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极少为人关注的湖南武进士群体

作者/六藝之學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清朝吸納歷代政治得失, 尤為借鑒同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元朝”的盛衰教訓, 對文武二科都極為重視。 認為“夫文武二途, 國家用才之地, 政事之根本。 ”對于武科的重視程度, 較前代各朝尤甚。 順治元年即下旨“武舉會試定于辰、戌、丑、未年, 各省、直武鄉試定于子、午、卯、酉年, 俱照舊例。 ”但正如錢穆先生所言:“制度雖像勒定為成文, 其實還是跟著人事隨時有變動。 ”清代武科考試多有變動, 不管是考生資格、招錄人數還是考試內容。 武舉制度的變化對湖南武進士群體而言,

也多有影響。

清代武舉是一項立體化的考試制度, 對于武備人才應各級武考的資格有著嚴格的規定。 如同文舉, 武科也分為童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武童須身家清白, 且須有武生、武舉等開具保舉證明。 武鄉試在有清一代變數較多, 后定制武鄉試考生年齡不得超過六十、不可文生武考, 但八旗子弟、綠營兵丁通曉文藝者可與武生一同考試。 對于會試而言, 雍正后漸成定制, “武舉及現任營千、把總, 門、衛、所千總, 年滿千總, 通曉文義者, 皆得應會試。 惟年逾六十者, 不許應試。 其后武職會試, 以武舉出身者為限。 ”清前期, 能應武考者較為龐雜, 雍正后逐漸定制為會試只得武舉人應試。 湖南武科人才實力于全國而言為弱,

難以在強手如林的武會試中占有一席之地, 武會試考試資格的變化應是湖南在雍正朝前武進士人數稀少, 雍正朝后武進士人數增多的一個原因。

除考試資格, 清代對于武生學額和各省武舉名額都有著限定。 “(康熙)十年定各省武生學額照文生例, 分大、中、小學名數考取, 為府二十名, 大州縣十五名, 中州縣十二名, 小州縣七八名。 ”終清一代, 各省武生名額時有改變, 湖南武生學額變化的原因主要是雍正時期的湖廣分闈和咸同時期的捐輸廣額。 湖廣分闈后, 湖南武舉人數額大為增加。 湖廣分闈前兩湖每科共五十名武舉人, 但湖北占優勢, 每科舉人數均多于湖南。 分闈之后, 湖南單獨武鄉試, 此后每次武舉人人數在25名左右。

較順治朝7科6名武舉人, 康熙朝21科129名武舉人是大為進步的。 咸豐三年, 清廷為籌措經費鎮壓太平天國, 下令 “凡紳士商民捐貲備餉一省至十萬兩者, 準廣該省文武鄉試中額各一名, 一廳州縣捐至二千兩者, 準廣該處文武試學額各一名。 ”筆者據《欽定武場條例》統計得到清代湖南武生學額變化的數據, 包括奉天和八旗在內的20個省級單位中, 湖南原定武生額為1030名, 排第12位;增廣擴額后, 湖南武學額共1444名, 排名第9位。 武生學額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也帶動了全省好武之人投身武科。 所以童試和鄉試得中人數的增多, 是導致清中后期湖南武進士人數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乾隆朝武狀元牌匾

清代武科掄才, 原期得文武全才,

但武試人才多不通文墨。 清各朝不斷降低對武試子文才的要求, 直至嘉慶后武殿試策論以默寫《武經》百余字了事, 造成“然武試所專重在弓、刀、石而已, 演練營兵亦以騎射為先事。 ”武科取才專重騎、射, 于湖南而言較為不利。 “而大江以南地勢卑濕, 馬不易養, 習武之士家道殷實自行養馬者又少, 多有臨時雇傭民馬, 既不膘壯, 又不調習, 馳放一回, 幾煩驅使。 ”故而, 武舉比文舉而言, 家族傳承性要求更強。 武舉最高功名為武進士, 湖南武進士出身于同姓家族不在少數。 以常德府桃源縣為例, 終清一代共有武進士16人, 是清代湖南武進士最多的一個縣。 有萬崑(雍正五年)、萬岱(乾隆元年)、萬巍(乾隆二年)三兄弟齊中武進士;郭氏家族郭愈忠(雍正八年)、郭璞(乾隆元年)、郭愈進(乾隆二年)、郭勛(乾隆十三年)、郭如玉(乾隆四十五年)、郭如鎬(道光二十一年)6人同為武進士。

不僅于騎射而言湖南無優勢, 就技勇而言湖南亦發展較晚。 通常而言武術文化興盛之地, 武科成績亦不落后。 如直隸、山東、河南、廣東、福建、四川等地, 均是武進士輩出之地。 清前期, 湖南武術不興。 嘉慶之后, 隨著巫家拳、東安拳等的傳入, 配合著早已流傳的新化梅山武功、土家拳等拳法, 湖南尚武之風漸濃。 而武術人才的興起, 也對武科成績產生了一定影響。 如“乾隆至光緒年間, 永順縣習土家拳而中武舉者有23人。 ”到晚清時期, 湖南武術人才輩出。 譚嗣同以變法聞名天下, 同時他也是一個武術高手, “南北大俠”杜心五更是被譽為晚清十大高手。 同光時期,湖南武進士人才的增長,或許也得益于湖南武術的發揚光大。


清末武狀元

總之,湖南武進士人數變遷折射出清代湖南的嬗變,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清代有9514名武進士,湖南只有165名,可以說是武舉落后之地。165名武進士大部分出現在雍正朝之后,透露著湖南省情的變遷。雖然武舉考試已經消失百余年,但現代體育與當年武舉有著相似之處,湖南于全國而言,體育競技成績較為落后。故而,探究清代湖南武進士人數變化,也能為研究現今湖南體育人才分布提供現實價值。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有償)

同光時期,湖南武進士人才的增長,或許也得益于湖南武術的發揚光大。


清末武狀元

總之,湖南武進士人數變遷折射出清代湖南的嬗變,有著明顯的時代烙印。清代有9514名武進士,湖南只有165名,可以說是武舉落后之地。165名武進士大部分出現在雍正朝之后,透露著湖南省情的變遷。雖然武舉考試已經消失百余年,但現代體育與當年武舉有著相似之處,湖南于全國而言,體育競技成績較為落后。故而,探究清代湖南武進士人數變化,也能為研究現今湖南體育人才分布提供現實價值。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email protected](有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