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110培养爱他人的能力,从家庭服务做起

培養愛他人的能力,從家庭服務做起

如何建立孩子的服務精神和工作技能?

Bubu老師

服務的心無論如何都得從家庭紮根,才是正確永久的。

孩子起初也許會先視家務為勞苦,

但只要持續地帶領,讓孩子瞭解因為他的付出,

家裡得到什麼樣的實質説明,透過服務能傳達對彼此的愛,

而有能力去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

這是一體兩面的教育。

洪蘭老師

孩子是家中的一分子,幫忙家務是天經地義的,

我不贊成給孩子酬勞,

給酬勞就變成了雇傭關係,不給錢就不再肯做了。

當然最不應該的,就是用服務來換取申請大學的積分,

有目的的服務就像有目的的微笑一樣,

令人起雞皮疙瘩,因為你不知道他背後的意圖在哪裡。

請問洪蘭老師

為了升學所需要的包裝,我們把教育都做假了

今天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師帶著兩個小朋友在校園與社區的交界清潔人行步道,孩子拿著掃把嬉鬧,老師也跟著起哄。 想起上次與洪蘭老師見面時,您曾說過,看現在的大學生拿掃把掃地真是難受,我也深有同感!

前不久,我還看到一個節目報導一群醫學生去社區服務老人,說他們多麼有愛心、多麼能幹,但我看到的影片裡是七八個大孩子在老人家裡玩鬧、下廚做菜,而後再與老人共餐。 我心想,這算是服務嗎?如今為了多元升學所需要的包裝,我們把教育都做假了,不只犧牲原本可以給予的教導,還因為創造了假榮譽給孩子,而直接影響他們對誠實的價值觀。

我自己還是小學生的時代,雖然沒有聽過社區服務,但我們在學校裡每天都有“勞動服務”,掃教室、走廊,擦窗戶、桌椅,洗廁所和負責照顧好被分配到的一小塊操場跑道。 有時候下課,幾個同學會相約一起去拔自己負責的那塊地上的雜草、撿碎石塊,希望那塊地跟別人照顧的樣美麗。 當時,教育沒有太多口號,但多數的孩子在家或在學校,都理所當然地分擔生活雜務。

這十幾年來,生活教育的基本價值觀改變了,改變的理由或許是家長也跟著制度變勢利了,只要一提起與升學積分有關的社區服務,大家都很熱情。

但是,一個人在做社區服務之前,還有自己的家與就讀的學校可以服務,孩子們是否真的從家做起,或只在社區表演服務?我想請教洪蘭老師怎麼看待社區服務的精神,以及該如何做,才不會使其落於形式,變成升學的工具?

投入社會服務是重要的教育,但得由內而外、循序漸進

二○○一年,我的大女兒在新加坡美國學校就讀十一年級,每個星期課後有兩天,她與幾位同學會到一所老人院去幫忙複健活動與晚餐服務。 從學校到老人院要先搭捷運再轉公車,的確花費不少時間,有幾位家長覺得這樣太浪費孩子的時間,打算輪流當他們的司機負責接送。 我很反對,我的主張很簡單,如果這些孩子連自己去一個地方的交通都要人服務,那他們其實也不用去服務他人了。

事實上,據我觀察,孩子起先並未期待有人接送,但身邊的大人總是太體貼,幫他們精算寶貴的讀書時間,或不忍心一路的舟車勞頓,到後來,原本有意義的教育就變假了。 尤其在升學評議的參考下,許多社區服務與比賽一樣,都在為升學目標服務,但是,真正重視教育的家長卻不能不對此有所警惕。

有一次我應邀去兒童營對家長演講,時間到了,但是場地除了志工之外沒有家長,主辦人很不好意思地跟我說:“老師可以等十分鐘再開始嗎?父母正在洗碗,會晚一點到。 ”我笑著說:“碗不是應該讓孩子洗嗎?”

正確踏實的社區服務是誠實教育的一環,如果父母讓孩子感覺到社區服務不過是為了申請大學而做的積分準備,他們是無法從中學習到服務精神與工作技術的。

嬉嬉鬧鬧地打著服務名號進行的活動很好玩,最終還會拿到一紙時數證明,但價值卻扭曲了。

另外,有一些父母還會發動自己的人脈資源,去為孩子爭取“比較有用”的社區服務機會,洪蘭老師對此又有什麼看法?我們是否為了送孩子進去一所好大學,而做了許多傷根害本的教育,曲解了教育的意義並受其害?

