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盒中綠意,偷得浮生半日閑!


因過竹院逢僧話, 偷得浮生半日閑

—–唐·李涉

專案客戶的初衷, 是希望在緊張的工作環境中加入一處能放鬆心情的區域。 這種說法背後讓我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是, 人們往往有意無意間預設了“緊張工作”和“放鬆心情”這兩種場所特質的二元對立和並置。 本方案的思路, 並不是要強行地讓這源于樸素感知差異的二元結構“融合無間”, 相反, 我們嘗試讓“工作”與“休憩”兩種場所戲劇性地對立區分, 並在二者間塑造互滲的張力, 並在此過程中重新思考辦公空間所應具備合理的特質。

一分為二的開放休息區

兩種場所特質如刀切一般的戲劇性對比:工作空間與休憩空間的場景切割感。 首先, 我們通過材料的差異, 為兩種元素做出身份的界定:原色的木材構成休憩空間的主調, 白色塗料和飾面則合適作為工作空間的符號象徵。 於是, 兩種空間特質的張力和互滲, 就最直觀地表現為材質與色調的銜接和搭配。 在兩種空間的邊界, 我們並不打算刻意創造人為的融合, 而是讓兩種場所特質在某些地方發生銳利的戲劇性交接, 造就如同超現實的場景切割感。

休息區-綠植為休憩空間帶來意趣

客戶最初擔心這種切割感有可能造成觀感混雜的不良後果, 但完成後的空間形態, 表明這種擔心是多餘的:基於材質與色調的割裂和對比打破了空間格局的定式,

既鼓勵使用者的互動與溝通, 又提升了舒適感, 從而帶來客戶想要實現的放鬆和減壓的效果。 除了邊界處直接的碰撞, 這兩種元素在另一些地方則以更溫和的方式彼此滲透, 與其他兩個以白色為基調的、較為純淨的辦公空間不同, 我們讓原木材質所代表的休憩要素滲入到最大的辦公空間中, 從而形成兼具兩種特質的“雜合”空間, 改變傳統辦公空間單調而刻板的印象。

出其不意的室內框景


木制結構區分空間功能性

我們形式上的有趣探索其實並不缺乏基於事實的依據:設計之初, 我們採訪了約15名原辦公空間的使用者, 大多數使用者提到傳統辦公環境過於壓抑, 嚴肅且緊張,

一整天工作的狀態都是緊繃的。 員工渴望屬於他們的“本真”的辦公場所, 作為佔據我們超過一天中1/3時間的辦公場所, 理應變得更加開放, 共用和交流。 員工除了固定的辦公位, 也可以在公司的不同空間有選擇性的進行辦公, 可以自由交流、發揮創意和啟發思維。

植和光影豐富了空間層次

傳統的辦公空間通常公共空間不足, 多元空間稀缺, 動線單一乏味, 辦公區域亦多數採取半內半外的“含混“的空間形式。 與此相比, 我們旨在營造多元有趣的辦公場所, 在其中, 人們的動線交錯複合, 產生行為和靈感的碰撞;而此空間中的工作方式, 也會逐漸產生從定點向遊走、由專注向合作、由單元到多元的轉變。 工作和生活,

本應緊密依存、相輔相成。

白色為主調極簡的會議室


豎向牆面表皮與燈光結合作為裝飾, 營造豐富的光影效果


牆面燈具細節


概念分析

軸測圖


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位址:上海市, 徐匯區

項目類型:辦公改造

設計內容:室內

建築面積:106平米

設計階段:2017.06—2017.08

施工時間:2017.10—2018.01

設計團隊:張雷、孫浩晨、薑大偉、張儀燁、李璿、歐陽波勇

攝影師:張大齊

/ 目心設計研究室 /

目心設計研究室是一家立足於中國上海的多元化建築設計事務所, 目心設計提供國際化的建築,室內,平面及產品設計服務。 “目心”意為“用眼發現, 用心創造”, 主張利用建築邏輯性結合藝術語言將每個專案特有的性格,外形及空間展示出來。 目心設計研究室由一群對設計充滿熱情的年輕人組成,

力求成為當代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新銳建築事務所之一。

我們的設計無論內容還是範圍都不拘一格:從專案策劃到小型建築, 室內設計到產品設計, 我們的工作興趣和實踐策略豐富而靈活。

/ 關於設計師 /

孫浩晨(右一)

目心設計研究室 創始合夥人

中國設計星(2017-2018)全國亞軍

張雷(左一)

目心設計研究室 創始合夥人

廣州設計周出品

案例作品經設計師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