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代号威龙!中国这款战机为何迟迟不出口?还真不是产量不行

隨著八一建軍節的來臨, 我國殲-20隱身戰機再次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 作為我國首款第五代戰機, 它從今年2月服役以來, 就廣受各方討論。 隨著官方透露出的各種信息, 以及我國軍工業內的諸多動態, 這架北約代號“威龍”的戰機, 逐漸展現出獠牙, 向外界展示出它不斷提升的戰斗能力和可能到來的技術升級。

殲-20在正式服役之后, 無疑是受到多方贊譽的。 軍事專家們都認為, 以殲-20的性能而言, 它在更換先進的發動機后, 就能夠全面對標甚至部分性能上超越美軍的F-22戰機。 對于這么一款性能卓越的戰機,

向來青睞中國武器的巴鐵軍方也十分心動, 曾多次傳出巴鐵軍方或者軍事專家提議購買殲-20戰機的消息。 盡管我們同巴鐵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 雙方在軍事領域有著高度合作, 但對于這一款先進武器, 我國空軍司令馬曉天上將曾經明確表明不會出口。

從F-35戰機在全球市場上火爆的銷量就能看出, 如果殲-20戰機出口將為我國軍售創收不少, 那么為何這款戰機遲遲不出口呢?不少分析人士認為, 這與殲-20戰機的產能密切相關。 他們認為, 隨著中國空軍的實力發展, 由于需要守衛的領空十分遼闊, 因此對殲-20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可能將達到400架。 但這些分析人士指出, 殲-20戰機產能并不足, 從今年2月份服役之后, 裝備數量甚至可能不足2個團。

但實際上, 綜合各方信息來看, 殲-20戰機不僅采用了脈動生產線, 并且其零件生產和裝配的自動化程度也不低, 產能或許比正在“下餃子”的運-20運輸機還要高。

其實, 殲-20戰機不出口, 還真不是產量不行的問題。 為何不出口殲-20戰機?這就和美軍不會出口F-22戰機一樣, 如此先進的戰略武器絕不可能外售。 此外, 西方軍事專家認為, 殲-20還存在一項極為重要的優勢, 這也是殲-20不會外售的關鍵因素之一。 相較于蘇-57、F-22、F-35等隱身戰機, 殲-20的作戰半徑能超過2000公里。 也就是說, 其作戰半徑能夠覆蓋大半個中國。 沒有國家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中國自然也不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