我認為孩子加入整個社會的服務是重要的教育,但這份教育得由內而外、循序漸進。 如果一個孩子只熱心做社區服務,在家卻不肯幫忙,父母應該儘快調整孩子的價值觀,不要只是輕鬆地認為,他們在人前都是很不錯的!對於這種情況,洪蘭老師同意我的想法嗎?又會給家長什麼樣的建議?

從家務的基本貢獻,讓孩子體會自己也有愛人的能力

現在的小朋友表面上看起來很幸福,但他們只享受被愛,卻很少體會自己也有愛人的能力,體驗到服務的快樂,因此在外面表現成了一種舞臺,可以嬴得讚美。但這並不是說,父母在家要模仿外人那樣,不斷讚美孩子,我們應該讓孩子瞭解,因為他的付出,家裡得到了什麼樣的實質幫助。為什麼不要忽略孩子在家裡的基本貢獻,以下這段文字是一位元母親給我的信,這也是許多父母共同的擔心,希望提供給大家參考:

我的孩子不喜歡做家事,但在學校,她卻又很願意繼續做其他孩子不喜歡做的廁所清掃工作,我對她內外的不一致直百思不解。因為練習量不夠,及習於規避不喜歡的事,她現在的狀況就如您在課堂提到的——生活觀察力及完成一件事情的整體規劃思考力都不足!

不知您當初是如何要求與教導您的孩子,讓她願意持續不斷於家事工作的?

這是我的回信:

信中所提的問題,我完全能夠體會,有些孩子一失去讚美聲就不能前進。他們還小,必須得到更多的幫助與扶持,才能改變只從外界、從成人評價中所建構而成的自我價值。

在家與在外判若兩人,是新一代孩子的通病,也是成人需要檢討的部分。要從生活的實務工作自然地幫助孩子去發現自己有能力愛人,而非以表現來跟手足競爭或博取父母的讚賞。

我母親到現在還經常跟朋友提起,她養我這個女兒很得安慰,我在成大住校的時候,每到寒假前的學期末總會寫信回家,再三叮嚀母親不要提前大掃除,一定要等我回家一起做。寫出這段故事不是要炫耀自己有多乖巧,而是想借此提醒家長,服務的心無論如何都得從家庭紮根,才是正確永久的,也才能一代傳一代。孩子在小的時候也許會先視家務為勞苦,但只要持續地帶領,説明他們瞭解,透過服務能傳達對彼此的愛,而有能力去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這是一體兩面的教育。

現在有很多父母無法跟孩子好好在家生活,只能一起做消費性的娛樂活動,例如:旅行、購物、看電影、外食、看電視,有些父母甚至很怕跟孩子一起待在家,覺得沒事可做,不知如何相處。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愛家人的習慣,如果家庭與學校的服務得到了真正落實,社區服務也就水到渠成,再自然不過。

威脅與賄賂都無法教會孩子,彼此體諒才是愛的本質

再回頭說愛從家庭做起,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賞識,需要感覺到自己有貢獻的能力,但父母不要誤會他們要的是言語的讚美或金錢的賄賂,所以讚美不要過度,更不要孩子只付出一點勞力,就立刻支付酬勞來表達感謝,並期望他們因此更加體貼。一般的家庭工作應該由家人分擔,有特別的大掃除時,則可比照請外人來幫忙一樣支付一點薪水,但不要忘記,威脅與賄賂都無法教會孩子,彼此體諒才是愛的本質。

我曾遇到一個女孩,她母親規定她下課後回家要先煮一鍋飯,等媽媽回家再做菜,但這孩子非常討厭這份工作。有一次我跟她提起自己小學時如何幫助母親,並告訴她,她做的這份工作對她的家庭有很大的意義,之後我接到她媽媽的來信,說小女孩從此不但很樂意幫忙,還問她可以多做什麼。我讀信後很高興,相信這個孩子不只會越來越能幹,而且一定會越來越快樂!

