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三国被误会最深的绰号,很多人经常用来骂人,却不知道其真实含义

《三國演義》第五回中寫道:“正議間, 呂布復引兵搦戰, 八路諸侯齊出。 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 戰不數合, 瓚敗走。 呂布縱赤兔馬趕來。 那馬日行千里, 飛走如風。 看看趕上, 布舉畫戟望瓚后心便刺。 傍邊一將, 圓睜環眼, 倒豎虎須, 挺丈八蛇矛, 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自此, “三姓家奴”就能為了呂布的代名詞, 這是《三國演義》是最難聽, 最令人憤怒的綽號, 沒有之一。

不過很多人, 根本沒有理解, 這個綽號的真正含義, 因此如今經常有人提出, “黃權與呂布同樣是三姓家奴, 為什么呂布被罵千年, 黃權卻沒有人抨擊”,

或者“同樣是三姓家奴, 孟達和呂布誰更令人鄙夷”之類的問題。 在這些人看來, “三姓家奴”指代的僅是不忠, 他們認為, 張飛這樣稱呼呂布, 僅是在嘲諷呂布, 原本是丁原的屬下, 之后卻又背叛丁原, 并用丁原的首級作投名狀, 投靠了董卓。 甚至有人認為, 呂布“三姓家奴”的罵名, 還包括他之后又手刃董卓一事。

然而, 張飛并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他不知道也不會料到, 之后呂布又會背叛義父董卓, 并將董卓手刃。 而如果他僅是指責呂布不忠, 呂布大約也不會如此生氣——原文寫道, 聽說張飛的怒罵之后, 呂布“棄了公孫瓚, 便戰張飛。 ”前面我們已經提到, 呂布跨下的赤兔馬, 速度相當快, 因此公孫瓚敗逃的時候, 呂布很快便追了上去,

他的方天畫戟, 已經刺以了公孫瓚的后心, 這個時候, 他僅需一用力, 便能取公孫瓚性命。 可是他連這點時間都等不及, 便迫不及待的去迎戰張飛, 可見其怒火有多盛。

如果張飛僅是嘲諷他不忠的話, 呂布會如此大動肝火嗎?小編認為, 答案是否定的, 其實“三姓家奴”這個綽號另有深意。 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其一, 在古代, 人們家族觀念極重, 否認自己的出身, 是最為人不恥的。 可是, 呂布原本姓呂, 之后得到了丁原的賞識, 為了讓丁原更好的提拔他, 于是拜丁原為義父, 雖然他沒有改姓, 但是這種巴結和諂媚, 卻依舊令人不恥。 而之后, 董卓想要除掉丁原, 又忌憚呂布的梟雄, 于是派呂布的老鄉李肅, 用若干金銀, 以及名馬赤兔,

對呂布進行了利誘。 呂布果然動心, 甚至聽從了對方的建議, 誅殺了丁原, 投奔了董卓。 而投奔董卓之后, 他再次故伎重施, 巴結董卓道:“公若不棄, 布請拜為義父”。

也就是說, 張飛稱他為“三姓家奴”, 其中的“三姓”是指, 呂布本姓呂, 為了巴結諂媚, 又認了兩個異姓的義父, 其含義約等于“有奶便是娘”。 對于有些人而言, 某些事情自己雖然做得出來, 卻不容許他人宣之于口, 否則就會被戳到痛處, 而呂布正好屬于這種情況。

另外, “三姓”之后還有“家奴”一詞, 小編認為, 這還算是張飛口下手留情了, 他如此稱呼呂布, 大約是在諷刺, 呂布雖然認為丁原和董卓兩任義父, 看似爬得很高, 但實際上卻僅是相當于他人的爪牙, 甚至走狗。 這兩重含義結合在一起,

其諷刺含義之深, 估計換作誰都難以接受, 然而呂布根本無法反駁, 正是因此, 他才怒其攻心, 立馬棄了公孫瓚, 前去迎戰張飛, 一分一秒都等不了。

然而, 到了如今, 已經很少有人, 理解這個綽號的含義了, 大多數人提及這個詞的時候, 僅是將其理解為了, 不忠不義之人的代名詞, 于是這個稱呼, 幾乎成為了三國誤解最深的綽號。 你原本意識到這個綽號的深意了嗎?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于《三國演義》等書, 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 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