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安农民把木秤、木尺和木斗做成工艺品 收藏者络绎不绝

在上世紀的農村, 作為我國傳統度量衡的木尺、木斗、木桿秤被農民稱為“家傳三寶”, 幾乎家家都會備上一把木尺(度, 計量長短的用的器具, 主要用來計量布料)、幾個木斗(量, 測定計算容積的器皿, 主要用來盛糧食)、一根木桿秤(衡, 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 主要用來稱重量)。 隨社會的發展, 這些東西逐漸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但西安一位中年農民卻別出心裁, 把流傳了幾千年的“傳家三寶”做成了工藝品, 為我們留住了一份傳統。

這位農民就是西安市鄠邑區秦鎮西街的楊衛斌。 楊衛斌今年43歲, 從他爺爺開始,

他們家就在秦鎮做木尺、木桿秤。 那個時候, 由于木桿秤是人們生活必備的工具之一, 所以能做秤的人就是手藝人, 在一個地區一般都是獨門生意, 生意自然很紅火。 隨著磅秤、便攜電子秤、卷尺、軟尺的相繼誕生, 木桿秤、木尺的生意就越來淡。 但楊衛斌對這些傳統手藝很感興趣, 感到做一桿精準的秤和尺子是很神奇的事情, 于是從1992年開始跟父親學習做秤。

楊衛斌這一學就是26個年頭。 在這26年里, 他親身經歷了電子秤對木桿秤的沖擊過程, 雖然生意越來越淡, 但他卻分外淡定, 堅守著這個祖傳手藝。 他不斷地學習舊的技藝, 揣摩新的思路, 26年過去了, 他已經成為一個技藝高超的木桿秤“老”藝人。

2011年, 陜西省政府給楊衛斌祖傳的“秦鎮楊氏木桿秤制作技藝”頒發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證書,

這給予了楊衛斌繼續堅守、傳承這門技藝的極大信心。 他決心要另辟蹊徑, 把這個傳統技藝傳承下去。 他開始琢磨如何把傳統文化與木桿秤進一步結合起來, 讓木桿秤在文化傳承中更顯分量。

2015年, 在一次中國寶馬文化之旅探訪活動中, 楊衛斌認識了愛心人士曾俐先生。 曾俐先生看到楊衛斌精湛的木桿秤技藝以后, 熱心地為他提出了一些提升木桿秤文化內涵的想法, 為他的秤提出了一些包裝設計。 后來曾俐先生還專門成立了一個小團隊, 為楊衛斌的“傳家三寶”提出了整套設計方案, 邀請楊衛斌參加他們的各種文化活動。 楊衛斌說, 我能成功地把傳家三寶做成禮品,

以及不斷有新的創意, 都離不開曾俐先生的大力幫助。

自從把傳家三寶做成禮品以后, 楊衛斌經常受到邀請, 不斷參加各種非遺展出活動, 有的景區還給他免費提供店鋪讓他展示技藝。 各路收藏者隨之聞訊而來, 在收藏楊衛斌的傳家三寶工藝品的同時, 也提出了一些個性化的要求。 比如圖中這桿秤就是楊衛斌應一位股市投資者的要求做的, 把秤砣做成了華爾街金牛, 在秤盤上也做壓出了牛的形狀, 希望自己能在股市中“牛氣沖天”。

2016年, 在我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成功申遺以后, 楊衛斌腦洞大開, 他在2017年7月~8月, 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 用黃楠木做成了一桿大秤, 把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做成秤花。 這桿大秤既可稱重,

又可收藏, 吸引了界媒體紛紛報道, 成為當今屈指可數的“明星稱”。 楊衛斌說, 我把二十四節氣鑲成秤花, 既接地氣, 也能更好地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圖為秤上面的”立春“、”芒種“字樣, 是用銅絲一點點鑲嵌上去的。

最近, 楊衛斌又開始創作十二生肖秤。 目前已完成了六個。 這是生肖鼠工藝秤。 可愛的是, 作為秤砣的老鼠身上還背著一個錢袋子。

這是生肖龍工藝秤。 雖然龍很小, 但從它那維妙維肖的形象上, 不難看出楊衛斌對傳統技藝的一片匠心。

這是傳家三寶中的木斗。 不過這個不同于木尺和木桿秤, 這個斗是微縮的, 盛不了多少糧食, 但它精巧的造型, 以及斗外面的文字, 承載了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理想和追求:日進斗金!

有一些企業也聞名趕來, 讓楊衛斌給他們加工一些展示企業文化的秤。 楊衛斌就把企業的LOGO做成秤花, 把企業的吉祥物做成秤砣。 企業拿回去以后, 一般會擺在展室或者顯眼的地方, 增加企業文化內涵。 圖為楊衛斌準備開發的新的生肖秤砣。

楊衛斌說, 也許今后木桿秤會徹底淡出我們的生活, 但它在中國人生活中已經烙下了深深的印記。 對于中國人來說, 木桿秤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生活工具, 更是先輩們幾千年來智慧的結晶。 秤作為一個中國古代的科技水平的一個象征, 不應該也不會就此消失。 圖為楊衛斌制作的“喜秤”, 這種秤是傳統婚禮中, 新郎專門用來挑新娘頭上蓋頭的。 如果你還知道秤有哪些講究和故事, 歡迎留言交流。

歡迎留言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