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北京市的回应来了!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难站”?

北京南站怎么就成了“北京難站”?近日, 央視曝光了一組北京南站亂象:

1.黑車橫行, 堵塞交通

2.出租車變黑車, 25公里要價300元

3.深夜站外黑車扎堆, 站內乘客排長隊

報道一出, 北京南站瞬時被推上風口浪尖。

設計高標準的車站 配套服務為何卻屢遭吐槽?

北京南站亂象叢生, 被旅客吐槽為“北京難站”, 讓許多人內心不免失落。 曾幾何時, 這座現代化火車站代表著中國綜合交通樞紐的最高標準, 這里的一切都曾讓我們深感自豪。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夕, 改造一新的北京南站伴隨著京津城際的開通正式投入運營,

北京南站也成為中國首座高標準現代化大型綜合交通樞紐。

那時, “從其他車站乘車”與“從北京南站乘車”相比, 不僅僅意味著出行速度的巨大差異, 也意味著服務品質上的巨大落差。 煥然一新的車站大廳、寬敞明亮的自然采光、窗明幾凈的餐廳商鋪、整齊高效的站口閘機……車站內的一切都讓南來北往的旅客眼前一亮。

這樣一座設計高標準的高鐵站, 配套服務原本也應現代舒適, 然而進出站之難和黑車扎堆兒等問題卻頻頻被吐槽, 讓人無法理解。 許多反映的問題早已存在多年, 可謂積弊已久, 卻一再遺留至今, 逐漸變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北京市回應:多部門聯動全力加強南站運輸保障

針對近日媒體反映的北京南站運輸保障和交通秩序問題,

昨日(29日), 北京市交通委、北京鐵路局、豐臺區政府、北京南站管委會等多部門迅速行動, 在北京南站召開現場會, 研究運輸保障、交通秩序治理和服務提升等措施。

目前, 交通部門已增加夜間出租運力, 增開公交高鐵專線多樣化線路, 執法部門加大違法打擊力度, 對南站周邊道路實施長時間、多點位、全模式的聯合執法。

昨日, 相關部門負責人先后來到北京南站東西停車場、出租調度站、南北廣場公交樞紐、地鐵4號線等重要點位進行實地勘察。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 目前正值暑運高峰, 按照現行鐵路運行圖, 每天23時后, 近一小時內就有7至10趟列車到達北京南站, 到達旅客高達萬人。

針對如何提高出租車運力,

加強公交夜間運力保障, 改善停車、乘車環境等問題, 相關部門昨日進行了深入研究。

針對暑期周末晚間乘客集中到達情況, 7月29日起, 在原有常規夜班公交線路基礎上, 公交集團增開高鐵專線多樣化線路, 發往方莊、勁松、國貿、團結湖、三元橋五個方向, 乘客可通過訂制公交平臺進行預訂。

根據乘客到達情況, 公交集團將及時增加運力。

同時, 積極探索多樣化公交服務, 滿足乘客出行需求。

交通部門將通過交通廣播、出租調度中心發布夜間列車到站信息, 引導出租駕駛員前往南站運營;同時組織轄區出租企業, 調派車輛做好運輸保障。

目前, 豐臺區政府、南站管委會牽頭, 組織交通執法、公安、交管、城管等部門加大違法打擊力度,

對南站周邊道路實施長時間、多點位、全模式的聯合執法, 重點治理南站周邊道路非法運營黑車, 出租車議價、多收費, 亂停車, 擾亂站點秩序等交通違法行為。

同時, 交通部門將加大對出租汽車行業監管力度, 對問題嚴重的企業約談整改, 列入重點關注對象, 并在重點時段讓企業同時派駐管理人員參與夜間值守, 加強人員和車輛管理。

此外, 北京南站將采取多種措施提升服務水平, 包括改善打車等候區和旅客候車環境, 增加智能設備實時顯示旅客打車排隊情況, 更新停車場標識系統, 引入霧化降溫系統解決停車場溫度過高問題等。

相關管理部門表示, 將分析梳理南站地區交通保障存在的問題,

加強精細化管理, 加大多部門協同聯動力度, 重點整治交通運輸秩序, 建立場站交通運輸綜合保障長效機制, 最大限度滿足旅客到站乘車需求。

北京南站的問題持續存留

北京南站被吐槽, 早已不是新聞了。 從民間反饋, 到媒體曝光, 遠非第一次。 早在2012年, 央視新聞頻道就對北京南站周邊黑車瘋狂宰客的問題進行過曝光, 但至今仍未有改觀。

央視新聞2012年調查節目《北京南站“黑車”瘋狂載客》

今年4月, 有網友吐槽, 指出北京南站等待席位偏少、進出站特別長、停車場比較“悶”、出租車接駁難等一系列問題。

按道理, 這是一座設計高標準的高鐵站, 配套服務原本也應現代舒適, 可為什么會落得個如今的下場?根源問題究竟是什么?

據相關資料,北京南站的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上海虹橋火車站的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而從2017年暑運期間的情況看,上海虹橋火車站日均客流量約為20萬人次,北京南站日均客流量不到15萬人次。

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評論員 王健)、北京日報(記者 孫宏陽)等

責任編輯:劉燁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據相關資料,北京南站的建筑面積約32萬平方米,上海虹橋火車站的建筑面積約24萬平方米。而從2017年暑運期間的情況看,上海虹橋火車站日均客流量約為20萬人次,北京南站日均客流量不到15萬人次。

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綜合整理自央視新聞(評論員 王健)、北京日報(記者 孫宏陽)等

責任編輯:劉燁燁

“人民旅游”

分享你的游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