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091蹲下来跟孩子说话,从他的角度看出去

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從他的角度看出去

如何和孩子用語言好好溝通?

Bubu老師

父母對孩子說話,不需要擔心自己口才好不好

我們經常誤會孩子,並不是因為自己話說得不夠好,

而是眼睛看得不夠仔細、心不夠體貼。

要與孩子順利溝通,不要對方法有迷思,

要用心瞭解孩子有限的經驗與他所處的狀況

也要想辦法讓他瞭解我們的要求與期待。

洪蘭老師

很多大人看到孩子伶牙俐齒,就以為他什麼都懂,

其實大人若用了他們不曾聽過的字或句法,

他們還是很疑惑,只是不會問,

這時大人要改變問句的形式,儘量用孩子能懂的句法。

做個好父母,請記得一定要蹲下來跟孩子講話

從他的角度看出去,才會明瞭他為什麼有這個反應。

請問洪蘭老師

特別懂得跟孩子說話的人,誠懇是最重要的關鍵

有些成人很懂得跟孩子溝通,有些人對孩子說話則很僵硬。 如果仔細分析特別懂得跟孩子說話的人,都不難察覺誠懇是其中的關鍵。 只有真正想要聽懂與說動的時候,我們才會設身處地、主動去推想對方是否正確接收到我們所傳遞的訊息。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聽話”,我認為父母天生有愛,絕沒有要欺負自己孩子的意思,只是因為不懂得好好傳達,就把希望“你聽懂我話中道理”的本意,逼成了“我說了算”的口氣。 再加上操弄教育的人以此大做文章,硬把經驗傳承與施加威權緊緊相連,把肯聽從長輩指導的孩子說成屈從於命令、沒有主見,這種種影響使得更多父母師長不只不敢希望孩子好好聽他們說話,連最根本的紀律與做人道理都不敢開口教導了。

我心目中有個很會對孩子說話的父親,他是一百多年前的梁啟超先生。 我曾在一篇推薦序中分析他給孩子寫的家書,裡面有三種打動我的角度,在這裡節錄其中關於“語言”的角度:

我很喜歡梁啟超先生對孩子說話的語言與口氣,有親昵有嚴厲,有大方向有小細節。 我認為他之所以能在教育孩子上如此自如,是因為把教育放在一致的價值觀上思考細節,因此“期待”與“不舍”不自相矛盾。

什麼時候鼓勵孩子為堅持信念而吃苦,什麼時候又不捨得他們白吃苦,他都可以在或重或輕的說話中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我只能說,父母表達自己如果能達到梁啟超先生的境界,“愛”對於我們的滋潤就真正寬廣了。

父母對孩子說話,不需要擔心自己口才好不好。 我們跟孩子之間有誤會,並不是因為話說得不夠好,而是因為眼睛看得不夠仔細、心不夠體貼。 要與孩子順利溝通,不要對方法有迷思,只要用心瞭解孩子有限的經驗與他所身處的狀況,也要想辦法讓他瞭解我們的要求與期待。

我們在問題中使用的語言,孩子真的瞭解嗎?

有位年輕朋友跟我說,她四歲的侄女很偏食,課後的點心只吃鳳梨麵包和鹽酥雞,我聽了之後問了她一些細節,比如說,媽媽去接她下課時,是以哪一種方式得知孩子想吃的點心。

果然,孩子的答案確實是從母親所給的選項中擇一而出。 起先母親並沒有注意到自己答案的局限性,多次之後,發現即使不給孩子選項,這兩樣東西也成了她最常回復的答案。

與孩子問答的時候,我通常關注兩件事:

首先,我在問題中使用的語言,孩子真的瞭解嗎?

如果在第一次提問後發現他們面露疑惑的表情,我就絕不再重說同樣的話,而是改用另一種說法。 在轉換用語時,我也隨即會確認語句中是否有任何資訊,是對我來說理所當然,但對孩子來說可能陌生難懂的。

記得三十年前,我的姐姐和我坐在家中陪伴她一歲多的女兒玩。

孩子當時很愛走路,但還不會說話,我們姐妹倆一邊聊天,一邊陪她玩遊戲,差遣她去屋裡的一個角落拿個東西給我們,再去另一個房間找她的玩具出來。 孩子很聰明,都一一拿對了!後來,姐姐對孩子說:“時時,去冰箱拿橘子給媽媽和阿姨吃。 ”我看到小外甥女聽完話之後,快步地跑到冰箱旁,舉高手,搭著扶手拉開冰箱看了看,接著卻關上冰箱無功而返。 我們以為她沒聽懂,又交代一次,孩子聽完又興奮地咚咚咚走去開冰箱,再往裡面看了看,關門又走了回來。

