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3000年的柞蚕放养:79岁爷爷仍在一线,第三代蚕农在哪里?

中國人運用柞蠶絲及馴化飼養柞蠶已有近三千多年的歷史, 遼寧丹東作為中國的柞蠶之鄉, 對這項產業技術的傳承也有300多年。 柞蠶放養作為丹東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傳人是龐大的蠶農群體和相關的科研人員。 在當地, 有這樣的說法:有山的地方就有柞樹, 有柞樹的地方就有蠶農。 五龍背鎮老古溝村79歲的楊成信, 放蠶63年, 幾乎是年齡最長的一線蠶農。 (2017年7月21日拍攝)

7月份, 蠶蛾交配產卵, 蠶農的活兒就像是月嫂。 “把一萬多粒繭種掛上, 要看著它們出蛾、要給它們配對、拆對、掐翅膀, 一直到它們到臊籽(蠶農對蠶蛾產卵的叫法),

就跟伺候月子差不多。 ”楊成信說。 (2017年7月21日拍攝)

楊成信祖上世代靠放蠶謀生, 現在已經把接力棒傳到四兒子楊振安的手中:我體力不行很少上山了, 所以我主內他主外。 那么將來楊振安老了怎么辦?到老四這塊, 我們家放蠶就是終點, 下一代沒人再干這個了。 雖然年事已高很少上山, 但在7月份秋蠶產卵期, 楊成信是當仁不讓的絕對主力。 楊成信說, 放了63年的柞蠶, 差不多伺候了100萬只蠶蛾“坐月子”。 (2017年7月21日拍攝)

兩代蠶農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 還必須跟老天賭運氣。 雖然柞蠶的放養技術和病蟲害預防手段在逐漸提高, 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天吃飯。 2017年9月中旬, 蠶農進入了大繭收獲季, 而金山鎮67歲的老蠶農金萬財卻只能看著自己25畝的蠶場欲哭無淚。

老金說, 別家的柞蠶都結成了繭, 自家的蠶卻吊在樹上死了。 60天來, 120趟的上山下山, 努力全白費了。 (2017年9月12日拍攝)

與金萬財基本顆粒無收相比, 同村的宋家兩兄弟蠶場的情況似乎要好些。 三弟宋洪生說, 我和大哥宋云生在一起放蠶, 總共100畝, 春蠶就沒掙錢, 希望用秋蠶來補一補, 眼瞅著就瞎了一半兒, 從來沒見過這種情況。 大哥宋云生說, 去年(2016年)的死蠶率就比較高, 但是覺得還能接受, 就沒當回事, 沒想到今年(2017年)比去年厲害了。 得讓專家來看看, 如果是我的蠶場有問題, 那明年我就不能放了。 (2017年9月12日拍攝)

在當下, 蠶農的不堅定有時候也受制于利益的誘惑。 這無可厚非, 放蠶不是為了情懷而是為了生活。

因為蠶卵不是同一批上山, 最早的蠶結繭下山了, 最后一批蠶還是綠的。 有時候蠶農不會等到它們結繭摘下, 而是直接把蠶作為食材賣給城里的飯店, 剁碎了做一道叫做“小神仙”的東北硬菜。 這道菜賣價很高, 蠶農獲利也可觀。 只是這樣的做法, 已經遠遠偏離柞蠶放養繅絲紡織的根本主題。 (2017年9月12日拍攝)

兩代蠶農正在老去, 有時候還不得不跟利益妥協, 這就是傳承中的尷尬。 但王鳳成選擇了堅定。 作為遼寧省蠶業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王鳳成大學畢業就來到鳳城的大山深處, 三十年沒換地方:我的工作跟蠶農大同小異, 區別只在于我干這些是為了研究。 目前柞蠶放養形勢跟幾十年前比的確差一些,

但我已經堅持了三十多年, 沒有理由放棄。 做研究的挺住, 蠶農就會跟進, 我不悲觀。 (2017年9月6日拍攝)

王鳳成希望通過自己的堅持, 能不斷提高柞蠶的經濟價值甚至觀賞價值。 連續多年, 王鳳成都在嘗試彩色柞蠶的放養。 彩色柞蠶與常見的青綠色柞蠶一樣, 都是天然野生品種。 每年春秋兩季, 都要通過放養的形式將其保存下來, 作為開展柞蠶育種及遺傳學研究的物質基礎。 目前共有“小杏黃”、“膠藍”、“魯紅”、“水青”、“小白蠶”五種不同顏色的柞蠶品種。 圖為膠藍柞蠶。 (2017年9月6日拍攝)

這是魯紅柞蠶。 盡管王鳳成培育的柞蠶五色斑斕, 但吐出的絲和普通的柞蠶一樣, 都是乳白色的;作為食物, 其口感也與普通柞蠶沒有區別。 “(2017年9月6日拍攝)

“除了顏色各異, 彩色柞蠶的飼養與普通柞蠶相同, 吃的也是普通的柞樹葉。 ”王鳳成說, 彩色柞蠶產量低, 并不適合大范圍推廣, 但具有很強的觀賞價值和科研價值。 (2017年9月6日拍攝)

在分山單干后, 蠶科所幾乎就是蠶農心中新的主心骨。 2018年7月29日, 將近中午11點, 位于鳳城市雞冠山鎮四臺子村的蠶科所基地蠶場, 即時氣溫將近36度。 雖然熱浪來襲, 但蠶科所的蠶工依然要上山看護剛剛上山的小柞蠶。

蠶工準備燃放爆竹驅趕偷食小柞蠶的鳥類。

蠶工介紹, 早些年放蠶, 驅趕鳥類都是使用鳥銃, 后來禁槍, 就只能用鞭炮。

出于對鳥類的保護, 蠶場甚至不能拉網捕鳥, 只能漫山遍野拉起這種能反光的仿金屬條來嚇唬鳥。 柞蠶放養既然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注定不會消失,但是作為一種古老的產業,它又需要新蠶農不斷涌現,在傳承的同時發揚光大,這,才是最重要的。在當下,79歲的楊成信所代表的權且算作第一代蠶農,同時,第二代蠶農也挑起大梁——問題是,第三代蠶農在哪里?(棋簿紫/圖文)

注定不會消失,但是作為一種古老的產業,它又需要新蠶農不斷涌現,在傳承的同時發揚光大,這,才是最重要的。在當下,79歲的楊成信所代表的權且算作第一代蠶農,同時,第二代蠶農也挑起大梁——問題是,第三代蠶農在哪里?(棋簿紫/圖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