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上将做检讨“我们犯了错误”,参谋长严令“给我重新打”

宿北戰役展開不久, 山野8師就奪占了戰場的制高點峰山, 分割預3旅與整69師的計劃已經順利實現。 依照戰役預備命令, 1縱的任務是“全部由嶂山鎮向東南插至曹家集切斷敵之退路后, 由西向東攻擊。 ”[1]12月15日8時, 陳毅、粟裕致電陳士榘等, 命令“一縱主力迅速經曉店子以北地區向曹家集以北地區, 以配合二縱截斷一一八旅之退路, 使宿遷十一旅無法增援”。 [2]當日11時, 根據9縱所報敵人已經潰退的消息, 陳毅、粟裕急電陳士榘等, 令“一縱、八師應不為嶂山及曉店之敵抓留, 除以一部攻殲之外, 主力立即由嶂山、曉店間及嶂山以北向東南猛進,

首斷敵退路, 而后各個殲滅之, 勿再延誤時間”[3]。

1縱于1945年11月成立, 系由北撤的蘇浙軍區第2、第4縱隊和蘇中軍區教導第1旅合編而成。 原蘇浙軍區副司令員葉飛擔任縱隊司令, 新四軍原參謀長賴傳珠任縱隊政委(賴傳珠1946年9月調東北, 一縱政委由葉飛兼任)。 縱隊下轄三個步兵旅, 第1旅由原第4縱隊改編而成, 廖政國任旅長;第2旅由原蘇中軍區教導第1旅改編而成, 劉飛任旅長;第3旅以原第2縱隊組成, 由張翼翔為旅長。 各旅均轄三個步兵團, 共約22000余人。 這三個旅都是以紅軍成員為骨干, 抗戰時期發展起來的, 其中第1旅為縱隊“建軍歷史最久, 戰斗鍛煉最多, 戰斗力較強的部隊, 又是具有優良戰斗作風的新四軍主力之一”[4]。

12月9日, 1縱從十八鳳落地區隱蔽南下, 經六天行軍, 于15日拂曉前進至新店子附近, 查明該處已無敵蹤, 隨即進占新店子, 并以第2旅第6團前出至嶂山鎮西側之山下吳, 第3旅第8團前出至朱場[5]。

葉飛回憶:“十二月十五日, 我第一縱隊各部到達集結地域新店子附近, 南北對進的各路攻擊部隊, 也大部進入戰役集結地域。 我們等待山野前指召開作戰會議, 具體研究作戰方案, 然后當晚或第二天發起攻擊。 這是慣例。 然而, 等來等去也沒有等到這個通知。 黃昏, 部隊正在吃晚飯, 山野前指突然來了電話命令:宿遷北犯的敵人, 已向南全線潰退, 決心進行全面追擊。 命令第一縱隊迅即向井兒頭、曹家集出擊, 由西向東與第二縱隊會合,

將敵人在撤退中消滅, 勿使其退至宿遷城”[6]。

各旅當即開始行動。 第2旅第6團首先于14時向曉店子之敵發起攻擊, 當進至莊沿鹿砦和外壕邊時, 遭敵嚴密火力封鎖, 攻擊受阻;第1旅第2團挺進至井兒頭、許莊一線, 旅部率第1團進至姜莊, 未見敵有潰逃之征候。 第3旅以第9團為前衛, 以地圖、指北針判定方位, 越過駱馬湖洼地, 在敵機和炮火攔擊下, 急跑猛插二十余公里, 進至曹家集以西地域[7]。

穿插過程中葉飛發現敵軍并無潰退之跡象, “敵人所占村莊都點燒燃照明柴, 一堆接著一堆, 火光中可見敵兵正在構筑工事, 加強防御。 再一聽, 南邊第二縱隊方向也沒有槍聲”[8], 這使得葉飛對所謂敵軍“全線潰退”產生了懷疑, 進而認為下午所得到的野司命令有誤,

“經再三考慮, 最后判定敵并非潰退, 而是在發現我軍企圖后, 進行收縮兵力, 調整部署”, 遂“于午夜三時半, 毅然定下收回追擊部隊的決心, 即令各旅迅速撤回。 拂曉后, 除第三旅旅部和第八、第九團未能取得聯系外, 其余部隊均撤至烽山以西地域”[9]。

對于“敵軍全線潰退”這一誤報, 葉飛很是惱火, 他在回憶錄中寫道:“戰后有人曾問:究竟山野前指從什么跡象上判斷敵人‘全線潰退’下達出擊命令的, 誰也不回答這個問題”[10]。

葉飛回憶中的“山野前指”矛頭所指是山野參謀長陳士榘, 后者當時帶領一部分參謀處的人員負責1縱和8師方向的指揮。 但是, 山野司令部所傳達的命令, 是來自陳毅、粟裕的指示, 并非陳士榘的意見。

敵軍“全面潰退”這一情況是由9縱上報, 獲得了陳毅、粟裕的首肯, 并于當日11時指示“一縱、八師應不為嶂山及曉店之敵抓留, 除以一部攻殲之外, 主力立即由嶂山、曉店間及嶂山以北向東南猛進, 首斷敵退路, 而后各個殲滅之, 勿再延誤時間”[11]。

改變1縱從新店子打起的“小迂回”, 爭取直接割斷整個69師與11師之聯系的“大迂回”, 應該是出自于粟裕的思路。 這個思路在9縱報告敵軍潰退之前即已經產生, 并非靈機一動的想法。 華東野戰軍陣中日記的記錄反映出這一思路, 15日2時半的指示即提出:“要一縱改攻曉店子, 再向東南至曹介【家】集攻占之”[12]。 15日8時, 陳毅、粟裕給陳士榘的命令亦指出“一縱、八師及五旅應即于今白天不顧慮飛機, 迅速殲滅五花頂當面之敵, 如該方敵人不多,則一縱主力迅速經曉店子以北地區向曹家集以北地區,以配合二縱截斷一一八旅之退路,使宿遷十一旅無法增援。八師于五花頂當面之敵殲滅后,可位于曉店及曹家集間地區,以對付宿遷援敵”[13]。15日晚7時,指示1縱:“一個B【旅】控制曉店子,一個B【旅】房全子,相進【機】占宿遷,一個B【旅】向曹介【家】集”[14]。

