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东北的餷子、蚬子、蛏子,究竟吃哪个?第一个很多东北人并不认识

這種看上去很像面條的面食叫餷子, 玉米制品。 說它是滿族食品, 但除了遼寧丹東及周邊, 其他地區很多滿族人表示并不認識;說它是東北食品, 但很多東北人并不認同更別說吃過。 餷子的確有些尷尬, 至今為止都沒有權威的寫法認定。 在丹東當地, 大家都是各寫各的, 實在不好操作, 干脆分家寫:米叉子。 米叉子就是餷子?有點意思。

問題是, 餷子究竟好不好吃?這就得分地區分人了。 在丹東當地, 大多數人認為餷子是美食甚至是極品, 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在炒餷子和湯餷子兩大門派旗幟下的多種多樣。

無論炒還是湯, 事先都要用開水焯一下。 盡管餷子是熟的, 但焯一下是必須的。

炒餷子的配料很多, 蜆子、肉、蛋等等, 但丹東當地人最鐘情的還是黃蜆子炒餷子。 這個季節黃蜆子貴得有點嚇人, 前些天海鮮市場的黃蜆子居然賣到了100元3斤的歷史最高價。 退而求其次, 選擇比較便宜的沙蜆子(花蛤)。

先把餷子下鍋炒了, 炒入味之后再往里放事先煮好的沙蜆子, 否則, 容易把沙蜆子炒老了。 如果是肉呢?當然先炒肉, 炒熟了再放餷子。

沙蜆子炒餷子出鍋, 吃貨大快朵頤的時候, 后廚的兩位師傅則呈現出笑逐顏開的樣子——為哪樣?他們來活兒了, 有一桌客人點了熗拌蟶子。 難道, 勞動使人快樂就這么來的?

這個季節吃蟶子, 價格最好就別問了,

當然, 冷凍的除外。

稍稍繞了一個彎兒, 還是回到餷子本身。 餷子是從滿族食品酸湯子延伸過來的, 這是丹東人對滿族食品的獨特貢獻, 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其他地區的滿族人不知道也就不奇怪了。 不過, 近些年電商物流的發達, 使得餷子這種地區性滿族食品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甚至喜愛。 有機會來丹東的網友, 不妨嘗一嘗, 不貴, 10元吃飽, 也能吃好。 (棋簿紫/圖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