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张学良出手救下的的神秘国宝,日本人出价100万银元购买被拒

在中國傳統紡織技藝里, 有一種緙(刻)絲。 緙絲是一門古老的手工藝術, 它使用一臺織布機, 采用“通經斷緯”織法, 在絲綢上織出類似于彩色圖畫一般的紋理, 猶如雕琢鏤刻, 所以也被稱為“刻絲”。

緙絲的創作極耗時間和精力, 完成一幅優秀的緙絲作品, 往往需要數年時間。 從宋元以后, 緙絲就是皇家御用品, 藝術性和觀賞性可與名家書畫相抗衡, 故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 古代流傳下來的緙絲作品更是價值連城, 數量非常稀少, 大多收藏在北京博物館。

說起對緙絲的保護, 就不得不提朱啟鈐先生。

朱啟鈐是北洋政府官員、愛國人士和實業家, 對古建筑、古代藝術也很有研究。 他平生有一大愛好, 就是收藏緙絲, 出于對緙絲的熱愛, 他斥巨資收藏了一大批明清時期的緙絲精品, 被收藏界冠以“朱家緙絲甲天下”的名號。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國, 日本學者對中國傳統藝術向來傾心不已, 抗戰期間, 日軍四處燒殺搶掠, 唯獨對中華文化還保留著最后一絲敬畏。 緙絲的精美華貴, 頗受日本人喜愛, 他們聽聞朱啟鈐收藏了一大批緙絲, 當即慕名前來, 請求高價購買, 收購價錢高達100萬銀元。

朱啟鈐雖然家道中落, 急需用錢, 但他深知這批緙絲的重要價值, 面對重金誘惑, 他斷然拒絕, 并私下里對家人說:這批國寶就是賣, 也不能賣給外國人。

當時朱啟鈐為了研究古代建筑, 急需要以大批資金, 但當時能夠接手這批緙絲的都是外國資本家。

張學良將軍聽聞朱啟鈐的窘境后, 主動找上門來, 表示一定妥善這批緙絲, 絕不會讓它流失國外, 朱啟鈐才放心地把這批緙絲, 以20萬銀元的價格半賣半贈送于張學良將軍。

“九一八”事變爆發, 東北淪陷, 這批緙絲也不幸落入日本人之手, 珍藏在銀行金庫中, 還被定為國寶。 十幾年后, 日本投降, 朱啟鈐在文物專家王世襄的幫助下, 將這批緙絲空運回北京, 存放在北京博物館, 如今被視為鎮館之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