粟裕設想的整個戰役態勢是由1縱、2縱分別自東西兩面包抄整11師,切斷其與整69師的聯系;8師、5旅、9縱一部配合分割預3旅與整69師主力之間的聯絡,9縱主力進入邵店以南,與2縱一部配合分殲整69師之主力。先集中力量拿下整69師,隨后再對付整11師。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出擊的各部隊大多均未能深刻理解該意圖,尤其是1縱和2縱,誤認為出擊只是跟追潰退之敵,當發覺未能追上或敵人并無潰退跡象之后,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擴張,致使戰役第一晚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另外,因通訊手段的落后,戰役配合上存在較大的問題。

2縱15日下午4時以兩個團出擊,10團向西南進至張莊、左莊,11團進至李園莊、林圩,皆未發現敵蹤,10時因北路戰局尚未得手,遂撤回原防[15]。此時1縱正在穿插途中。等1縱楔入敵縱深,尤其是3旅一部在曹家集打響之后,2縱的出擊部隊早已經撤回,故此未能得到2縱的任何配合,也使得整11師之18旅得以順利后撤,援救師部。

當日最大的失誤是葉飛所做的撤回之決定。按照山野司令部所發布的〇〇八號命令,1縱當晚應攻占新店子,然后“主力應轉移圍攻曉店子之敵”。在接到野司電話之前,1縱已經探知新店子無敵,那么至少應該將主力進至曉店子一線,以截斷敵人的退路并遏阻增援。而葉飛因曉店子初攻不利,未得到2縱方向的消息,就擅自將部隊全部撤回新店子一帶,將正在圍攻峰山的8師側背完全暴露,這是無可辯解的錯著。如果不是由于命令未傳到,3旅一部誤打誤撞攻擊了曹家集整11師師部,造成敵之混亂,則16日的敵情將非常嚴重,戰局逆轉亦非完全沒有可能。

陳士榘在回憶錄中提到當時的情形:“此時,一縱隊的副司令員何克希同志來指揮部報告,說一縱兩個師已經撤到了八師的陣地后面。我聽了后,很驚訝!急問情況才知道,他們撤退,既無我的命令,也無陳毅同志的命令,一縱的三師【旅】正和敵人第十一師激戰,也未取得聯系。他們原負責包圍曉店子的敵人,撤退時也未留下部隊監視敵人。我聽了之后,很著急,很嚴肅地向何克希同志指出:八師進攻峰山戰斗正打得很激烈,你們向后撤是什么意思?又問:曉店子的敵人一縱留下部隊包圍和監視了沒有?何克希說:都撤下來了,未留部隊。又問:對第三師(一縱派出的)取得聯系了沒有?也說沒有取得聯系!我指明,你們一撤,八師的右側全暴露在曉店子敵人面前,敵人必將集中力量反擊八師的進攻,增援峰山的敵人;同時也減弱了分割敵人十一師和六十九師聯系,增加東面二縱等部隊進攻的困難,這將對我戰役全局產生不利的影響”。[16]

戰后山東野戰軍的戰役要報指出“此次戰斗中最大弱點”,第一條即是:“有的指揮員尚不夠大膽挺入敵后,致未能獲得更大戰果,原定一縱兩個旅【挺】入曹家集、井兒頭、曉店子間地區,因縱隊決心不堅,只去了兩個團”。[17]

1946年12月31日,葉飛在1縱營以上干部會上作關于宿北戰役檢討的報告中提到:“指揮部整個計劃是正確的,決定先解決預三旅,大膽挺入敵之后方,但在執行這個計劃的過程中,遇到曲折。……由于敵十一師和六十九師向預三旅進行靠近,我們發生錯覺,以為敵全線潰退,于是攻嶂山計劃放棄,全線出動,后來發覺不是,又把部隊撤出,但七、八團因命令未下達未撤出,很危急。但這二團在敵后方起了大作用,解決了敵工兵團,這是意外收獲,使敵全力注意后方,不敢全部出援。這說明了,總的指揮是正確的,但由于情況多變,在執行過程中,難免有毛病;同時說明,只要總的指揮正確,戰術上發生一些毛病,只要指揮員堅決勇敢,也可挽回,并取得勝利”[18]。

1縱的失誤,本來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但插入敵后未及撤回的1縱3旅所部,以其突然猛烈和英勇頑強的行動,突襲了位于曹家集的整11師師部,取得了“意外收獲”,使戰局未發生不利于華東野戰軍的變化。

1縱3旅是由新四軍浙東抗日游擊縱隊改編而來,歷史較短,打大仗的經驗很少,7團是該旅的主力團。第3旅在旅長劉亨云、政委楊思一的率領下,向敵縱深猛插。16日凌晨3時半,葉飛決定撤回部隊,派人通知3旅,但只通知到擔任后衛的7團,負責通知前面部隊的通訊員趕了一段路程未趕上,就折回了,因而3旅旅部及第8、9團未得到撤退的命令。穿插途中捕獲敵架線兵數名,才查明曹家集之敵系整編11師師部和直屬部隊,第18旅位于曹家集東北地區。第3旅按照原定計劃,為斷敵退路,并打亂敵指揮機關,決心以第9團攻擊曹家集;以第8團一個營攻擊王圩,其余部隊占領馮莊、郭莊,阻擊來自東北方向的敵人[19]。

當天夜里,整11師的基本態勢是兩個旅(18旅和118旅)沿宿沭公路進攻;其11旅位于井兒頭;師部在曹家集。由于東邊118旅和18旅的進展尚稱順利,北邊雖戰斗激烈,但有整69師擋在前面,因此整11師師部根本沒有料到來自西北方向的1縱3旅的突襲已悄然而至。

