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作为孤儿的和珅和琳兄弟,是怎么做到一个出将一个入相的

和珅的弟弟和琳, 生于乾隆十八年, 滿洲正紅旗人, 姓鈕祜祿氏。 說起來, 鈕祜祿氏曾在清初是個非常輝煌的姓氏, 不過到了乾隆年間, 人才凋敝, 到和琳父親常保也只做了個副都統。


(和琳像)

按說再怎么樣, 和琳也算是官二代, 生活較平頭百姓自然要好。 可惜他是個苦孩子, 打生下來就沒了娘。 好不容易長到5歲, 爹也因病去世, 只給他留下了個9歲的哥哥和珅。

幸好和珅頗懂事, 對他多有照顧, 盡管失去父母后, 被族人欺侮, 但都有和珅保護著他, 所以他對和珅的感情很深厚, 對和珅也是言聽計從。

早在年少時,

和珅便對和琳說, 讀書時要分一下工, 我學文, 你學武, 學有所成后, 才能出將入相。

和琳通過學習, 緊隨和珅之后, 考上了咸安宮官學。

在學校里, 兩兄弟表現極為優異, 得到了老師的贊賞。

江南名士袁枚聽說后, 還曾寫詩夸獎他倆, 說他們是“擎天兼捧日, 兄弟各平分”。 自然擎天的那個就是和琳, 而捧日的則是和珅。

和珅先畢業, 承襲了世襲的三等輕車都尉, 并被授予三等侍衛, 后來憑著聰明能干很快得到了乾隆的欣賞, 被委任吏部侍郎。

和琳學有所成后, 靠著和珅的關系以文生員補吏部筆帖式, 差不多就是個寫材料的小秘書。

朝中有人好做官, 這話是一點也沒有錯的。


(和珅像)

隨著和珅的官職一升再升, 和琳也跟著平步青云。

先是出任工部郎中, 后又外放杭州織選, 算得上官運亨通。

不過, 走到這一步, 離和珅“出將入相”的夢想還是有點遠。 所以和珅一直琢磨怎么才能讓和琳流光溢彩。

和珅做官多年, 深知想要出彩, 必須跟著乾隆身邊的股肱大臣才能做出成績來, 而乾隆身邊最寵信的, 自然是紅極一時的軍機大臣阿桂, 所以和珅千方百計將和琳送到了阿桂的旗下。

阿桂是個什么人?

阿桂出身世宦之家, 自己又歷經沉浮幾十年, 按理他是瞧不上和珅這樣靠阿諛奉承吃飯的人。 但是他深知為官之道, 那就是不要輕易得罪年輕官員, 特別是和珅這樣的官員, 所以他接受了和琳。

和琳沒有根基, 阿桂起初也不想給他展示才能的機會。 不過和琳不像和珅,

他做事極為勤勉能干, 而且謹慎寡言, 很快就讓阿桂對他刮目相看。

乾隆五十一年, 發生了一起貪污案。


(阿桂像)

時任杭州織造的盛住在入京朝見乾隆時, 攜帶了大量貴重的財物, 結果被御史竇光鼐彈劾他貪污。

盛住是乾隆的小舅子, 一向很得乾隆寵愛, 再加上他任杭州織造時, 多有進貢, 所以乾隆很想包庇他, 但又不能做在明處, 思來想去, 便讓阿桂處理此案。

誰知道阿桂秉公辦事, 深挖盛住貪腐的罪證, 結果向乾隆匯報工作的時候, 遭到了乾隆的斥責。

乾隆又交由和琳辦理。

和琳得和珅指點, 深知乾隆本意。 在辦理案件的時候, 他拿捏得極為到位, 因此深得乾隆欣賞, 不久便將他提拔為湖廣道御史。

不過, 走到這一步顯然還距離“出將入相”有差距,

因此和珅再次想方設法將和琳送到了大將軍福康安手下。

福康安的來頭很大, 他和大學士阿桂一樣出身于世宦之家。 他的父親傅恒是大學士, 他的姑姑是孝賢純皇后, 而他自幼便養在宮里, 得乾隆親自教導, 所以他也看不起和珅與和琳這種出身的人。

但是福康安的弟弟福長安與和珅關系特別好, 所以不看僧面看佛面, 福康安接受了和琳。

和琳做了福康安的部下, 算是專業對了口, 再加上他的確武藝高強, 最重要的是他和福康安在工作上還特別默契, 因此得到了福康安的信任。


(福康安像)

乾隆五十七年, 廓爾喀侵略西藏, 奉乾隆之命, 福康安率兵平叛, 這也是和琳第一次上戰場。

和琳在戰場上沖鋒在前, 驍勇善戰, 為清軍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定叛亂后, 論功行賞, 和琳功不可沒, 得到了乾隆的賞識, 被提拔為正藍旗都統, 不久又升任工部尚書。

福康安很欣賞和琳的表現, 在乾隆面前多次稱贊他, 因而他接連被提拔, 最后升任四川總督, 做了封疆大吏。

乾隆六十年, 在和琳從西藏返京的時候, 途經卬州, 正趕上苗民起義, 他顧不上疲勞便配合清軍展開攻勢。 由于他指揮有方, 不光收復了被義軍占領的松桃, 還連攻下義軍70余寨, 并生擒義軍首領吳半生。

捷報傳到乾隆處, 乾隆大喜, 封他為一等宣勇伯, 并賞賜黃腰帶和雙眼花翎, 另加封太子太保。

此時的和琳與和珅兩兄弟真正做到了出將入相的格局, 遺憾的是和琳在平定苗民叛亂的時候,受瘴氣所困,不久便病逝于軍中。

和珅聽到和琳去世的消息后,掩面大哭,后來在緬懷他的時候,做了15首詩來追悼他。

(參考史料:《清史稿》)

遺憾的是和琳在平定苗民叛亂的時候,受瘴氣所困,不久便病逝于軍中。

和珅聽到和琳去世的消息后,掩面大哭,后來在緬懷他的時候,做了15首詩來追悼他。

(參考史料:《清史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