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中国孩子国际获奖,为何诺贝尔奖少之又少,原来缺这个

中國孩子國際獲獎, 為何諾貝爾獎少之又少, 原來缺這個

古往今來, 中國傳統文化一直講究少數服從多數, 培養大家從眾和服從的思想。 確實在一定程度上, 服從能夠確保某一個領域內的團結穩定。 所以歷來新的皇帝登基或者新的朝代建立, 領導者都會要求民眾們統一思想, 在秦代就有焚書坑儒這樣的先例, 到了漢武帝呢, 又有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的文化改革。 不僅如此, 這個思想傳統在于我國的教育體制中也多有體現。 甚至很多地方從幼兒園開始, 老師們就一直在教孩子們學會服從, 就連我們平常的體育鍛煉都是一些集體活動,

比如說集體的體操等。 我們小時候都玩過的游戲--老鷹捉小雞, 也更多體現著服從的意味。 誠然, 孩子們在一起玩耍, 能夠培養集體協作精神, 更好的塑造健全的性格。 但是有的時候, 因為我們太講究服從, 很多孩子的個性都被抹殺掉了, 我想這也許就是導致中國孩子的創造力比西方孩子差一大截的主要原因。

講究服從, 能夠培養集體意識, 但是過分服從會抹殺掉孩子的天個性。 這真的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 世上從來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由此世上也從來不會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 教育講究的是因材施教, 這句話是孔子提出來的, 足以見得我們中華民族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意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并由此區分培養。 所以說, 真正負責任的家長教師應該根據孩子的不同情況來分別制定適合他們的學習計劃, 更多的, 這點應由家長負責。 在一些西方國家, 例如美國是非常注重孩子的個性培養的, 小編曾經看過一篇講中美教育文化差異的文章, 差異主要體現在學生個性教育上。

我們看到過很多新聞, 中國的孩子在國外的各種數學競賽資料上屢屢斬獲大獎。 但是呢, 我們的科學家們卻一直都未能在諾貝爾獎上大有斬獲。 曾經有一位科研學者曾這樣形象的描述中西方國家對于科研的不同態度, 外國科學家喜歡探索, 他們喜歡在一片廣袤的土地上尋找有意思的土壤去挖掘,

挖掘出一個小坑, 然后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中國科學家把這個坑越挖越深。 所以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我們的思維是比較有深度且專一的, 但國外則比較推崇原創, 在我看來, 如果我們國家的孩子如果也加強原創意識的培養, 結合我們思維的深度, 定能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科學水平。 這種創新最好就是要從小培養, 這就要要求家長們從小擴展孩子的創新能力, 不被固定的教育模式框住, 因材施教。

你有什么關于孩子教育方面的見解嗎, 我們一起交流一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