防衛曹家集司令部的戰斗部隊原只有一個步兵連和特務營,并未做工事。15日晚11時,整編11師工兵營亦奉令進入曹家集擔任防務。[20]1縱的軍史記載稱:16日4時,9團參謀長俞慕耕率先頭第2營向曹家集發起攻擊,摸掉了敵人的哨兵,一舉突入曹莊(在曹家集以南),殲敵工兵營、騎兵營大部,俘敵六百余名,擊潰了敵炮兵團,隨即占領民便河公路橋梁,直逼曹家集西南,乘敵措手不及的機會,一度打到距整11師指揮所只有二、三百公尺的地方[21]。

此時,曹家集守軍中有戰斗力的僅只有兩個營多一點的兵力(工兵營、特務營加一個步兵連),工事亦只不過是臨時構筑的一些射擊點和散兵坑,在突然襲擊之下,又已經被攻方接近至沖鋒的距離上,慌亂中,11師的榴炮營甚至將炮彈打到曹家集內,形勢可說是萬分危急。但是,由于守軍火力上的優勢,進攻的9團部隊被壓制,一時也無法取得進展。

3旅真正用于攻擊曹家集的部隊,也只有兩個營,其中9團2營從西南經曹莊占領民便公路橋梁,據曹家集敵師指揮所不過幾百米的距離,這是對敵威脅較大的一路;8團2營則從北面王圩子向曹家集攻擊。以兩個營兵力要襲占敵兩個營以上守備兵力的曹家集,自然是很困難的。此時如果3旅能將戰斗力最強的7團加入戰場,則幾乎可以肯定能夠突破曹家集的防御,將11師師部一舉殲滅。然而,由于3旅7團“為縱隊攔阻停止于小營,而旅率八、九團未接獲命令,仍繼續執行原任務”,這使得3旅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經過一番思考,3旅指揮員采取了最保險的措施,將通往曉店子、新店子后方的通路占住再說,“因七團未到,旅決心改變部署,令該團【筆者注:指8團】以一個營攻擊高莊,其余部隊向西向北警戒”,而8團則改令“二營攻擊高莊,一營位于董莊、馬家樓【一】帶,擔任向西向北警戒,三營于劉莊【一】帶集結”[22]。這么一來,連唯一配合9團2營向曹家集攻擊的8團2營亦被調離戰場,這樣攻方不但缺乏火力的支援,兵力也居于絕對的劣勢了。

楊思一日記中記載:“行至半途,縱隊部估計敵情,尚未至全線潰退形勢,故決停止攻擊。一面派人通知我們,一面直接通知后衛七團回原地宿營。但通知前衛部隊的通訊員沒有完成任務,趕了一段路程沒有趕上即行折回。故我只率八、九兩團至曹家集,于【16日晨】四時開始攻擊,一小時內即將曹家集西面兩個小據點全部肅清,殲滅敵工兵營及騎兵大隊,繳輕機26挺,步槍100余,馬50匹。時天已大明,曹家集敵即以猛烈炮火封鎖我九團二營,使我進退兩難。適此時傅【按:指傅壽鋒】參謀帶縱隊部停止攻擊命令到達前線,我們即令攻擊部隊撤回。我與劉【按:指劉亨云】率八團二營至曉店子與井兒頭間之公路兩側警戒掩護”[23]。

然而,由于連續三次撤退命令都因通訊員受傷而無法傳達,9團2營尚不知道計劃已經改變。早上8時許,整18旅增援部隊一部由曹家集南繞道曹莊迂回反擊,被2營5連堵住;曹家集內守軍亦向西、北出擊,向4、6連所占的橋頭陣地發起反攻,并于11時左右奪占橋頭。此時6連僅剩下30余人,4連也只有60余人。

11時前后,5連曹莊陣地被18旅突破,遂撤出戰斗。2營營部及4、6連被四面包圍,橋頭以西三個莊子都被國民黨軍奪占,情況危殆。該營與團聯系不上,友鄰部隊火力亦稀薄遙遠,判斷部隊已經撤退,遂下決心突圍,先后數次以4、6連剩余人員向橋西莊子發起反擊,與敵肉搏,但均失敗。最后僅18人(一說40余人)突圍,其余大部在開闊地受敵火力壓制而犧牲[24]。除帶隊的9團參謀長俞慕耕身負重傷,無法轉移而陣亡外,營副張有為,6連連長陳德茂、副連長陸正良等亦皆于此役陣亡[25]。

8團的3營情況亦與9團2營類似。該營因未及接到命令,孤軍進至馮莊。早上8時,受到來自東北方向的國民黨軍援軍的攻擊,撤退過程中,9連、7連都與敵展開了白刃搏斗。7連政指吳弋江,端著機槍率一個排掩護全營后撤。9連副政指劉越其、7連副連長謝元戎都因為身負重傷,無法轉移,遂拉響手榴彈自盡,極為慘烈[26]。

由戰斗過程可知,設若1縱能堅決執行陳粟的指示,3旅可將全部三個團均投入戰斗,攻方握有兵力及突然性的優勢,極有可能一舉攻破曹家集整11師師部,將陷11師于群龍無首的境地,這對于作戰指揮系統比較呆板的國民黨軍來說,往往會造成致命的影響。即使不能將其師部全殲,只要能攻占曹家集,則在下一階段的作戰中,1縱仍將占據主動。因曹家集將整11師的三個旅分隔在東西兩邊,且隔斷了18旅、118旅和宿遷的聯系,故此可以料想,整11師勢必要花費時間重新調整部署,而且其首要任務必定是東西對進,打通11旅和18、118旅的聯系。這樣,就迫使11師不得不放棄向北溝通69師而首先照顧其自身的安全。