大姐疑惑了一下,喃喃自語說:“難道我沒有把橘子放進冰箱嗎?”當姐姐確認東西是在冰箱之後,突然想起這是今年第一次買橘子,對女兒來說,也是指事認物後第一次看到和聽說橘子!但因為橘子對我們來說是如此熟悉,所以我們都沒有在第一時間想到,孩子空手而回其實是最正常的反應。

我舉的例子雖是發生在年齡很小的孩子身上,但無論哪一個階段,跟孩子相處總有類似的問題存在,“你怎麼會連這種事都不知道”成了大人經常動怒的原因。我想聽聽洪蘭老師的意見,您認為父母該如何調整這種因為經驗不同而產生的誤會?您是否也覺得,成人有責任先就聽話物件的經驗來確認他們理解事物的能力,這樣才能慢慢增進親子之間溝通的品質?

問而不答,是沒有能力回答還是不肯反應?

以上說的是“問”的部分,另外,我也會注意:孩子有沒有能力回答?

通常,一個孩子如果在回答問題時有困難,會出現幾種態度:、

一、尷尬地顧左右而言他或胡言亂語。

二、當作沒聽到、不回答。

不過,這些情況都還可以確定他們已經聽到,所以我希望自己能主動幫助完成溝通,讓孩子學習更正確地提問、更精准地回答。

最頭痛的是,現在有很多孩子習慣問而不答,甚至無法從表情上判斷他們的感受。據我瞭解,雖然親師兩方對此都深有同感,卻沒有作為。在教學上,問而不答已經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本來可以一次解決的問題,卻因為受教者不回應而停在原點,得花時間幾次確認後才能再往前;其次,互動不良的情況也會影響教學氣氛和學習的熱忱。

因為感覺到這種狀況太嚴重,我開始更仔細地觀察社會上親子與師生的相處,其實有很多父母或師長,自己並沒有做到在第一時間好好答覆的榜樣。所以,我能不能以此推論,孩子的問而不答是一種身教的影響?洪蘭老師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一個人為什麼會對外界沒有了反應?他的大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親師又應該如何注意這方面的教導?

指導、拒絕或禁止,都要用更具體的解釋來傳達

所有孩子都不喜歡被責難或受訓誨,但多數人卻在聽訓中長大。成人因為有照料與管教的責任,所以日常生活中,總需要拒絕、糾正或指導孩子,到底該怎麼說話才能讓孩子輕易聽懂,應該是許多父母老師的願望與功課。

我曾看過一部以蒙古為背景的電影,覺得故事中大人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真好,說服與解釋原來可以這麼進行,很值得參考。電影中的小女孩替母親去放羊時,撿到了一隻走失的小黃狗,她好喜歡,很想養,但她知道父親絕不允許,所以偷偷把小狗藏在羊群中,等父親出門才帶出來。小女孩的母親看見孩子的心思,也知道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條件不允許他們養只狗,有一天,她趁著與孩子一起做乳酪的時間,跟孩子談起小狗的事,要女兒把狗送回洞中。

孩子抱怨說,小狗這麼可愛,你們卻不要它,好壞!媽媽說不是可不可愛的問題,她放下正與孩子一起切割的乳酪塊,對女兒說:“放下東西,把你的手往後彎,用嘴巴咬,看你能不能咬到手掌心?

孩子咬了好幾次,總是咬不到,她笑了起來,媽媽鼓勵她說:“再試試!”幾次之後,孩子知道真的咬不到,母親這才轉入自已想教導的正題,她說:“你看,連近在眼前的東西你都有得不到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能看得到的東西都想要。”之後,女孩還是每天帶著狗去放羊,但她在水邊獨自一人的時候,會彎起手掌試著咬,一邊想著母親的話。

這故事讓我想起類似的一件事。我曾在超市看到一個孩子要母親買樣東西,只聽到媽媽怒聲對孩子呵斥:“你以為我們是有錢人嗎?你以為我們買得起嗎?”在旁邊聽到這些話時,我覺得很難受,要孩子放棄個想望並不殘忍,但這樣的說法就很粗暴。在結果無可商量的局限下父母仍然可以選擇較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堅持。

