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地球生物正在高速进化,没人知道未来会怎样,科学家担忧出现可怕的生物

眾所周知, 動物一直處在不斷進化的狀態, 并且能夠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 淘汰掉沒有用的某些功能, 這些過程在外表或基因方面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體現。 人們一直認為動物的進化在很大程度上屬于自然選擇, 也就是優勝劣汰理論, 無論動物還是植物, 都存在弱肉強食。 但實際上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 人為的干擾對生物的進化也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

相關研究表明, 生物存在超速進化的情況, 在外界環境發生劇烈變化的條件下, 這種現象會更加明顯。 就拿工業革命來說, 在人類歷史上,

這是一個新的臺階, 我們的生活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是對很多動物來說, 這無疑是滅頂之災。

工業革命排放了大量廢氣廢水, 給環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 甚至原本是白色的飛蛾也受此影響演變成黑色。 基因的改變幾乎是不可逆的, 白色蛾子的后代中出現越來越多黑色蛾子, 直到最后完全變成黑色, 這才能幫助它們更好的躲避天敵。 這樣一來, 它們生命中的很多習性也要因此改變, 不同于外表的是, 這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 而進化中的風險也不是它們能夠輕易承受的。

但是, 令人詫異的是, 時至今日動物演化改變所經歷的時間越來越短, 甚至短到一場颶風就可以改變一個區域的某一物種的未來進化方向。

生物學家Colin Donihue發現西印度群島派恩島和瓦特島的安樂蜥, 在經歷一場颶風后, 島上幸存的安樂蜥大部分趾墊面積大、附肢前肢長而后肢短, 這些足部特點也讓安樂蜥相較于在颶風中喪生的同類抓握力更強。 照此發展, 未來該區域的安樂蜥幾乎全為幸存安樂蜥的繁衍的后代, 長此以往, 安樂蜥將演變的趾墊更大、附肢更長、后肢更短。

另外, 類似研究顯示, 現在很多原本白天覓食的動物開始選擇在夜間活動, 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人類的捕殺。 所以相對來說, 未來可能夜間活動的動物越來越多。 雖然這只是動物生活習性的變化, 但是也給人們敲響了警鐘, 人類活動已經嚴重干擾了原本的生態平衡,

這樣試圖成為自然的主宰顯然是沒有意義的。

在科學意義上, 自然選擇是不可控的, 每種動物作為獨立的生命體而存在, 只有適應外界環境才能更好地生存。 但是動物習性的變化和某些物種的超速進化, 都與人類活動有脫不開的關系, 也是確實存在的現象。

筆者:三體—小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