的思路完全沒問題, 如果看這兩點, 藍籌的投資價值依然碾壓小盤股。

但資金不這麼想, 市場這兩年炒作的核心邏輯是估值修復, 現在藍籌股業績沒問題, 估值沒問題, 最大的問題就是沒問題。

價值投資的核心是找到被低估的目標, 攫取估值修復的利潤。

藍籌股現在估值合理,

合理, 炒個雞毛。

現在大量小盤股, 經歷過去兩年的下跌, 估值已經砸到歷史低位, 業績卻開始快速回暖甚至重啟新一輪暴發趨勢, 目前的股價被嚴重低估, 資金選擇這些股票的邏輯在這裡。

今天醫藥繼續漲, 中線行情, 一直在跟蹤, 繼續看好。

漲價概念今天有資金在做, 豬肉、草甘膦、維生素都屬於漲價概念, 很多低位股剛開始漲, 接下來如果行情企穩, 可以考慮買。

目前比較明確漲價板塊主要分這幾塊:啤酒、造紙、維生素、草甘膦、化工、豬肉。

可以通過搭建量化模型來篩股票, 我分享幾個能想到的條件:

1、市盈率低於行業均值(這個可以在選出股票後進行人工對比);

2、股價距離年內最低點在20%以內(選相對低位的股票);

3、公司一季度淨利潤增速高於去年增速。

(選業績加速的品種);

4、短期指標進入底部區域(找短線買點)。

這幾個是基礎條件, 大家可以酌情添加其他的可量化條件, 搭建一個符合自己需求的量化模型。

操作記錄

——————————————————

大盤雖然跌了, 但是持倉股都沒給賣出信號, 所以繼續看戲。

不過, 持倉的小盤績優即將觸及止損線, 面已下鍋, 再跌就要吃了。

想想很不爽, 拿了大半個月, 沒賺錢反而可能要止損, 真沒轍, 這就是炒股的常態, 哪有那些股神吹的自己那麼紐幣。

持倉組合:小盤績優+龍頭券商+創藍籌。

就醬!債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