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江苏修路挖出明代古墓,女墓主手戴绿宝石,面容清晰未腐

歷史上的古墓, 歷經了很長時間的演化并不斷完善, 從最早的土坑墓到棺槨再到復雜堅固的墓室, 但古人一直在處心積慮如何加固墓穴, 直到元明時期開始, 才出現了新的墓葬形式。 彼時古人意識到不僅要修筑堅固的墓穴, 還要加固棺槨, 故而人們在厚實的木棺外進行二次“密封”, 使用石灰、粗砂、糯米漿細細攪拌均勻, 一層一層包裹在棺外, 稱為“澆漿墓”。

考古證明這種方式極為有效, 在江蘇泰州一處工地, 就挖出了一座明代澆漿墓, 2011年2月, 正在施工建設的泰州春蘭路段忽然挖出一座古墓, 泰州考古所獲悉立即前往搶救發掘。

青磚壘砌的墓室內, 相繼出土了三口大棺材保存十分完好, 其中3號棺材極為沉重, 專家推測棺材內應該有大量積水。

人們將棺材外部的封泥敲掉, 打開棺蓋驚訝的發現, 棺材里面積滿泛黃的水液, 一位頭戴氈帽的明代女子, 被厚厚的被子包裹浸泡其中, 她的面目清晰完整, 連睫毛都完好無損, 十幾位考古人員費了很大力氣, 才將她慢慢挪出棺木, 運到博物館進行保護研究。

為了避免墓主氧化, 考古人員揭開了包裹她的被褥, 人們發現墓主的手上, 戴著一枚閃著幽光的綠寶石戒指, 袖子里還有一串銅錢, 隨后人們用了3個小時, 慢慢為墓主更換掉潮濕的葬衣, 如今這位明朝女子完好的保存在泰州博物館。

然而她是如何在潮濕的棺槨內, 保持數百年未腐的, 仍是未解之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