執行照料與管教之責,必須心平氣和但直話直說

電影中還有一段對話也很好。小女孩走失了,被另一個蒙古包的老奶奶收留,老奶奶講了一個小狗的故事給孩子聽,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之後,問了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下一輩子要轉世當人很難嗎?”老奶奶並沒有直接回答孩子“難”或“不難”,她拿起一根針,抓起一把米,把米從空中往針尖上撒。接著她要孩子也學著這麼做,並交代說:“如果有米粒站在針尖上,就告訴我!”孩子高興地來來回回試了又試,總不見粒米能被針尖紮住。就在她輕聲歎道“好難喔!根本不可能”時,老奶奶說:“要轉世為人就是這麼難,所以我們的生命才這麼寶貴。”

看到這一段,我覺得很有感觸,“難”這個字要解釋真是不容易,但透過一件真正顯示困難的事情,“難”就變成“可以被瞭解”的觀念。也許,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無論是指導、解釋、拒絕或禁止,都應該想辦法讓他們從更具體的事物或現象,來瞭解我們所要傳達的意思。

成人帶著情緒、語焉不詳地與孩子對話最不好。有一次,我在公共廁所聽到一個母親高聲問道:“你在裡面做什麼?”“尿尿。”孩子回答。那母親說:“你最好是!”我一直想不通這樣的語氣與用詞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但如果我是那孩子,應該會感覺自己受到某種懷疑或威脅,而類似的曖昧溝通,生活中十分常見。不適當的用詞也是孩子學習溝通的阻礙,我曾在一所小學的廁所看到校方張貼的紙條上寫著:“上廁所後不沖水,天理不容。”學校是教導表達的場合,應該更注意適當的遣詞用字,因為孩子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如果父母要孩子相信執行照料與管教有應守的原則,我們得心平氣和但直話直說,語意若是不明確,很容易引發孩子想要探索他們的行為被容忍的極限。我最常聽到的是,在公共場所裡,父母親想制止孩子,卻沒有真正的作為,他們總是先低聲對孩子說:“下來”或“不准摸”一次、兩次之後,聲音越提越高,直到最後化為一聲足以影響環境的怒吼或一記巴掌才有效。但環境已被踐踏、貨品已被撥亂,父母又被投以異樣的眼光,徒增尷尬。所以,父母的用詞與語氣如果不能與行動相輔相成,教養的工作一定事倍功半。

給Bubu的回應

母語的學習,聽比說早熟,而且需要時間摸索

說話是藝術,雖然每個人都會說話,但說得好、說不好差別很大。在犯罪心理學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即問話的方式可以導致他想要的答案。比如問:“他很高嗎?”這句話是中性的,可以回答是或不是,不帶任何暗示;但是問:“他很矮嗎?”這句話就有負面的含義,意指這個人很矮。所以法庭上不允許提出引導答案性的問句( leading question),它會入人於罪,這一點要非常小心。

問話的技巧即使在家中也很重要。有個媽媽喜歡問孩子:“今天在學校,肚子有沒有痛?”孩子本來不痛,媽媽問多了,便覺得應該要痛,後來碰到考試或不想上體育課,就用肚子痛當藉口。老師一直到家庭訪問時,才知道這孩子早產,小時候夜裡常因肚子脹氣痛得哭起來,所以媽媽就養成了每天問他肚子痛不痛的習慣。

在大腦發展上,聽的機制比說的機制早熟,即大腦中主管語言理解的威尼基區( Wernicke' s area)比控制舌頭嘴唇發音的布羅卡區早熟,所以孩子常常是聽得懂,卻說不出口。成熟是緩慢的,它需要時間,孩子每天都在長大,等到進了幼稚園,有跟別人溝通的需要時,語言能力便會突飛猛進,在孩子小的時候,前後一個月的差別是很大的。

很多大人看到孩子伶牙俐齒,就以為他什麼都懂,其實大人如果用了他們不曾聽過的字或句法,他們還是很疑惑,只是不會問。我從來不曾聽過孩子說:“我不懂,請你再講一遍。”都是假裝懂,揣摩大人的意思來回答。孩子不會問,是因為母語的學習是 trial and error(試錯),從嘗試中學習。聽到不會的,大腦便去猜它可能是什麼,在腦海中形成幾個假設,然後逐漸把不對的假設剔除,所以他們不會想到去問或請別人再說一次,因為這不是他們學習的方式。如果選對了,他就學會了這個字的意義;如果不對,他會在第二次聽到這個字時,猜另一個可能的意思,直到對了為止。這是一個非常 powerful(強大)的學習方式,也是為什麼母語使用者都是會說,卻講不出它的文法規則,因為母語的學習不是像第二語言那樣從文法著手的。

