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守住初心 静待暑去天渐凉

走進陽光燦爛的八月, 讓我們守住初心, 心系一份執著, 用不懈奮斗的足跡注釋人生, 為生命的歷程增添五彩斑斕的亮色。

溫馨提醒您8月份值得關注的日子:

1日建軍節,

6日國際電影節,

7日立秋,

8日中國爸爸節、全民健身日,

12日國際青年日,

15日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

17日七夕,

19日中國醫師節,

22日鄧小平誕辰紀念日,

23日處暑,

25日中元節。


七月盡, 八月至

夏天已進入了尾聲

暑氣卻未覺消退

居高不下的氣溫

晝夜不斷的蟬鳴

周遭的一切都燥熱不安

八月是夏秋之交

為了回報農人的辛勤

各種瓜果都在這時拼了命地生長

八月

期盼在桂花香飄滿城的時候

收獲生活里的一絲蜜意


有一種追求, 叫戰為人民

有一種堅挺, 叫不怕犧牲

8月的開篇

要獻給最可愛的人

一支鋼槍, 一雙戰靴, 一身橄欖綠

你們是令我們驕傲的中國軍人

時光荏苒, 當硝煙不再, 戰爭遠去

你們依舊昂然屹立在我們身后

為我們守護歲月靜好

感謝你們與星相守

維護祖國和人民

祝愿全中國人民解放軍節日快樂

向守護在雪域邊關的軍人們

向守護在大漠高原上的軍人們

向堅守在抗險救災戰線上的軍人們致敬

你們, 辛苦了!


八月, 立秋將至

“云天收夏色, 木葉動秋聲”

即便盛夏的余熱未消

秋, 都會如約而至

有明月微風, 有輕霧暗籠

寒蟬聲微, 夜清如水

坐著看云卷云舒,

天高氣爽

秋是豐收的時節

也是讓人易生憂愁的時節

古往今來

人們多少會有悲秋之情

“睹落葉而悲傷, 感秋風而凄愴”

然而八月立秋之時暑氣未盡

便不必生悲

正如劉禹錫所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

綠意將褪未褪

草木將黃未黃

就等著蛩聲漸起, 寒蟬低唱

在酷暑消退之時吶喊一聲:天涼好個秋!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

七夕

人們說它是中國的情人節

可最初它是中國少女的乞巧節

相傳漢族少女會在這一天拜織女星

花前月下擺上時令瓜果

乞求織女賜予自己靈巧的技藝

拿起七彩絲線, 比賽穿乞巧針

誰最先穿過, 就是“得巧”

得巧者, 不僅能心靈手巧

還暗示會覓得良緣

即便如今滄海桑田

沒有了那繁冗的儀式

乞求美好與幸福

依然是世間所有少女永恒的心愿

七夕, 最浪漫的日子,

它讓人們都能懷一點小天真

相信世間有美好的愛戀

相信許的每個愿望都能實現

七夕之日, 許下執手之言

愿長長久久, 愿歲歲年年


處暑至, 暑氣至此而止

南方或許還有秋老虎的余威

可在遼闊的北方大地上

一絲涼意早已隨著秋風送至門前

濃云變淡, 天高氣爽

處暑一到, 萬物終歸清涼

暑氣悄退而人心爽朗

秋云飄逸, 秋水如鏡, 秋雨清涼

“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正是暢游人間的好時節

生命至此, 也應該停下來

去看山看水

看云霧千變萬化

觀賞最美人間, 感悟生命之美


中元, 農歷七月十五

相傳它是中國傳統的鬼節

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與除夕、清明、重陽并重

是中國傳統的祭祖節日之一

“中元”之名, 源于道教

這一天, 道門中會舉行“中元普度”

以三牲五果, 度那人間鬼魂

古人深信, 善惡終有報, 天道好輪回

中元祭奠, 不僅是盡人事, 知天命

更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那冥冥之中

祖先將庇佑我們世代平安

民間的中元節

或點一盞荷花燈放入水中隨波逐流

或扎上一盞天燈順著海風吹拂

為思念的故人照亮來時的路

愿世間再無離別


八月

抓住夏天的尾巴

再吃一口冰鎮的瓜果

再喝一杯沁涼的冷飲

去看一看海邊的落日

去見一見想念的人

在不斷告別和重逢的季節里

懷抱尋常心

不為歲月驚擾

不辜負這夏末秋初的好時光

福建省品牌建設促進會

傳播先進品牌理念, 搭建品牌建設橋梁!

當代品牌

長按左側二維碼關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