給Bubu的回應

孩子要先體會父母的辛勞,才會心甘情願為父母分勞

中國人對好命不好命的定義,就是要不要動手做事,像《紅樓夢》的賈母,那就是好命,整天有丫鬟伺候,連一杯水都不必自己站起來倒。或許是這種觀念,使得在臺灣推行勞動服務非常困難,大家都覺得要動手做事是歹命。曾有家長說,孩子要服務,何必那麼老遠去山地?我家裡就有一堆事沒人做。我也記得東海大學剛成立時,所有學生要掃校園還要洗廁所,我們家一位長輩就來跟我母親哭訴,她一想到孩子要去掃地,晚上就睡不著,因為捨不得讓她去做傭人的事啊。

我們小時候,不但要做伯母口中所說的那些傭人的事,還要去外公家幫外婆做那些事,因為外婆年紀大,做不動了。我從不覺得做這些事有什麼值得哭的地方,畢竟像我母親說的,力氣用完,睡一覺又回來了。而且以前念中學時是進了校門就不准出去,但打掃的時候可以公然出校門,只要拿著竹掃帚,教官就不會阻攔,所以幾個同學一起去校牆外掃地就變成一天中最令人期待的時光。因為在學校也不准吃零食,有個家境較好的同學常帶糖來分享,大家就在掃地時偷偷吃,那個甜甜的滋味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至於巧克力我是去了美國才吃到,之前只聽過名字。

培養愛人的能力真的要從家中做起,孩子要先體會到父母的辛勞才會心甘情願地為父母分勞。家庭也是訓練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照顧自己生活最好的地方。我因為從小煮飯,所以後來煮飯放多少水,用目測也八九不離十,但我也看過有同學沒了量杯便毫無概念。我覺得以前家人的向心力比較緊密,或許是跟每個人都得分攤家務、都為著同一個家在努力有關係。

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服務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是家中的一分子,幫忙家務是天經地義,我不贊成給孩子酬勞,一給酬勞就變成了雇傭關係,不給錢就不再肯做了。當然最不應該的,就是用服務來換取申請大學的積分,有目的的服務就像有目的的微笑一樣,令人起雞皮疙瘩,因為你不知道他背後的意圖在哪裡。

美國作家瑪莎·格蘭姆斯( Martha grimes)說得好:“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直到我們發現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We don' t know who we are until we see what we can do.)當我們去服務他人時,從自己的行為中就會看到自己的價值,早一點讓孩子知道人生是什麼,不是很好嗎?我們做大人的不是最怕孩子“成長得太快,成熟得太慢”嗎?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去接觸不同的人群,孩子才會領悟到原來我是如此的幸福、才會感恩;他也會從別人對他的感恩中,看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服務是讓孩子瞭解自己價值最好的方式,不過配套措施一定要完善,不能讓孩子被騙,羊入虎口。父母也應該先教導孩子正確的服務觀念後,再送他去服務,不然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不但沒幫上忙,別人還得來服侍他。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在以前是種恥辱,現在卻變成好命的指標,這要從社會風氣改變起。臺灣農委會最近推動的農村再造非常好,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回鄉去討生活,照顧父母,使老有所終;運用自己在大學所學的新科技在雲端創業,壯有所用;孩子在田間奔跑長大,幼有所養;這才是真正的從家庭做起。

吃苦的精神,是現在的孩子要通過服務去學會的

吃苦耐勞一直是中國評鑒一個年輕人有沒有前途的指標,我很擔心這項優良的品德會被目前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所輕蔑。我外公把我母親嫁給他鄉異縣的父親(我母親是福州人,父親是同安人,同屬福建省但相隔很遠,連方言都不同),就是看到我父親在辦公時,會把襯衫的袖子卷起來,免得手肘處磨破,他覺得一個富家子弟懂得惜物,以後會有前途。我父親也的確兩手空空來到臺灣,憑著吃苦耐勞,打了一片天下出來。這種“沒有吃不了的苦”的精神,是現在富裕社會中長大的孩子要通過服務去學會的。

我去美國讀書時,父親給我看過一張祖父當年隻身去南洋打天下的相片,那艘木舢舨船竟能經得起風浪,令我十分驚訝。父親說一個人有兩隻手,只養一張嘴,只要肯做,沒有活不下去的道理。職務無貴賤,事情無大小,看到了就把手伸出去做,做就是學,錢會丟掉但學到的技術會一輩子跟著你。最可靠的人是鏡子中的自己,最能依賴的是已經會的技術,所以我“三刀”—菜刀、剪刀、剃頭刀都會,因為薄藝隨身勝過良田萬頃。祖父留給父親的田產在臺灣一塊也用不著,反而是父親在大學讀的知識幫他養活了六個孩子。這些話現在已經無人再跟孩子說了,但是不論社會如何演變,基本的道理不會變。父母不要留錢財給孩子,留給他正直的人品、謙虛的態度和服務他人的心胸就夠了。