所以,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像Bubu老師一樣,換一個方式來問,而不是重複同樣的句子。要知道,孩子不是聽不見,而是聽不懂。很多父母分不清這個區別,大聲地把問句再重說一次,這反而會使孩子害怕(怕被罵“怎麼這麼笨,聽不懂?”)。下次當孩子面露疑惑時,請記住,母語的學習是靠摸索的,他在摸索,所以請給他時間,耐心地等待他學會。

孩子不懂的問題,跟大人想像的不同

另一個孩子不是不懂,只是不知你在問什麼的好例子,是皮亞傑( Jean Piaget)的守恆( conservation)實驗。皮亞傑用五顆彈珠在桌上排成一行,又用五顆排成另一行,但把間距拉大,讓它看起來比較長;接著他再把第六顆彈珠放到第一行上,然後問孩子:“哪一行比較多?”結果六歲以下的孩子會指第二行。皮亞傑便下結論說,具體操作期以前的孩子沒有守恆的概念,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九八九,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的心理學教授蓋爾曼R. Gelman)重做這個實驗,她用五顆巧克力糖排成一行,再拿五顆巧克力糖排成第二行,但是把間距拉大,讓它看起來比較長,就跟上述實驗一樣。然後她把第六顆巧克力糖放在第一行,但她不問哪個長哪個短,也不問哪個多哪個少,而是跟小朋友說:“你只能選一行拿。”結果兩歲半的孩子就知道選第一行多吃一顆。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是不知道你在問什麼,而不是不懂,這時大人要改變問句的形式,儘量用孩子能懂的句法。

學校的考試也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小學二年級下學期教的是整數的概念,而考試題目從我念小學到現在都是:“小於一百的最大整數是什麼?”對七歲的孩子來說,“小於什麼,又最大什麼”,很不容易懂。有次,有個本身也是小學老師的媽媽在家裡教她的老二,孩子聽不懂,母親便發怒了:“我是老師怎麼會教不好?你不會,那一定是你沒有用心聽。”便叫老大拿棍子來,說“打了就會”。老大很好,馬上跑過來幫忙,跟弟弟說:“媽媽要給你一個紅包,裡面多少錢你自己決定,但是不能超過一百元,那你要多少?”弟弟毫不猶豫地就說:“九十九元。”

有時很感歎,人類都上月球了,大人的觀念仍然沒有變,還是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打了就會。所以做個好父母,請記得一定要蹲下來跟孩子講話,從他的角度看出去,才會明瞭他為什麼有這個反應。有時孩子個頭矮,看不見櫃子頂上的東西,他說沒有時,不要罵他:“瞎子,明明有,為什麼看不見。”孩子做錯事,他會接受懲罰,他不接受的是冤枉,兩歲半的孩子受了冤枉,就會哭個不停了。

先確定孩子瞭解你說話的情境,而且不要給太多選擇

聆聽別人說話,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每個人心中都已有自己的定見,如果對方跟你不在同一條線,那麼真的是雞同鴨講,尤其中文的同音字又多,更易出錯。有一次,作家黃春明、我以及兩個朋友在渡輪上閒聊,黃春明說水手穿喇叭褲,是因為棄船時褲子容易脫落,不會粘在身上妨礙游泳。我聽的是“棄船”,所以沒問題;另外兩個朋友聽成氣喘”,就問:“氣喘為什麼要脫褲子?這跟水手有什麼關係?”這種情況其實每天都在發生。

所以,大人跟孩子說話時,先要確定他瞭解你說話的“情境”( context),當他不懂你在說什麼時,先不要發火,把問題想一下,可能是哪裡岀了錯,解釋給他聽。不要給孩子很多選擇,如果他選了,後來又不要時,先看一下是否名字和物件的配對還未連接好。

例如,我姐姐的孩子小時候分不清楚“姥姥”家和“奶奶”家的音,我母親家有狗,也有貓,他喜歡來;奶奶家只有兩個老人,他不喜歡去。有一次孩子以為去姥姥家,歡天喜地上了車,結果發現是去奶奶家便大哭,吵著要下車。姐夫大怒,把車子停在路邊吼著說:“明明是你自己選的,現在又說不要。”其實孩子不會隨便發脾氣,他是發現他要的跟預期的不一樣,又說不出來為什麼明明是去姥姥家,現在卻變成去奶奶家,所以才會大哭。大人只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便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不會生氣了。