這么一來,且不論整個戰場形勢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單就1縱本身任務而言,16、17日其阻擊11師的壓力將大大減輕。因為曹家集對于1縱而言,并不是勢在必得之地,為完成隔斷敵兩個整編師聯系的任務,1縱只需要采取運動防御,適時將兵力向北轉移陣地即可。即使整11師部隊較為順利地打通了聯系,仍需要再度調整部署,然后才能向北聯系69師。僅從阻擊戰斗爭取時間這一點來說,也是很有利的。雖然堅守曹家集的1縱部隊仍然會受到較大的壓力,但此時曹家集的阻擊非關戰役成敗,只關系到戰役成果的大小(即能否再多殲滅11師的一至兩個旅),而17日南北向的阻擊則關系整個戰役的成敗,對于戰役組織指揮者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進而言之,如果乘11師師部被端掉的混亂之際,東面的華野部隊能發起有力的配合行動,則18旅、118旅非但難以自救,亦極可能成為俎上之魚肉。

實戰中1縱當夜等于武裝游行,白跑了一趟,曉店子、井兒頭、曹家集一個也沒有拿下來,甚至也沒有控制住井兒頭通向曉店子的大路。3旅撤出戰斗時遭到宿遷之敵以榴彈炮猛轟,雖然未造成傷亡,但16日下午2時,曉店子之敵乘1縱調整部署之機,占領了三臺山這一要點,雖然3旅隨即發起反擊,進至距敵兩百公尺處與敵對峙,但15時又全部撤出了戰斗[27]。此時整11師與整69師的聯系事實上已經重新被打通了。

對華野而言,值得慶幸的是,雖然1縱突襲曹家集的戰斗中途被廢止,但因9團2營的果敢猛烈行動,令胡璉由麻痹大意到驚慌失措,緊急抽調各部隊回援師指揮部,一時間部署錯亂,又將戰役主動權交還給了華東野戰軍。

據時任整11師參謀處作戰科長的陳家珍回憶,曹家集遭到襲擊后,胡璉在召集幕僚進行短暫商議后,決定:

“(1)設法通知各單位,各在原地抵抗、構筑工事,不準擅動;

(2)第十一旅直屬隊、師特務營均暫歸副師長王嚴指揮,負責羅集村內防務;

(3)第十一旅立即準備拂曉開始向竄入羅集地區附近之敵反擊;

(4)通訊營和第十一旅通訊營立即設法恢復各單位間的通訊;

(5)在未恢復電話通訊前,各單位主動向所屬上級聯系,務使指揮系統不要中斷“[28]。

陳家珍的回憶系多年后所寫就,缺乏各種參考資料,主觀上又務求詳盡,故此其中錯訛極多,將曹家集戰斗時間錯記為17日即是一例,將曹家集的名稱誤記為羅集又是一例,甚且將時在井兒頭的整11旅說成是就駐在曹家集(陳文中稱羅集)內。更嚴重的是,與原始資料相對比,陳家珍的回憶漏掉胡璉兩項導致戰局發生轉折的重要處置命令:

一是胡璉急令進至來龍庵、侍家嶺一線的整18旅和整118旅回援,甚至都來不及通報整69師,致使整69師師部所在地仁和圩的側翼完全暴露,原來戴之奇是指望緊靠11師以保障其安全,但關鍵時刻被胡璉放了鴿子。國民黨軍戰后總結認為:“整一一師之一部棄守來龍庵、侍家嶺,未能適時通報,因此整六九師四面受敵,形成極不利之態勢”[29];

二是胡璉不僅命令整11師所部回援師部,而且病急亂投醫,打電話直接命令整69師的部隊后撤回援,導致整個部署錯亂。國民黨軍的戰后總結中指責:“嗣胡兵團司令電話指示:‘據守紹店之一團,即抽回相機策應曹家集整十一師作戰’,該團于十六日午撤至蔡莊附近,不料匪即跟蹤而來,莫可遏止”[30]。12月16日山野司令部唐亮、陳銳霆給陳毅、粟裕的報告中亦有:“邵店敵今午后西撤,我九縱五旅尾追夾擊殲其一部”,可相印證[31]。

雖然18軍軍史中為胡璉諱,將整11師所部回援說成是下級“個別主動”的行為,但誰都知道,戰場上未奉上級命令撤退,是要殺頭的,誰有權力莫名其妙就把兩個旅給撤回去了呢?對這一行動的后果,18軍軍史亦不得不承認,“雖然共軍損失一個團兵力,卻使支援友軍作戰的整十一師所屬各旅,個別主動回頭攻擊共軍第一縱隊之側背。因而,使得陳毅有充裕時間放手突擊,整六十九師被切割孤立,被動挨打之各旅,經過一晝夜之激烈戰斗,先后突破各旅據守的陣地,而迅速達到其作戰目的”[32]。

宿北戰役中,12月17日整11師大舉進攻三臺山一帶,企圖打通整69師,戰局一度非常緊張。然而,考察15日至16日1縱及整11師的行動后可知,其實最危險的還是16日。如果不是因為1縱3旅突襲了曹家集,16日白天整11師控制三臺山,北援打通69師不會遇到任何障礙,那么整69師將有機會逃出羅網,從而導致華野整個戰役計劃的落空。然而,實戰中整11師為援救其師部,16日上午和1縱3旅8、9團所部激戰,下午又向北方王莊等處進擊,以解除師部附近的威脅。直到晚上,才抽出兵力進逼圍攻曉店子的華野部隊。此時華野已經回味過來,阻援部隊堅拒不動,進逼曉店子的33團團長李樹蘭鑒于天色已晚情況不明,部隊疲勞等原因,未再繼續進攻[33]。這樣,國民黨軍白白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對此,國民黨軍的總結是:“因曹家集整十一師司令部被襲擊,其所屬各旅、團因情況不明,而急于回頭攻擊在曹家集附近之共軍,陳毅得乘此機遂以其主力再興攻擊,達到所望目的”[34]。確實,這一天是雙方輪番逸機的一天,但最后勝利女神站在了華野一邊。