從家務的基本貢獻,讓孩子體會自己也有愛人的能力

現在的小朋友表面上看起來很幸福,但他們只享受被愛,卻很少體會自己也有愛人的能力,體驗到服務的快樂,因此在外面表現成了一種舞臺,可以嬴得讚美。但這並不是說,父母在家要模仿外人那樣,不斷讚美孩子,我們應該讓孩子瞭解,因為他的付出,家裡得到了什麼樣的實質幫助。為什麼不要忽略孩子在家裡的基本貢獻,以下這段文字是一位元母親給我的信,這也是許多父母共同的擔心,希望提供給大家參考:

我的孩子不喜歡做家事,但在學校,她卻又很願意繼續做其他孩子不喜歡做的廁所清掃工作,我對她內外的不一致直百思不解。因為練習量不夠,及習於規避不喜歡的事,她現在的狀況就如您在課堂提到的——生活觀察力及完成一件事情的整體規劃思考力都不足!

不知您當初是如何要求與教導您的孩子,讓她願意持續不斷於家事工作的?

這是我的回信:

信中所提的問題,我完全能夠體會,有些孩子一失去讚美聲就不能前進。他們還小,必須得到更多的幫助與扶持,才能改變只從外界、從成人評價中所建構而成的自我價值。

在家與在外判若兩人,是新一代孩子的通病,也是成人需要檢討的部分。要從生活的實務工作自然地幫助孩子去發現自己有能力愛人,而非以表現來跟手足競爭或博取父母的讚賞。

我母親到現在還經常跟朋友提起,她養我這個女兒很得安慰,我在成大住校的時候,每到寒假前的學期末總會寫信回家,再三叮嚀母親不要提前大掃除,一定要等我回家一起做。寫出這段故事不是要炫耀自己有多乖巧,而是想借此提醒家長,服務的心無論如何都得從家庭紮根,才是正確永久的,也才能一代傳一代。孩子在小的時候也許會先視家務為勞苦,但只要持續地帶領,説明他們瞭解,透過服務能傳達對彼此的愛,而有能力去愛人的孩子,也才會感受到被愛的美好,這是一體兩面的教育。

現在有很多父母無法跟孩子好好在家生活,只能一起做消費性的娛樂活動,例如:旅行、購物、看電影、外食、看電視,有些父母甚至很怕跟孩子一起待在家,覺得沒事可做,不知如何相處。所以,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愛家人的習慣,如果家庭與學校的服務得到了真正落實,社區服務也就水到渠成,再自然不過。

威脅與賄賂都無法教會孩子,彼此體諒才是愛的本質

再回頭說愛從家庭做起,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賞識,需要感覺到自己有貢獻的能力,但父母不要誤會他們要的是言語的讚美或金錢的賄賂,所以讚美不要過度,更不要孩子只付出一點勞力,就立刻支付酬勞來表達感謝,並期望他們因此更加體貼。一般的家庭工作應該由家人分擔,有特別的大掃除時,則可比照請外人來幫忙一樣支付一點薪水,但不要忘記,威脅與賄賂都無法教會孩子,彼此體諒才是愛的本質。

我曾遇到一個女孩,她母親規定她下課後回家要先煮一鍋飯,等媽媽回家再做菜,但這孩子非常討厭這份工作。有一次我跟她提起自己小學時如何幫助母親,並告訴她,她做的這份工作對她的家庭有很大的意義,之後我接到她媽媽的來信,說小女孩從此不但很樂意幫忙,還問她可以多做什麼。我讀信後很高興,相信這個孩子不只會越來越能幹,而且一定會越來越快樂!

給Bubu的回應

孩子要先體會父母的辛勞,才會心甘情願為父母分勞

中國人對好命不好命的定義,就是要不要動手做事,像《紅樓夢》的賈母,那就是好命,整天有丫鬟伺候,連一杯水都不必自己站起來倒。或許是這種觀念,使得在臺灣推行勞動服務非常困難,大家都覺得要動手做事是歹命。曾有家長說,孩子要服務,何必那麼老遠去山地?我家裡就有一堆事沒人做。我也記得東海大學剛成立時,所有學生要掃校園還要洗廁所,我們家一位長輩就來跟我母親哭訴,她一想到孩子要去掃地,晚上就睡不著,因為捨不得讓她去做傭人的事啊。

