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身»正文

跑步新人短期完成全馬330,居然是使用了這種方法……

當跑步, 已經成為越來越普及的大眾健身運動時。

不知道有沒有跑友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自己跑步兩三年, 但速度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而身邊有的人跑步幾個月, 就立馬趕超自己, 甚至在短期內就完成了全馬330的成績。

難道是因為天賦的差距, 決定了兩個人成長速度的差距嗎?

其實不是的。

很多時候, 不同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天賦造成的。 決定兩個人差距的, 是一種練習方法——刻意練習

這種練習方法不止適用於跑步提升中。

什麼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指是在專注的時間裡, 有目的且持續不斷的一種練習方法。

著名心理學家艾利克森在“專業特長科學”領域潛心幾十年, 研究了一系列行業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

他發現, 不論在什麼行業或領域, 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 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

這是一種必須要走出舒適區的練習方法, 同時也部分否定了10000小時理論

一萬小時理論強調時間積累的重要性, 這則強調刻意練習+時間積累的重要性。

對於在任何行業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 刻意練習是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強大的學習方法。

但是, 刻意練習有時候在跑步鍛煉中是會比較枯燥的。 你必須走出舒適區時時關注自己的身體, 之後不斷強化!

那麼, 如何從菜鳥進階到330大神呢?

1、一份有目的的科學訓練計畫

大部分的跑友其實都是按照心情或者天氣來決定自己是否要跑步, 要跑多少公里的。

這個過程是沒有任何的有效目的。

建議想要提高跑步成績的跑友, 為自己建立一份有目的、科學的訓練計畫, 並嚴格的執行。

比如:一周該跑幾次, 一月該跑多少?

根據每個跑者的目標不同, 跑齡不同, 跑量自然也應該不同對於初跑者和減肥人群, 大多數專家建議每週跑3到4天。

如果你已經堅持了一段時間, 可將周跑次數提高到5天, 或者可以用交叉力量訓練來代替第5次跑步訓練。

每週至少要休息一天, 這樣才能有充足的精氣神來迎接下一周的跑步。

每週4次的跑步足以讓身體保證充沛的體力與健康的身體。

而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每次該跑多少, 每月該跑多少了。

初跑者和健身的跑者每次跑5到10公里, 強度把握在讓身體出汗就可以, 減肥的人可以把強度再提高一些, 來保證一次跑步的效率。

最後你會發現, 通過這樣有目的、專注的訓練, 成績絕對是可以提高的。

所以, 不要說別人都是天生的跑者, 那只是你無法走出舒適區給自己的藉口。

2、保持專注和時間的投入

專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的大腦由於其結構, 很難多執行緒同時處理好各個事情。

所以最高效的練習莫過於保持專注。

比如, 咚小姐在每次期末考試複習時都會拋開手機和遊戲, 把所有的精力專注在複習這件事情上, 這樣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的高效吸收。

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好一件事情並不是因為自身能力不足, 而是不夠專注。

現在互聯網十分發達, 各種微信和新聞很容易打斷你的專注過程。

最好的方法就是:專注做事情的時候, 把手機放在一邊, 然後把精力全部投入。

3、持續的獲得回饋, 並不斷思考

“大部分的人都死在成功的前一天。 ”

跑步最忌“三天打魚, 兩天曬網”, 將跑步養成一種習慣, 每天按時穿上你的戰衣, 準時准點的出發, 將它轉變成一種慣性。

若是天氣不適或者人不舒服, 也可以選擇走一走, 讓你的身體得到休息和釋放, 最重要的是讓跑步的習慣得以養成。

努力去做一些你無法做到的事情, 去完成一些處在你的舒適區以外的任務,

一而再再而三地練習。

著重關注到底怎樣可以做好它, 在哪些方面還有缺陷, 以及你可以怎樣進步。

反復做一件事情, 目的是找出你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 並且聚集於在那些方面取得進步, 試著採用不同的方法來提高, 直到你最終找到合適的方法。

如果覺得痛苦, 可以稍微休息, 然後去緩解自己心理和身體的狀態.

你要獲得身體給予的回饋, 才能更好的去調整自己。

4、逐漸增加速度

但是提高速度的同時也會帶來不少受傷的風險, 比如說膝蓋外側疼痛、腳踝受損、足底筋膜炎等等。

想提高跑步速度, 就一定要避免傷病。

避免傷病的重要方法就是前面提到的制定科學的跑步計畫, 原則是張弛有度。

大部分跑者每天只會執行同一種跑步計畫, 就是長距離慢跑或者長距離有氧跑。

這樣跑一段時間確實會有非常顯著的提速效果。

但是長時間以這樣同一種訓練模式進行跑步,會讓身體過早地產生疲勞,傷病也會不知不覺的侵襲。

而健康的提升速度的跑步應該是有變化的,有張有弛,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具有韌性。

比如說每週跑四次。2次45到60分鐘的輕鬆跑;1次120分鐘的長距離跑;還有一次間歇跑,比如4×800米的全力跑;另外還可以加一些山地跑。

不過不管目標是什麼,跑者都應明白一個道理,想要無傷且長久的跑下去,就要掌握休息和跑步之間的平衡。

每週跑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來定。

有些人追求速度,強度自然就要大,有些人追求耐力,跑量上就要增加。而健康跑步的人,每天慢跑,就是最健康的方式,距離隨自己而定。

天生的天才是稀缺的,而後天的天才,是可以培養的。

祝每一位跑步菜鳥都能成為330的大神。

END

本文素材源自網路 侵刪

就是長距離慢跑或者長距離有氧跑。

這樣跑一段時間確實會有非常顯著的提速效果。

但是長時間以這樣同一種訓練模式進行跑步,會讓身體過早地產生疲勞,傷病也會不知不覺的侵襲。

而健康的提升速度的跑步應該是有變化的,有張有弛,才能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具有韌性。

比如說每週跑四次。2次45到60分鐘的輕鬆跑;1次120分鐘的長距離跑;還有一次間歇跑,比如4×800米的全力跑;另外還可以加一些山地跑。

不過不管目標是什麼,跑者都應明白一個道理,想要無傷且長久的跑下去,就要掌握休息和跑步之間的平衡。

每週跑多少應該根據自己的目標來定。

有些人追求速度,強度自然就要大,有些人追求耐力,跑量上就要增加。而健康跑步的人,每天慢跑,就是最健康的方式,距離隨自己而定。

天生的天才是稀缺的,而後天的天才,是可以培養的。

祝每一位跑步菜鳥都能成為330的大神。

END

本文素材源自網路 侵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