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江苏发现汉武帝刘彻之子墓,专家称此墓保存完好,有众多国宝

一座古墓的發現往往意味著一段不為人知的社會意識形態, 再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在江蘇省高郵市就曾發現過漢武帝劉徹第四個兒子廣陵王劉胥之墓, 這座墓不但規格宏偉, 而且墓中有許多奇珍異寶。

此墓位于高郵市天山之上, 位置頗為隱蔽。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右, 附近采集石頭工人無意間發現了這個珍貴墓葬。 當地以及周邊的各個文物保護部門得知了這個消息極其重視, 派遣了許多考古專家前往天山考察。

眾多考古專家進行勘察后, 給出了相同的結論:此墓為漢代大墓, 雖然有過盜掘痕跡,

但是保存得較為完好。 考古專家對此墓進一步研究后, 最后對其進行了科學保護性搶救挖掘。 考古專家進入墓室后, 發現此墓采用了“題湊”的埋葬形式, 用木色為淡黃柏木對槨室進行堆磊, 又得名“黃腸題湊”, 為漢代最高級別的墓葬禮儀。

專家發現此墓為珍稀的異穴合葬墓, 墓主人正是廣陵王劉胥以及他的王后。 劉胥此人按史書記載來看, 是一個喜好玩樂、力大無窮的勇夫, 相關記載稱他力能扛鼎, 經常不使用武器與熊虎等野獸搏斗。 在劉徹死后, 劉胥信奉玄學, 曾兩次祈求神仙向當朝天子降下災禍, 后來被人告發, 最終在家中自縊而亡。

專家在墓葬中還發現了眾多珍稀的國寶, 包括金銀玉器等文物,

以及制作極為精良細致的漆器和傳神而珍貴的木傭、車等器物。 不僅如此還發現了在漢墓中極為罕見的洗浴工具, 專家直言這些國寶價值難以估量。 也因此墓發現地點在天山, 所以這座古墓被命名為天山漢墓。 專家稱, 此墓價值極大, 對于漢代時期廣陵國喪葬禮儀、文化藝術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

你對此有什么想說的?請到評論區留言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