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諸葛亮精心挑選的薑維最後為何不堪一擊?是看錯人了嗎?其實原因很簡單

蔣琬卓有才幹, 被諸葛亮稱為社稷之器。 他擔任丞相長史, 諸葛亮每次征伐, 蔣琬常籌集糧食, 組織運輸, 補充兵源。 諸葛亮常說:“蔣公琰忠心耿耿, 雅量寬和, 應該與我一起復興漢室。 ”諸葛亮於是密表劉禪:“臣如果出了什麼意外, 軍國大事可以全部交給蔣琬。 ”也就是作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諸葛亮死後, 劉禪按照其遺願, 讓蔣琬繼其執政, 拜尚書令, 又加行都護、假節, 領益州刺史, 再遷大將軍, 錄尚書事, 封安陽亭侯。 四年後受命開府, 加大司馬, 總攬蜀漢軍政。

後來魏軍進攻蜀國, 薑維上表:“聞鐘會治兵關中, 欲規進取,

宜並遣張翼、廖化詣督堵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 以防未然”, 但是被黃皓壓了下來。 這不能說完全是薑維佈防問題, 而是人根本就不聽他的。

薑維的北伐戰績總結出來是, 大勝兩次, 小勝三次, 不克四次, 大敗一次, 小敗一次。 總體上來說是勝多敗少, 但是蜀國敗不起。 薑維總體來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薑維開始在蔣琬手下, 後又被費禕壓制, 最後還能有經歷北伐, 其精神實屬不易, 僅從這一點, 就不能說看錯人。 而且費禕曾表示, 諸葛亮都不能北伐取勝, 我等不如丞相, 更難有作為, 倒也是事實, 不僅體現在綜合實力上, 還體現在朝廷的風氣上。

蜀漢積重難返, 也不能因此把薑維批的一無是處。 諸葛亮、魏延死後, 薑維絕對是最堅決的北伐分子。

最後一戰, 薑維死守劍閣, 鐘會久攻不下, 已經準備撤兵, 要不是鄧艾奇襲, 劉禪獻城, 蜀國還不至於如此快的速度滅亡。

著名的“九伐中原”就是他的業績, 而且實際上打了十一次魏國。 而且最後在蜀漢覆亡的時候, 他的主力部隊也把敵人阻擊的很好。 之所以最後輸掉了戰爭, 並不是薑維仗打得不好, 而是鄧艾這個不要命的傢伙帶著人從劍門關突襲進去了而已。

諸葛亮北化其實非但沒給蜀國帶來太大的好處, 同時削弱了蜀國的國力, 也使東吳產生了忌憚, 讓蜀吳兩國聯盟關係, 變得疏遠, 雖然, 諸葛亮死去, 姜維繼承了蜀軍的統帥, 隨後改變了威嚴的戰略部署, 最終導致了漢中的失守, 但這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薑維一人,

畢竟蜀國後期, 將帥凋零, 劉禪重用宦官黃皓, 如果沒有薑維, 苦苦維持, 蜀國早已滅亡, 所以不存在看錯薑維一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