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成為跑步高手的關鍵時刻

On Running

跑步無高下之分, 但是訓練有強弱之別, 跑步能力具先天差異, 但更多的75%來自科學。 如何分辨一個靠訓練而成的高手, 如何識別一個成功可借鑒的高手?

跑者多似星辰, 高手浩如雲海, 如何判斷一個跑步的高手, 或者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正在成為一個高手?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描述了人生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 獨上高樓, 望盡天涯路;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 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重境界:眾裡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對跑者而言, 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立”“守”“得”的遞進,

執著過才能放下執著……

把我觀察和思考的事情和大家分享, 這些時刻, 很可能意味著, 一個高手的誕生。

當你不說跑量而說有效負荷

多數跑友都經歷過“跑量論”的時光, 很美好, 可衡量, 也容易炫耀。 “你的月跑量多少?”似乎正在區分跑友是否資深或者是否勤奮。 但是真正的高手, 絕對不會唯跑量論, 跑量的構成才更重要, 速度、距離、訓練方法、強度等指標, 共同組成了你的有效負荷以及努力指數。 進步有多少, 來自於有效負荷, 而進步有多快, 來自於努力指數是否科學平衡。

我第一次瞭解到LSD低強度維持、倒金字塔速度衝擊、節奏感固化和法特萊克心理強化等各種訓練方法的精妙之處的時候, 一個特別寬廣的畫面在眼前展開。

原來我們有那麼多方法和手段來強化自己, “身體是個反脆弱系統, 所有成長都來自於對身體的適度打擊”。 這句話用身心來不斷體會, 豐富它的內涵, 當你真正瞭解了什麼是有效負荷, 而這些負荷對你的哪種能力起作用, 你一定對科學訓練有質的飛躍。

當你不說時間而說時機

跑完多長時間補充水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營養補充的種類很重要, 補充的時機更重要。 當你開始關注吃什麼、何時吃的時候, 你一定對能量消耗、身體修復、身體各種系統如何運轉有所認識了。

間歇跑中間停頓多久, 一次訓練後多長時間之後間隔多長時間進行下一次訓練的完整週期, 這些與時間相關的東西非常神奇。 當你開始說時機的時候,

你一定會成為厲害角色。 時機, 你所“關注的那個點”, 背後蘊含著巨大的對人體運轉的知識。 人就像一台不間斷工作並不斷更新自身的機器, 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能量的攝入與消耗, 自身的破壞與重建。 “時機”兩個字, 包含了深深的自我瞭解。

更深一步, 你將會領悟到另外兩個詞“閉環”、“週期”。

當你迷茫和慌張

多數跑友都會經歷一個“多種原因踏上跑步之路”、“興奮期”、“成就期”、“迷茫厭跑期”、“重獲跑步長久動力”……的過程, 一般會在跑了幾年之後到達瓶頸期, 開始迷茫和慌張,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跑, 再問自己跑步的動力在哪裡時, 五味雜陳。 這是一個極為關鍵的過程, 這種慌張和迷茫, 這種從體力到腦力的糾結, 往往是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閥門。

就像青春的熱血, 任天性在周身流淌, 歷經世事坎坷, 被歲月打磨的棱角開始圓融, 一種個體勇猛的“小”強成長為一種包含長久與犧牲的“大”強。 高手的進階之路絕非坦途, 此間苦樂, 照若人生。

當你能夠用畫面在心中區分堅持和固執

一個跑步高手的誕生, 是沒法完全靠前車之鑒的, 傷病的困擾, 對自己界限的試煉, 往往難以全面評估, 即使做了再周全的準備和計畫, 也會有例外發生, 而這種不確定性, 正是跑步的迷人之處。

第一次退賽、第一次受傷的經歷對每個跑者來說都像“父親的責駡母親的哭泣永遠難忘記”, 改變你能改變的, 接受和適應無法改變的, 這需要智慧, 來辨別這二者的不同。

當提到“堅持”、提到“固執”的時候, 如果你腦海中有清晰生動的畫面感, 多半你已經擁有了智慧, 來區分這二者有何不同。

非常值得研究的事情是, 我們跑步所面臨的困難多大?我們自身的能力有多少?做到堅持不輕易放棄, 做到努力但不固執, 蘊含了對外部環境的清晰判斷和對自己的深刻瞭解。

當你不再注重外部評價

跑步的人, 出發點很大不同, 但多數時刻還是向外求。 得到獎牌的欣喜, 分享到朋友圈的快樂, 朋友讚美的自豪……跑步又是一種內觀, 長期看一定是向內求。 艱苦的比賽是一個很好的“內觀”時刻, 也有人把長跑成為“動態的冥想”。 在日本, 長跑被看做“完善人格的運動”。 經歷過無數的訓練, 無數的比賽, 相信每個跑者都會在某一時刻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比如關注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比如更注重內在的收穫而不是外部的評價……

今天分享的東西,非常複雜,也相對抽象,希望你能在不同時間多看幾遍,或許會有非常不同的感受。

跑步帶給人最長久的動力是什麼:以跑入道。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讚賞

黑跑黑話

“有很多時刻,因為困難而產生了智慧,高手來自千錘百煉。”

真正的體育是對身體的教育,用全身心去學習,更直接。

比如關注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比如更注重內在的收穫而不是外部的評價……

今天分享的東西,非常複雜,也相對抽象,希望你能在不同時間多看幾遍,或許會有非常不同的感受。

跑步帶給人最長久的動力是什麼:以跑入道。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種讚賞

黑跑黑話

“有很多時刻,因為困難而產生了智慧,高手來自千錘百煉。”

真正的體育是對身體的教育,用全身心去學習,更直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