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明明全是實力派,為何極限挑戰輸給了奔跑2?這就是所謂的智囊團

每當四月五月的時候, 綜藝節目也處處開花, 有一些節目也經營了越來越好, 越來越有特色, 比如說奔跑吧, 和嚮往的生活, 當然也有往下滑趨勢方向走的綜藝, 比如說極限挑戰, 明星大偵探。 這兩檔節目本該是今年大家翹首以待的兩大綜藝節目。

可是沒有像眾望所歸的那樣, 節目並沒有越來越好看, 而是一期不如一期, 而且極限挑戰還多了一幫智囊團, 他們表現出來的效果, 相當尬場。 而相反之前大家一直不看好的奔跑吧第二季, 倒是有些看頭了。 非常的正能量, 不愧是國民綜藝, 不管網上雞條的粉絲如何diss,

畢竟它的收視擺在那裡, 單單講這一季的極限挑戰和跑男對比, 已經完全沒有可比性了。

極限挑戰的收視率只有0.9, 而跑男的收視率則是一如既往的穩定破2。 於是許多網友呼籲快點撤了這個智囊團吧, 簡直不要太尬, 就像以前一樣不好嗎?這讓我經常diss跑男的臉往哪放啊?其中最大詬病就是那個素人團了, 雖然他們有他們的智慧, 但是參加一個綜藝不僅僅因為有智慧就有看點, 它需要高情商、高智商, 還需要極強綜藝感和真人秀錄製經驗的節目, 所以, 當缺乏綜藝感和這些經驗的素人加入到《極限挑戰》後, 什麼都食之無味了, 尬點滿滿。

不過這也不能上升到智囊團本人, 在節目中, 他們也只是依導演的劇情往下走,

他們都是各行精英, 在節目中也只是利用他們各自的專業來解決極限挑戰成員所遇到的問題, 但他們畢竟不是明星, 面對鏡頭還能保持一貫的水準, 且和明星不熟悉、有距離, 不可能馬上融入, 所以, 尬聊、手足無措、反應慢也都是在情理之中。

所以, 導演組選人失策、任務安排不妥、沒有給與智囊團和男人幫私下有更多的交流, 讓他們相互熟悉, 產生那種可以互相調侃的磁場等, 這都是產生目前尷尬、無趣的原因所在。 倘若導演真的想要完成星素結合這個綜藝突破, 就必須要做到慧眼識人, 找到那些綜藝感強的素人參與, 性格必須外放, 沒有包袱, 適應能力強, 反應快, 自然不做作, 可以在民間挖掘一些同楊迪,

陳赫那種天生自帶笑點的角色, 才能幫節目衝擊收視, 否則, 只會把節目往死裡推, 不斷地走下坡路。 現在也只能期待極限挑戰導演組會不會對此情形會不會作出相應的改變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