曹家集之戰,無論從過程還是結果來看,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1縱本應以主力實施大迂回的作戰,并有機會一舉端掉整11師的師部,然而由于指揮員過于謹慎,錯失了良機。好在1縱3旅的個別部隊孤軍深入英勇奮戰,為戰役調整贏得了時間。16日夜在陳士榘嚴令之下,1縱重新穿插截斷了整11師、整69師,并于次日堅守反擊,擊退了11師的狂攻,總算是將功補過,沒有出現翻盤的情況。

[1]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該文件系打字復制,字跡有的地方模糊不清,本文參照《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的記載做了一些修訂,其中相抵牾之處,按照實際情況做了改正。如該命令第二個作戰方案中“八師即在邵店以北,西鮑圩及以西地區為預備隊”,原文為“以東地區”,但為審閱人或抄寫者改為“以西地區”,《宿北魯南戰役》中照錄為“以東地區”(中共黨史出版社《宿北大戰》中亦同)。查考戰役地圖及8師的位置,顯然應以“邵店以北,西鮑圩及以西地區”為是。

[2]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3]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4]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8-10頁。

[5]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1頁。

[6] 《葉飛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88頁。

[7]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1-42頁。

[8] 《葉飛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89頁。

[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10] 《葉飛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90頁。

[11]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12] “宿北戰役陣中日記”。

[13]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14] “宿北戰役陣中日記”。

[15] “第二縱隊沭陽保衛戰役要報”,《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85頁。

[16]陳士榘:《內線還擊 馳騁華東——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華東戰場(征求意見稿)》,1985年5月。第52頁。

[17] “山東野戰軍宿北戰役要報”,《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76頁。

[18] “第一縱隊葉飛司令員關于宿北戰役檢討的報告”,《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82頁。

[1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0]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34-135頁。

[21]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2]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2-64頁。1縱的軍史中將該旅的部署調整目的改為:“為保障第九團側翼之安全”,然就地理位置分析可知,該部署顯然是為保障與主力的聯系通路,放開了9團的北面與東面,根本談不上保障9團側翼安全。原本為保障9團東面安全的8團3營,因通訊聯絡關系,未及接到調整部署命令,故此仍按原計劃進占馮莊。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3] “楊思一日記選”,《青松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第199-200頁。

[24]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2-63頁。另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5] 《宿北戰役資料選》,淮陰師范專科學校馬列主義教研組、政協宿遷縣委員會文史研究委員會編,1982年。第134頁。

[26]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4頁。

[27]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4-65頁。

[28] 陳家珍:“整編第十一師宿北作戰經過”,《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全面內戰(上)》,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467頁。

[29] “沭陽以南地區戰斗”,《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116頁。

[30] “沭陽以南地區戰斗”,《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116頁。

[31] 《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1頁。

[32]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40-141頁。

[33]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43頁。

[34]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34-135頁。

本文作者 :嚴可復,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如該方敵人不多,則一縱主力迅速經曉店子以北地區向曹家集以北地區,以配合二縱截斷一一八旅之退路,使宿遷十一旅無法增援。八師于五花頂當面之敵殲滅后,可位于曉店及曹家集間地區,以對付宿遷援敵”[13]。15日晚7時,指示1縱:“一個B【旅】控制曉店子,一個B【旅】房全子,相進【機】占宿遷,一個B【旅】向曹介【家】集”[14]。

粟裕設想的整個戰役態勢是由1縱、2縱分別自東西兩面包抄整11師,切斷其與整69師的聯系;8師、5旅、9縱一部配合分割預3旅與整69師主力之間的聯絡,9縱主力進入邵店以南,與2縱一部配合分殲整69師之主力。先集中力量拿下整69師,隨后再對付整11師。

然而,由于種種原因,出擊的各部隊大多均未能深刻理解該意圖,尤其是1縱和2縱,誤認為出擊只是跟追潰退之敵,當發覺未能追上或敵人并無潰退跡象之后,不約而同地停止了擴張,致使戰役第一晚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另外,因通訊手段的落后,戰役配合上存在較大的問題。

2縱15日下午4時以兩個團出擊,10團向西南進至張莊、左莊,11團進至李園莊、林圩,皆未發現敵蹤,10時因北路戰局尚未得手,遂撤回原防[15]。此時1縱正在穿插途中。等1縱楔入敵縱深,尤其是3旅一部在曹家集打響之后,2縱的出擊部隊早已經撤回,故此未能得到2縱的任何配合,也使得整11師之18旅得以順利后撤,援救師部。

當日最大的失誤是葉飛所做的撤回之決定。按照山野司令部所發布的〇〇八號命令,1縱當晚應攻占新店子,然后“主力應轉移圍攻曉店子之敵”。在接到野司電話之前,1縱已經探知新店子無敵,那么至少應該將主力進至曉店子一線,以截斷敵人的退路并遏阻增援。而葉飛因曉店子初攻不利,未得到2縱方向的消息,就擅自將部隊全部撤回新店子一帶,將正在圍攻峰山的8師側背完全暴露,這是無可辯解的錯著。如果不是由于命令未傳到,3旅一部誤打誤撞攻擊了曹家集整11師師部,造成敵之混亂,則16日的敵情將非常嚴重,戰局逆轉亦非完全沒有可能。

陳士榘在回憶錄中提到當時的情形:“此時,一縱隊的副司令員何克希同志來指揮部報告,說一縱兩個師已經撤到了八師的陣地后面。我聽了后,很驚訝!急問情況才知道,他們撤退,既無我的命令,也無陳毅同志的命令,一縱的三師【旅】正和敵人第十一師激戰,也未取得聯系。他們原負責包圍曉店子的敵人,撤退時也未留下部隊監視敵人。我聽了之后,很著急,很嚴肅地向何克希同志指出:八師進攻峰山戰斗正打得很激烈,你們向后撤是什么意思?又問:曉店子的敵人一縱留下部隊包圍和監視了沒有?何克希說:都撤下來了,未留部隊。又問:對第三師(一縱派出的)取得聯系了沒有?也說沒有取得聯系!我指明,你們一撤,八師的右側全暴露在曉店子敵人面前,敵人必將集中力量反擊八師的進攻,增援峰山的敵人;同時也減弱了分割敵人十一師和六十九師聯系,增加東面二縱等部隊進攻的困難,這將對我戰役全局產生不利的影響”。[16]