我們小時候,不但要做伯母口中所說的那些傭人的事,還要去外公家幫外婆做那些事,因為外婆年紀大,做不動了。我從不覺得做這些事有什麼值得哭的地方,畢竟像我母親說的,力氣用完,睡一覺又回來了。而且以前念中學時是進了校門就不准出去,但打掃的時候可以公然出校門,只要拿著竹掃帚,教官就不會阻攔,所以幾個同學一起去校牆外掃地就變成一天中最令人期待的時光。因為在學校也不准吃零食,有個家境較好的同學常帶糖來分享,大家就在掃地時偷偷吃,那個甜甜的滋味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至於巧克力我是去了美國才吃到,之前只聽過名字。

培養愛人的能力真的要從家中做起,孩子要先體會到父母的辛勞才會心甘情願地為父母分勞。家庭也是訓練孩子將來進入社會後,照顧自己生活最好的地方。我因為從小煮飯,所以後來煮飯放多少水,用目測也八九不離十,但我也看過有同學沒了量杯便毫無概念。我覺得以前家人的向心力比較緊密,或許是跟每個人都得分攤家務、都為著同一個家在努力有關係。

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服務是最好的方式

孩子是家中的一分子,幫忙家務是天經地義,我不贊成給孩子酬勞,一給酬勞就變成了雇傭關係,不給錢就不再肯做了。當然最不應該的,就是用服務來換取申請大學的積分,有目的的服務就像有目的的微笑一樣,令人起雞皮疙瘩,因為你不知道他背後的意圖在哪裡。

美國作家瑪莎·格蘭姆斯( Martha grimes)說得好:“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直到我們發現自己可以做些什麼。”( We don' t know who we are until we see what we can do.)當我們去服務他人時,從自己的行為中就會看到自己的價值,早一點讓孩子知道人生是什麼,不是很好嗎?我們做大人的不是最怕孩子“成長得太快,成熟得太慢”嗎?離開熟悉的家庭環境去接觸不同的人群,孩子才會領悟到原來我是如此的幸福、才會感恩;他也會從別人對他的感恩中,看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服務是讓孩子瞭解自己價值最好的方式,不過配套措施一定要完善,不能讓孩子被騙,羊入虎口。父母也應該先教導孩子正確的服務觀念後,再送他去服務,不然會造成別人的困擾,不但沒幫上忙,別人還得來服侍他。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在以前是種恥辱,現在卻變成好命的指標,這要從社會風氣改變起。臺灣農委會最近推動的農村再造非常好,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回鄉去討生活,照顧父母,使老有所終;運用自己在大學所學的新科技在雲端創業,壯有所用;孩子在田間奔跑長大,幼有所養;這才是真正的從家庭做起。

吃苦的精神,是現在的孩子要通過服務去學會的

吃苦耐勞一直是中國評鑒一個年輕人有沒有前途的指標,我很擔心這項優良的品德會被目前這個笑貧不笑娼的社會所輕蔑。我外公把我母親嫁給他鄉異縣的父親(我母親是福州人,父親是同安人,同屬福建省但相隔很遠,連方言都不同),就是看到我父親在辦公時,會把襯衫的袖子卷起來,免得手肘處磨破,他覺得一個富家子弟懂得惜物,以後會有前途。我父親也的確兩手空空來到臺灣,憑著吃苦耐勞,打了一片天下出來。這種“沒有吃不了的苦”的精神,是現在富裕社會中長大的孩子要通過服務去學會的。

我去美國讀書時,父親給我看過一張祖父當年隻身去南洋打天下的相片,那艘木舢舨船竟能經得起風浪,令我十分驚訝。父親說一個人有兩隻手,只養一張嘴,只要肯做,沒有活不下去的道理。職務無貴賤,事情無大小,看到了就把手伸出去做,做就是學,錢會丟掉但學到的技術會一輩子跟著你。最可靠的人是鏡子中的自己,最能依賴的是已經會的技術,所以我“三刀”—菜刀、剪刀、剃頭刀都會,因為薄藝隨身勝過良田萬頃。祖父留給父親的田產在臺灣一塊也用不著,反而是父親在大學讀的知識幫他養活了六個孩子。這些話現在已經無人再跟孩子說了,但是不論社會如何演變,基本的道理不會變。父母不要留錢財給孩子,留給他正直的人品、謙虛的態度和服務他人的心胸就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