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单身10000年,也不敢碰吴亦凡的女粉!

這個7月末, 過得不太平。

先是假疫苗事件搞得人心惶惶, 接著又是行業大佬性侵事件被集體圍攻。

作為天朝小民, 吃瓜群眾, 旁觀大V們發出正義的怒吼。

兩波風浪還未停息, 又一波熱點來襲:

吳亦凡和虎撲撕逼。

一個是流量明星, 一個是體育社區, 怎么撕上了呢?

其實這是兩股勢力的交鋒:飯圈(追星女粉團)VS鋼鐵直男。

起因是有人在虎撲步行街發了一段吳亦凡未經處理的唱歌音頻, 調侃吳亦凡的唱功。

這下凡凡的女粉們不樂意了, 馬上號令天朝凡家粉絲軍團反擊。

雙方先以微博為陣地互懟, 女粉們雖然數量占優(3300萬),

但無奈鋼鐵直男比較有才華, 各種動圖diss, 懟的女粉們只能咆哮。

吳亦凡也坐不住了, 直接發微博懟虎撲。

有自家凡凡發號令, 女粉絲們打了雞血一樣叫嚷著要攻陷虎撲大本營, 而虎撲步行街只有66萬人。

3000萬VS 66萬, 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都沒這么壯觀。

但是虎撲鋼鐵直男們不僅有才華還有技術, 女粉們想發帖必須答對20道問題, 都和體育相關。

這可難住了不知科比喬丹只知吳亦凡的女粉們。

攻陷虎撲大本營不成, 女粉們調轉槍頭, 打入敵人內部, 先從身邊人開始清洗。

網上爆出數條女友要挾男友卸載虎撲, 不然就分手的聊天記錄。

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 眾鋼鐵直男安撫被分手的男友:天涯何處無芳草, 這種傻X女人咱不稀罕。

作為直男一枚, 雖然不鋼鐵, 也默默支持上述觀點。

事先聲明, 我不玩音樂不看虎撲, 雙方撕逼于我無半毛錢利益關系。

但看到年輕人越來越瘋狂的言行, 作為新聞科班畢業生, 還是要于娛樂信息的濤濤洪流中, 發出自己微弱的聲音。

社交媒體2.0 的時代, 流量為王已經是共識, 大學學的那套新聞理念似乎過時了。

新聞的初心是什么?除了傳遞信息, 還肩負用媒體發出社會正義。

社交媒體實現了新聞賦權, 人人都可以發聲, 但是你告訴我, 吳亦凡撕逼虎撲這場戲里, 社會正義的點在哪里?

先說女粉絲們, 大都在一線城市出生, 過著優渥的生活, 拿著父母給的高額零花錢追個星, “哇, 凡凡好帥!我愛死他了!”

人類天然需要偶像,

愚昧年代里我們造過神, 現在我們追星, 無可厚非。

看到偶像被黑, 自然不樂意了, 人之常情。 但是就為這事逼男友卸載虎撲和男友分手, 至于嗎?

我個人對吳亦凡沒有偏見, 畢竟人家真的帥, 就算唱的難聽點又怎樣?粉絲愛帥哥就行。

但是女粉為了支持吳亦凡甩了相戀5年的男友, 是不是過分了?

男友5年的付出比不上你心中吳亦凡的幻影?你是在向吳亦凡表示忠貞嗎?

對不起, 姑娘, 吳亦凡不認識你是誰。

這讓我想起了當年楊麗娟為追劉德華, 逼家人變賣房產, 父親跳樓的新聞。

面對這樣的女粉, 我能說什么呢?和她講道理?

回到社交媒體這個話題。

早在1985年, 美國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尼爾·波茲曼就提出“娛樂至死”的觀點:

娛樂占據了文化的中心, 公眾話語的嚴肅性、價值都出現了嚴重的退化。 人類心甘情愿成為娛樂的附庸, 最終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

吳亦凡和虎撲互撕, 給吃瓜群眾帶來娛樂的盛宴。

是的, 很娛樂, 很熱鬧?然后呢, 有什么附加價值?

附加價值是有的, 虎撲步行街上了熱搜, 粉絲短時間增加了很多, 微博平臺作為戰場, 流量也很大, 喜聞樂見。

但是對于吃瓜群眾自身呢?

互撕的群體有很大一部分還是學生, 弱弱問一句:童鞋, 作業寫完了嗎?

有一點可以確認:她們不認識尼爾·波茲曼, 但知道吳亦凡很帥就夠了, 吳亦凡是她們的偶像, 她們的榜樣。

胡適曾說“一個民族的未來取決于這個民族的母親”, 不知胡適先生如果在世, 看到“民族的未來”這個樣子會不會吐血。

女粉們不要問我胡適是誰, 反正他沒有吳亦凡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