戰后山東野戰軍的戰役要報指出“此次戰斗中最大弱點”,第一條即是:“有的指揮員尚不夠大膽挺入敵后,致未能獲得更大戰果,原定一縱兩個旅【挺】入曹家集、井兒頭、曉店子間地區,因縱隊決心不堅,只去了兩個團”。[17]

1946年12月31日,葉飛在1縱營以上干部會上作關于宿北戰役檢討的報告中提到:“指揮部整個計劃是正確的,決定先解決預三旅,大膽挺入敵之后方,但在執行這個計劃的過程中,遇到曲折。……由于敵十一師和六十九師向預三旅進行靠近,我們發生錯覺,以為敵全線潰退,于是攻嶂山計劃放棄,全線出動,后來發覺不是,又把部隊撤出,但七、八團因命令未下達未撤出,很危急。但這二團在敵后方起了大作用,解決了敵工兵團,這是意外收獲,使敵全力注意后方,不敢全部出援。這說明了,總的指揮是正確的,但由于情況多變,在執行過程中,難免有毛病;同時說明,只要總的指揮正確,戰術上發生一些毛病,只要指揮員堅決勇敢,也可挽回,并取得勝利”[18]。

1縱的失誤,本來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但插入敵后未及撤回的1縱3旅所部,以其突然猛烈和英勇頑強的行動,突襲了位于曹家集的整11師師部,取得了“意外收獲”,使戰局未發生不利于華東野戰軍的變化。

1縱3旅是由新四軍浙東抗日游擊縱隊改編而來,歷史較短,打大仗的經驗很少,7團是該旅的主力團。第3旅在旅長劉亨云、政委楊思一的率領下,向敵縱深猛插。16日凌晨3時半,葉飛決定撤回部隊,派人通知3旅,但只通知到擔任后衛的7團,負責通知前面部隊的通訊員趕了一段路程未趕上,就折回了,因而3旅旅部及第8、9團未得到撤退的命令。穿插途中捕獲敵架線兵數名,才查明曹家集之敵系整編11師師部和直屬部隊,第18旅位于曹家集東北地區。第3旅按照原定計劃,為斷敵退路,并打亂敵指揮機關,決心以第9團攻擊曹家集;以第8團一個營攻擊王圩,其余部隊占領馮莊、郭莊,阻擊來自東北方向的敵人[19]。

當天夜里,整11師的基本態勢是兩個旅(18旅和118旅)沿宿沭公路進攻;其11旅位于井兒頭;師部在曹家集。由于東邊118旅和18旅的進展尚稱順利,北邊雖戰斗激烈,但有整69師擋在前面,因此整11師師部根本沒有料到來自西北方向的1縱3旅的突襲已悄然而至。

防衛曹家集司令部的戰斗部隊原只有一個步兵連和特務營,并未做工事。15日晚11時,整編11師工兵營亦奉令進入曹家集擔任防務。[20]1縱的軍史記載稱:16日4時,9團參謀長俞慕耕率先頭第2營向曹家集發起攻擊,摸掉了敵人的哨兵,一舉突入曹莊(在曹家集以南),殲敵工兵營、騎兵營大部,俘敵六百余名,擊潰了敵炮兵團,隨即占領民便河公路橋梁,直逼曹家集西南,乘敵措手不及的機會,一度打到距整11師指揮所只有二、三百公尺的地方[21]。

此時,曹家集守軍中有戰斗力的僅只有兩個營多一點的兵力(工兵營、特務營加一個步兵連),工事亦只不過是臨時構筑的一些射擊點和散兵坑,在突然襲擊之下,又已經被攻方接近至沖鋒的距離上,慌亂中,11師的榴炮營甚至將炮彈打到曹家集內,形勢可說是萬分危急。但是,由于守軍火力上的優勢,進攻的9團部隊被壓制,一時也無法取得進展。

3旅真正用于攻擊曹家集的部隊,也只有兩個營,其中9團2營從西南經曹莊占領民便公路橋梁,據曹家集敵師指揮所不過幾百米的距離,這是對敵威脅較大的一路;8團2營則從北面王圩子向曹家集攻擊。以兩個營兵力要襲占敵兩個營以上守備兵力的曹家集,自然是很困難的。此時如果3旅能將戰斗力最強的7團加入戰場,則幾乎可以肯定能夠突破曹家集的防御,將11師師部一舉殲滅。然而,由于3旅7團“為縱隊攔阻停止于小營,而旅率八、九團未接獲命令,仍繼續執行原任務”,這使得3旅陷于進退兩難的境地。經過一番思考,3旅指揮員采取了最保險的措施,將通往曉店子、新店子后方的通路占住再說,“因七團未到,旅決心改變部署,令該團【筆者注:指8團】以一個營攻擊高莊,其余部隊向西向北警戒”,而8團則改令“二營攻擊高莊,一營位于董莊、馬家樓【一】帶,擔任向西向北警戒,三營于劉莊【一】帶集結”[22]。這么一來,連唯一配合9團2營向曹家集攻擊的8團2營亦被調離戰場,這樣攻方不但缺乏火力的支援,兵力也居于絕對的劣勢了。

楊思一日記中記載:“行至半途,縱隊部估計敵情,尚未至全線潰退形勢,故決停止攻擊。一面派人通知我們,一面直接通知后衛七團回原地宿營。但通知前衛部隊的通訊員沒有完成任務,趕了一段路程沒有趕上即行折回。故我只率八、九兩團至曹家集,于【16日晨】四時開始攻擊,一小時內即將曹家集西面兩個小據點全部肅清,殲滅敵工兵營及騎兵大隊,繳輕機26挺,步槍100余,馬50匹。時天已大明,曹家集敵即以猛烈炮火封鎖我九團二營,使我進退兩難。適此時傅【按:指傅壽鋒】參謀帶縱隊部停止攻擊命令到達前線,我們即令攻擊部隊撤回。我與劉【按:指劉亨云】率八團二營至曉店子與井兒頭間之公路兩側警戒掩護”[23]。

