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927年,此兩人一師長一排長,28年後排長成元帥,師長卻只是上將

在1927年8月1日, 27歲的周士第率領部隊參加了南昌起義, 當時他擔任第25師師長。 年輕, 聰慧, 能打仗, 有毅力, 但起義遭到多方面影響, 最終失利。

在失利後, 周士第等人依然堅信心中的信念, 輾轉香港、南京、上海、西安、福建等地繼續開展革命工作。 在25師中, 還有一個不起眼的排長, 在日後的不斷參加戰鬥中嶄露頭角, 甚至超越了自己的老上級周士第。

此人便是林彪。 林彪是黃埔軍校的學生, 在學校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並任3連中共支部書記。 在畢業之後就分派到國民革命軍第4軍葉挺獨立團任見習排長,

參加北伐戰爭。

要說北伐戰爭, 周士第算是先驅者了。 從1926年4月起, 周士第就擔任獨立團參謀長, 5月就跟隨部隊作為北伐先遣隊進軍湖南。 1926年6月協助葉挺在安仁首戰告捷, 穩定了湘南戰局, 為北伐軍主力開闢了前進道路。 同年8月周士第就參與指揮了汀泗橋戰役、賀勝橋戰役, 一鼓作氣直逼武昌城。

在實戰中, 周士第的指揮才能得到展現, 一路走來, 從士兵到團長, 再到師長, 在部隊中有很高的威望, 在他的指揮下, 部隊打了很多硬仗, 從建立的功績來衡量, 所部被稱為“鐵軍”。 周士第也從10月起任獨立團(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25師第73團)代理團長、團長。

再來看看林彪, 林彪從一個見習排長開始, 在實戰中不斷磨練。 1927年4月隨第25師73團, 這個部隊是由葉挺獨立團改編的,

參加第二次北伐, 直接參與了上蔡、臨潁等大小戰鬥, 1927年8月2日由聶榮臻、周士第直接率領參加南昌起義, 林彪升任任73團3營7連連長。

在1927年的時候, 周士第是師長, 林彪是一個見習排長。 但在28年後, 新中國授銜時, 林彪成為了十大元帥之一, 而周士第被授予上將軍銜。

林彪在跟隨起義部隊一起作戰, 失利後隨朱德、陳毅轉戰閩、粵、贛、湘邊地區。 井岡山會師後, 蔣介石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圍剿, 林彪任工農紅軍第四軍的營長, 隨後升職為團長。

這還只是他軍事才能得以展現的開始, 林彪機智靈活, 在打永新和龍源口激戰中, 他善於用兵的才能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 所以在日後的升任過程中, 也會優先考慮。

與自己的上級比起來, 林彪更加厲害。 僅僅兩年後, 1930年6月, 就任紅1軍團第4軍軍長, 時年23歲。 而周士第擔任師長時, 已經27歲。

25歲時, 也就是在1932年3月任紅1軍團總指揮, 林彪已經是軍團長級別。 抗日戰爭打響後,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 下轄3個師, 林彪被任命為八路軍第115師師長和該師軍政委員會書記, 是3位師長中最年輕的。

1937年9月25日, 林彪與聶榮臻一起指揮了平型關戰鬥, 獲得著名的平型關大捷。 無數的戰鬥, 磨練了其獨有的作戰方式與技能, 1949年3月林彪任第四野戰軍司令員, 5月兼任華中軍區司令員, 指揮了宜沙、湘贛、衡寶、廣東、廣西、海南島等戰役, 共殲國民黨軍43萬余人, 解放湘、鄂、粵、贛、桂5省。 還提出了提出“一點兩面”、“三三制”、“四組一隊”、“四快一慢”等戰術原則。

周士第也是久經考驗的作戰將領, 新中國成立後, 周士第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共中央西南局委員, 參與領導剿滅匪特和改造起義部隊工作, 還是空軍司令。

兩位都是難得的軍事人才, 在綜合評估後, 林彪成為了十大元帥之一, 周士第也成為了上將軍。 可惜的是, 林彪在晚年犯了錯誤, 在叛逃途中墜機而亡。 周士第將軍1979年6月30日於北京病逝, 享年79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