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罕见!“火星大冲”+最长“月全食”即将轮番上演!肉眼就可看到

27日晚-28日凌晨,

天宇將接連上演兩場天文奇觀

“火星大沖”遇上本世紀最長月全食。

屆時, “火星大沖”率先登陸夜幕,

火星將與地球、太陽連成一條直線,

并與地球來個“親密接觸”。

一顆火紅火紅的亮星幾乎將徹夜閃耀在夜空

隨后,

本世紀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月全食將在天幕上演

那么, 什么是“火星大沖”, 它有什么科學價值呢, 我們怎樣才能欣賞到這一天文奇觀呢?

7月28日凌晨夜空中月球與火星的位置關系圖(布丁提供)

什么是“火星大沖”?

視頻:《“火星大沖”即將上演 火星真的是紅色的么?》

火星古稱“熒惑”, 在中國最早記載可見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

火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像地球的一顆巖石行星。 火星上有四季變化, 表面干燥、年平均溫度-64攝氏度。 由于自身引力小, 火星大氣稀薄, 氣壓也只有地球上的百分之一。 迄今基于人類已發射的超過四十顆火星探測器所帶來的火星數據, 火星成為未來最可能的人類地外家園。 中國也已將火星探測列入到未來一系列深空探測計劃中, 并將在2020年獨立發射火星探測器。

降落在火星表面的中國火星探測器的著陸器及巡視器概念圖

火星在天象的舞臺上十分活躍, 常以“守心”、“逆行”、“沖日”、“合月”等節目占據“天庭電視臺”收視率TOP10。

當火星和太陽分別位于地球的兩側, 此時三者大致呈一條直線,

即稱為“火星沖日”。 火星在近日點前后發生沖日, 就稱為“大沖”。 “大沖”天象每15年或者17年才會發生一次。 “大沖”期間, 火星與地球距離達到最近, 火星此時看上去比平時顯得更大、更明亮。 而這次“大沖”發生時, 火星目視星等將達到相對十分明亮的-2.8等, 視直徑約24.3角秒。 待到本月31日前后, 地球-火星之間距離將為0.385個天文單位, 約5775萬千米(火星離地球最遠時可超過4億千米)。 下一次火星離地球更近則要到公元2287年8月28日, 那時它距離我們約為5569萬千米。

7月31日前后火星目視大小的變化情況(圖片來源:NASA)

“火星大沖”時適宜發射火星探測器

“火星大沖”在科學研究方面的意義不及“火星凌日”現象, 后者被用來分析火星大氣情況。 由于火星大沖發生時地球和火星相對距離較近時,

因此對于將探測器發射向火星軌道確是難得良機。 由于地球與火星的運行速度不同, 工程師利用霍曼提出的轉移軌道將探測器“抄近道”送入火星軌道, 目的是節省推進燃料和時間。 近年來人類用這種方法執行了大部分火星探測項目。

怎樣能欣賞到“火星沖日”天文奇觀?

7月27日傍晚太陽落山后, 火星將從東南方升起, 自東向西通宵在夜空中閃動。 午夜時分, 身處北半球的人們可以走向戶外, 利用肉眼可以看到在正南方向夜空中有個明亮的紅色圓點。 除肉眼觀測外, 還可以借助天文望遠鏡等專業天文觀測設備, 幸運的話還可能觀測到火星北極的白色冰冠、中緯度地區的深色水手峽谷等火星表面的顯著的地貌特征。

除了火星, 今年還是觀測火星兩顆衛星的的大好時機, 火衛一和火衛二的亮度將達到10.6和11.7。

除了閃耀著的紅色星球, 次日凌晨, 離火星不遠處的月球也將以“食”的形式參演這初本年度最受關注的天幕劇。

此次月全食初虧在7月28日2時25分, 食甚4時22分, 生光5時14分, 復圓6時20分。 除中國最西端, 我國大部地區將只能看到帶食月落。 這也將是2021年前在我國可以看到的最后一次月全食。

視頻:《你知道月食都有哪些傳說?》

你準備和誰一起看?

來源丨科普中國、央視新聞

編輯丨Jocelyn

為你推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