然而,由于連續三次撤退命令都因通訊員受傷而無法傳達,9團2營尚不知道計劃已經改變。早上8時許,整18旅增援部隊一部由曹家集南繞道曹莊迂回反擊,被2營5連堵住;曹家集內守軍亦向西、北出擊,向4、6連所占的橋頭陣地發起反攻,并于11時左右奪占橋頭。此時6連僅剩下30余人,4連也只有60余人。

11時前后,5連曹莊陣地被18旅突破,遂撤出戰斗。2營營部及4、6連被四面包圍,橋頭以西三個莊子都被國民黨軍奪占,情況危殆。該營與團聯系不上,友鄰部隊火力亦稀薄遙遠,判斷部隊已經撤退,遂下決心突圍,先后數次以4、6連剩余人員向橋西莊子發起反擊,與敵肉搏,但均失敗。最后僅18人(一說40余人)突圍,其余大部在開闊地受敵火力壓制而犧牲[24]。除帶隊的9團參謀長俞慕耕身負重傷,無法轉移而陣亡外,營副張有為,6連連長陳德茂、副連長陸正良等亦皆于此役陣亡[25]。

8團的3營情況亦與9團2營類似。該營因未及接到命令,孤軍進至馮莊。早上8時,受到來自東北方向的國民黨軍援軍的攻擊,撤退過程中,9連、7連都與敵展開了白刃搏斗。7連政指吳弋江,端著機槍率一個排掩護全營后撤。9連副政指劉越其、7連副連長謝元戎都因為身負重傷,無法轉移,遂拉響手榴彈自盡,極為慘烈[26]。

由戰斗過程可知,設若1縱能堅決執行陳粟的指示,3旅可將全部三個團均投入戰斗,攻方握有兵力及突然性的優勢,極有可能一舉攻破曹家集整11師師部,將陷11師于群龍無首的境地,這對于作戰指揮系統比較呆板的國民黨軍來說,往往會造成致命的影響。即使不能將其師部全殲,只要能攻占曹家集,則在下一階段的作戰中,1縱仍將占據主動。因曹家集將整11師的三個旅分隔在東西兩邊,且隔斷了18旅、118旅和宿遷的聯系,故此可以料想,整11師勢必要花費時間重新調整部署,而且其首要任務必定是東西對進,打通11旅和18、118旅的聯系。這樣,就迫使11師不得不放棄向北溝通69師而首先照顧其自身的安全。

這么一來,且不論整個戰場形勢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單就1縱本身任務而言,16、17日其阻擊11師的壓力將大大減輕。因為曹家集對于1縱而言,并不是勢在必得之地,為完成隔斷敵兩個整編師聯系的任務,1縱只需要采取運動防御,適時將兵力向北轉移陣地即可。即使整11師部隊較為順利地打通了聯系,仍需要再度調整部署,然后才能向北聯系69師。僅從阻擊戰斗爭取時間這一點來說,也是很有利的。雖然堅守曹家集的1縱部隊仍然會受到較大的壓力,但此時曹家集的阻擊非關戰役成敗,只關系到戰役成果的大小(即能否再多殲滅11師的一至兩個旅),而17日南北向的阻擊則關系整個戰役的成敗,對于戰役組織指揮者的壓力是完全不同的。進而言之,如果乘11師師部被端掉的混亂之際,東面的華野部隊能發起有力的配合行動,則18旅、118旅非但難以自救,亦極可能成為俎上之魚肉。

實戰中1縱當夜等于武裝游行,白跑了一趟,曉店子、井兒頭、曹家集一個也沒有拿下來,甚至也沒有控制住井兒頭通向曉店子的大路。3旅撤出戰斗時遭到宿遷之敵以榴彈炮猛轟,雖然未造成傷亡,但16日下午2時,曉店子之敵乘1縱調整部署之機,占領了三臺山這一要點,雖然3旅隨即發起反擊,進至距敵兩百公尺處與敵對峙,但15時又全部撤出了戰斗[27]。此時整11師與整69師的聯系事實上已經重新被打通了。

對華野而言,值得慶幸的是,雖然1縱突襲曹家集的戰斗中途被廢止,但因9團2營的果敢猛烈行動,令胡璉由麻痹大意到驚慌失措,緊急抽調各部隊回援師指揮部,一時間部署錯亂,又將戰役主動權交還給了華東野戰軍。

據時任整11師參謀處作戰科長的陳家珍回憶,曹家集遭到襲擊后,胡璉在召集幕僚進行短暫商議后,決定:

“(1)設法通知各單位,各在原地抵抗、構筑工事,不準擅動;

(2)第十一旅直屬隊、師特務營均暫歸副師長王嚴指揮,負責羅集村內防務;

(3)第十一旅立即準備拂曉開始向竄入羅集地區附近之敵反擊;

(4)通訊營和第十一旅通訊營立即設法恢復各單位間的通訊;

(5)在未恢復電話通訊前,各單位主動向所屬上級聯系,務使指揮系統不要中斷“[28]。

陳家珍的回憶系多年后所寫就,缺乏各種參考資料,主觀上又務求詳盡,故此其中錯訛極多,將曹家集戰斗時間錯記為17日即是一例,將曹家集的名稱誤記為羅集又是一例,甚且將時在井兒頭的整11旅說成是就駐在曹家集(陳文中稱羅集)內。更嚴重的是,與原始資料相對比,陳家珍的回憶漏掉胡璉兩項導致戰局發生轉折的重要處置命令:

一是胡璉急令進至來龍庵、侍家嶺一線的整18旅和整118旅回援,甚至都來不及通報整69師,致使整69師師部所在地仁和圩的側翼完全暴露,原來戴之奇是指望緊靠11師以保障其安全,但關鍵時刻被胡璉放了鴿子。國民黨軍戰后總結認為:“整一一師之一部棄守來龍庵、侍家嶺,未能適時通報,因此整六九師四面受敵,形成極不利之態勢”[29];

