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大学图书馆谢绝儿童并无不妥

近日, 深圳大學城圖書館發布公告:謝絕14歲以下兒童入館。 一時間在輿論場激起波浪, 有市民認為此舉有失妥當, 公共圖書館理應面向全社會開放;也有市民認為, 謝絕兒童入館有理有據, 能營造更安靜、有序的讀書環境, 值得點贊。

從對立的兩類觀點來看, 高校圖書館謝絕兒童入館, 無論是從公共資源最大化的角度, 還是從為高校學子營造更為良好的閱讀環境來看, 似乎都合乎情理, 但仔細窺探其中的個中緣由和思想根源, 不難發現, 單純片面地禁止兒童入館或無門檻的全民入館都未免有失偏頗。

眾所皆知, 大學圖書館和社會圖書館不同, 前者向來以內容學術專業性強著稱, 而后者則以涉獵面廣而更適合普通大眾。 從圖書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來說, 高校允許兒童入館的初衷, 自然符合鼓勵全民閱讀的大方向, 讓兒童能從小受到書香的浸染, 出發點確實值得點贊。 但也需要直視的是, 隨著高校圖書館開放程度的增大, 加之缺乏少兒書籍, 導致一部分兒童在圖書館嬉戲, 已然影響到正常讀書氛圍。 高校圖書館適當地對入館人群進行限制, 維護良好的館內秩序顯然情有可原。

據深圳大學城圖書館負責人介紹, 謝絕14歲以下兒童入館, 是因為高校圖書館沒有適合少兒閱讀的書籍, 且兒童嬉笑影響館內秩序已經招致不少閱讀者的投訴,

在權衡館內秩序與全民閱讀校內可行性后, 遂作出相關決定。 他們也建議兒童家長帶他們到一些兒童書屋, 讓家長培養兒童閱讀習慣與維護館內秩序兩不誤。

家長帶孩子入館出發點或許是讓孩子感受學習氛圍, 但在缺乏適合閱讀的書籍情況下, 嬉笑打鬧是其天性, 難以全然歸咎于兒童或家長。 這樣一來, 作為圖書館管理方, 從維護圖書館基本功能出發, 作出限制措施就很有必要。 當然, 在影響館內秩序最小化的前提下, 設置兒童閱讀區, 延伸大學圖書館的社會功能, 也是值得考慮的。 而作為社會大眾, 特別是兒童家長, 首先應認識到高校圖書館的基本功能定位, 盡可能選擇更適合兒童的書店或圖書館。

(本文首發于深圳晚報2018年7月31日A02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