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抗美援朝彭德怀要发动第六次战役,只因这个人的反对和上报才取消

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五十年代, 這是中國人幫助朝鮮人民反抗美國侵略的戰爭。 抗美援朝一直到了1953年7月, 《朝鮮停戰協議》的簽訂之后才宣告結束。 中國人民志愿軍在1950年10月19日的時候, 由彭德懷總司令率領, 聲勢浩大的渡過了鴨綠江, 到達了朝鮮戰場。 在同月25號, 抗美援朝的戰爭序幕正式拉開。

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戰場之后, 在短短半年的時間內, 就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戰爭。 最后美國聯合軍遭遇了慘痛的打擊。 美國最后只能選擇宣判, 尋求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朝鮮問題。

但是張狂的美國人在談判過程中并沒有半點的誠意,

談判足足維持了半個月, 但是最終卻沒有討論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就這樣, 彭德懷坐不住了, 他計劃想要發動第六次戰役, 一舉粉碎美國人的最后的希望。 彭德懷給中央發了一封電報, 電報里面說“好幾次戰斗, 軍隊已經打過了三八線, 但是最后卻因為談判退了回來, 由于美軍在談判之中的不作為, 所以他決定如果美軍不再發動進攻那么將于九月發動對美反擊, 如果美軍進攻, 那么志愿軍將呆在原地憑借有利地形進行反擊。 ”

彭德懷計劃在第六次戰役中出動包括志愿軍在內的13個軍, 還有朝鮮人民軍的四個軍團, 其他志愿兵種也會在這次戰役中進行部署, 彭老總的目的在于全殲對方兩個師的兵力,

將對方重新壓制回三八線以南地區。 彭老總向中央報告了第六次戰役的目的還有自己的兵力部署之后, 就開始進行緊張的準備, 戰爭一觸即發。

當時鄧華是志愿軍的副司令員, 跟美軍談判的事情都交給他來負責。 鄧華在受到彭德懷關于第六次戰役的目的還有想法之后, 進行了認真的比對研究, 最后他結合當時的實際情況, 提出了與彭德懷不一樣的反對觀點。

鄧華給中央的報告中指明“敵方的防御工事已經布置的非常完善, 不管自己最后能否全殲敵人, 但是己方一定會造成慘重的傷亡”。 由此。 鄧華是反對發動第六次戰役。 鄧華的報告到達中央之后, 一直關注朝鮮占據的毛澤東對此高度重視,

他仔細考慮了鄧華的意見之后給彭德懷發電報希望他能夠認真考慮鄧華同志給出的意見。

最后, 第六次戰役在鄧華的阻止建議下取消。 但是心胸寬廣的彭德懷沒有因此對鄧華產生不滿, 他認為鄧華這種做法應該值得提倡, 敢于提出自己不一樣的想法, 供自己做比較。 他還夸贊鄧華非常細心勇敢, 是他打仗的好幫手。 第六次戰役取消之后, 志愿軍就陷入了長期的陣地戰之中。 從現在的總結來說, 當時取消第六次戰役確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抗美援朝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跟第六次戰役的取消也是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