二是胡璉不僅命令整11師所部回援師部,而且病急亂投醫,打電話直接命令整69師的部隊后撤回援,導致整個部署錯亂。國民黨軍的戰后總結中指責:“嗣胡兵團司令電話指示:‘據守紹店之一團,即抽回相機策應曹家集整十一師作戰’,該團于十六日午撤至蔡莊附近,不料匪即跟蹤而來,莫可遏止”[30]。12月16日山野司令部唐亮、陳銳霆給陳毅、粟裕的報告中亦有:“邵店敵今午后西撤,我九縱五旅尾追夾擊殲其一部”,可相印證[31]。

雖然18軍軍史中為胡璉諱,將整11師所部回援說成是下級“個別主動”的行為,但誰都知道,戰場上未奉上級命令撤退,是要殺頭的,誰有權力莫名其妙就把兩個旅給撤回去了呢?對這一行動的后果,18軍軍史亦不得不承認,“雖然共軍損失一個團兵力,卻使支援友軍作戰的整十一師所屬各旅,個別主動回頭攻擊共軍第一縱隊之側背。因而,使得陳毅有充裕時間放手突擊,整六十九師被切割孤立,被動挨打之各旅,經過一晝夜之激烈戰斗,先后突破各旅據守的陣地,而迅速達到其作戰目的”[32]。

宿北戰役中,12月17日整11師大舉進攻三臺山一帶,企圖打通整69師,戰局一度非常緊張。然而,考察15日至16日1縱及整11師的行動后可知,其實最危險的還是16日。如果不是因為1縱3旅突襲了曹家集,16日白天整11師控制三臺山,北援打通69師不會遇到任何障礙,那么整69師將有機會逃出羅網,從而導致華野整個戰役計劃的落空。然而,實戰中整11師為援救其師部,16日上午和1縱3旅8、9團所部激戰,下午又向北方王莊等處進擊,以解除師部附近的威脅。直到晚上,才抽出兵力進逼圍攻曉店子的華野部隊。此時華野已經回味過來,阻援部隊堅拒不動,進逼曉店子的33團團長李樹蘭鑒于天色已晚情況不明,部隊疲勞等原因,未再繼續進攻[33]。這樣,國民黨軍白白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對此,國民黨軍的總結是:“因曹家集整十一師司令部被襲擊,其所屬各旅、團因情況不明,而急于回頭攻擊在曹家集附近之共軍,陳毅得乘此機遂以其主力再興攻擊,達到所望目的”[34]。確實,這一天是雙方輪番逸機的一天,但最后勝利女神站在了華野一邊。

曹家集之戰,無論從過程還是結果來看,都有不盡如人意之處。1縱本應以主力實施大迂回的作戰,并有機會一舉端掉整11師的師部,然而由于指揮員過于謹慎,錯失了良機。好在1縱3旅的個別部隊孤軍深入英勇奮戰,為戰役調整贏得了時間。16日夜在陳士榘嚴令之下,1縱重新穿插截斷了整11師、整69師,并于次日堅守反擊,擊退了11師的狂攻,總算是將功補過,沒有出現翻盤的情況。

[1]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該文件系打字復制,字跡有的地方模糊不清,本文參照《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的記載做了一些修訂,其中相抵牾之處,按照實際情況做了改正。如該命令第二個作戰方案中“八師即在邵店以北,西鮑圩及以西地區為預備隊”,原文為“以東地區”,但為審閱人或抄寫者改為“以西地區”,《宿北魯南戰役》中照錄為“以東地區”(中共黨史出版社《宿北大戰》中亦同)。查考戰役地圖及8師的位置,顯然應以“邵店以北,西鮑圩及以西地區”為是。

[2]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3]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4]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8-10頁。

[5]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1頁。

[6] 《葉飛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88頁。

[7]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1-42頁。

[8] 《葉飛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89頁。

[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10] 《葉飛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第390頁。

[11]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12] “宿北戰役陣中日記”。

[13] “宿北戰役作戰命令”。參見《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0頁。

[14] “宿北戰役陣中日記”。

[15] “第二縱隊沭陽保衛戰役要報”,《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85頁。

[16]陳士榘:《內線還擊 馳騁華東——憶解放戰爭第一年的華東戰場(征求意見稿)》,1985年5月。第52頁。

[17] “山東野戰軍宿北戰役要報”,《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76頁。

[18] “第一縱隊葉飛司令員關于宿北戰役檢討的報告”,《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82頁。

[19]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0]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34-135頁。

[21]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2]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2-64頁。1縱的軍史中將該旅的部署調整目的改為:“為保障第九團側翼之安全”,然就地理位置分析可知,該部署顯然是為保障與主力的聯系通路,放開了9團的北面與東面,根本談不上保障9團側翼安全。原本為保障9團東面安全的8團3營,因通訊聯絡關系,未及接到調整部署命令,故此仍按原計劃進占馮莊。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3] “楊思一日記選”,《青松集》,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第199-200頁。

[24]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2-63頁。另參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編印,1963年。第42頁。

[25] 《宿北戰役資料選》,淮陰師范專科學校馬列主義教研組、政協宿遷縣委員會文史研究委員會編,1982年。第134頁。

[26]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4頁。

[27] 《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初稿)》,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第六十師司令部編印,1954年。第64-65頁。

[28] 陳家珍:“整編第十一師宿北作戰經過”,《文史資料存稿選編:全面內戰(上)》,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年。第467頁。

[29] “沭陽以南地區戰斗”,《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116頁。

[30] “沭陽以南地區戰斗”,《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116頁。

[31] 《宿北魯南戰役——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戰史資料選編》,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輯室編印,1963年2月。第41頁。

[32]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40-141頁。

[33]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43頁。

[34]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十八軍軍史》,【臺】國防部軍務局史政處編印,1998年。第134-135頁。

本文作者 :嚴可復,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后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于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于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