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他的这件宝贝,是无价之宝,国家人员说2个字,一分钱不要送人

很多古裝劇都會有這樣的情節:當要處決某個犯人極刑的時候, 這個犯人突然拿出了一塊鐵皮, 說這是皇上賜的, 可免一死。 于是審判官大驚一場,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于是這個犯人就躲過了這次死刑。

由此看來, 免死金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視劇也將其說的神乎其神。 那么, 歷史上真的存在這個東西嗎?答案是有的。

免死金牌有多種名字, 比如丹書鐵券, 金屬鐵卷等。 這種賞賜是非常高規格的, 所以很多人都想要得到, 但能得到免死金牌的人少之又少, 更別說作為傳家寶留下來了。 不過, 浙江長樂卻有一個家族能將它傳承至今,

那便是錢氏家族。

浙江錢氏, 是錢氏中非常了不起的一支, 出過很多優秀的人才。 其祖上也非常厲害, 那就是吳越國的君王錢镠。 那他是怎樣得到免死金牌的?

公元896年, 即唐乾寧三年, 董昌搞起了叛亂, 任憑唐王朝怎樣的方法說服他投降, 他就是不聽。 于是, 錢镠被派到前線, 去鎮壓叛亂。 歷經無數次激戰, 他徹底擊敗了叛亂軍。

如此成績, 唐昭宗自然是非常興奮的, 對大臣的賞賜也不吝嗇, 所以, 錢镠被封為了節度使。 第二年, 唐昭宗賞賜了他一塊免死金牌。

不過, 錢镠雖然有了免死金牌, 但并沒有胡作非為, 而是警告后世子孫更要謹慎行事, 他們也沒有使用過一次。 甚至到了宋朝時期, 他們還主動將它交給宋太祖。

宋太祖對這種做法感到非常高興, 叫錢氏子孫拿回去供奉。

后來, 歷朝歷代的君王都想一睹這免死金牌的尊容。 據說朱元璋也曾要求錢氏子孫把免死金牌拿給自己看, 之后又歸還了錢氏。 朱棣、乾隆等皇帝都有過這種做法。

看來, 這免死金牌的確是寶貝啊。 不過, 更高端的還在于對于免死的規定:恕卿九死, 子孫三死。 也就是說擁有免死金牌, 自己可以有9次免死的機會, 后世子孫有3次免死的機會, 這人生簡直開掛了。

不過, 他們也懂得免死金牌得真正用意所在, 那就是有了這個東西, 更要如履薄冰。 如果因為這個而胡作非為, 反正都可免一死, 那治安還能好嗎?皇帝能放心得下嗎?所以, 免死金牌更多地是一種警示。

不過現在這塊免死金牌卻在國家博物館, 好端端的錢氏家傳寶貝, 為何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了?這事還得從錢氏老太爺說起, 錢老太爺日子過的十分清苦, 當時兒子要讀書。

家徒四壁的他無力為孫子出大學的學費, 于是就想起了這塊祖傳的免死金牌, 想拿出去拍賣, 這個消息不知道為何走路風聲, 國家博物館的人知道后。

親自登門與錢老對話, 并說明免死金牌的文物價值, 博物館的人說:免死金牌的文物價值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那樣只會降低文物的身份, 聊到最后, 錢老最后直接把祖傳的免死金牌送給了博物館, 這是為何?

而這只因博物館的人對錢老說了兩個字, 即:“國家!”博物館的人說:我們生在中國,

長在中國, 一切都因以國家為中, 國家博物館又象征著國家輝煌的歷史, 因此, 把這面免死金牌交給國家, 是一件十分榮耀的事情。

錢老沒有讀過書, 但對于國家這個字, 看的特別深, 經過博物館的人這么一說, 趕緊與國家博物館簽訂協議, 無償捐贈這件無價之寶, 博物館的人, 在臨走之前獲悉錢老孫子因缺錢而無法讀書之時。

留下了3年的學費給錢老供孫子讀書, 無論是國家博物館的工作人員, 還是錢老, 這樣為國為民的人, 實在不多見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