至於問而不答,是極端不禮貌的行為,一般父母是不允許孩子如此放肆的。當然孩子的行為來自模仿,如果父母相敬如賓,孩子也就學不到這個壞習慣。老師問,學生不答,老師要追究不回答的原因,是不知道答案,還是瞧不起老師不願答,但無論如何絕對不要因不想答(不理睬)而放過學生,做老師的有教導他正確態度的責任。今天孩子的行為有很多源自我們大人,如果大人不檢討自己,也就難怪孩子不禮貌了。

減少一點用來賺錢的時間,陪陪孩子

沒有人喜歡聽訓,跟孩子講道理時,不要先板起面孔,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樣子,也不要說:“你過來,媽想跟你說句話。”通常孩子聽到這種話馬上會恐懼。從過去的經驗中,他知道准沒好事,就會想辦法找藉口逃避,或把耳朵關掉,在心裡說:“我不要聽,我不要聽·這時,大人的話都還沒說出口,功效已經減少一半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睡覺前,把白天處罰他的道理編成床邊故事,講給他聽,像是從前有只大野狼…”,他一開始不知道你在編派他,等他發覺時,故事已講完,道理已進入他心中,這時再把白天的事拿出來分析,他就知道為什麼下次不可以做了。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很忙,沒有“美國時間”跟孩子講道理,直接拿棍子打一頓,行為照樣會消失,又快又有效。行為雖然一樣消失,但背後引發的行為機制卻不同。一個是心悅誠服,孩子為了不讓你傷心、難過和失望,而自己決定不要做;另一個是為了怕打而不敢做,你一不在,沒有被打的威脅時,壞行為就又出現了。

所以,從長遠看來,花時間跟孩子講道理是必須的,尤其父母生兒育女都是希望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孩子不成材,自己的一生等於白過(演化對成功的定義是基因傳下去的成功率),錢賺得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把賺錢給孩子買洋房、汽車的時間和心力拿來用在孩子身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在演化上,只有子代比親代更好時,才是成功;也就是說,青出於藍還不夠,必須更勝於藍時,在演化上,你才是成功。

我舉的例子雖是發生在年齡很小的孩子身上,但無論哪一個階段,跟孩子相處總有類似的問題存在,“你怎麼會連這種事都不知道”成了大人經常動怒的原因。我想聽聽洪蘭老師的意見,您認為父母該如何調整這種因為經驗不同而產生的誤會?您是否也覺得,成人有責任先就聽話物件的經驗來確認他們理解事物的能力,這樣才能慢慢增進親子之間溝通的品質?

問而不答,是沒有能力回答還是不肯反應?

以上說的是“問”的部分,另外,我也會注意:孩子有沒有能力回答?

通常,一個孩子如果在回答問題時有困難,會出現幾種態度:、

一、尷尬地顧左右而言他或胡言亂語。

二、當作沒聽到、不回答。

不過,這些情況都還可以確定他們已經聽到,所以我希望自己能主動幫助完成溝通,讓孩子學習更正確地提問、更精准地回答。

最頭痛的是,現在有很多孩子習慣問而不答,甚至無法從表情上判斷他們的感受。據我瞭解,雖然親師兩方對此都深有同感,卻沒有作為。在教學上,問而不答已經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本來可以一次解決的問題,卻因為受教者不回應而停在原點,得花時間幾次確認後才能再往前;其次,互動不良的情況也會影響教學氣氛和學習的熱忱。

因為感覺到這種狀況太嚴重,我開始更仔細地觀察社會上親子與師生的相處,其實有很多父母或師長,自己並沒有做到在第一時間好好答覆的榜樣。所以,我能不能以此推論,孩子的問而不答是一種身教的影響?洪蘭老師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一個人為什麼會對外界沒有了反應?他的大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親師又應該如何注意這方面的教導?

指導、拒絕或禁止,都要用更具體的解釋來傳達

所有孩子都不喜歡被責難或受訓誨,但多數人卻在聽訓中長大。成人因為有照料與管教的責任,所以日常生活中,總需要拒絕、糾正或指導孩子,到底該怎麼說話才能讓孩子輕易聽懂,應該是許多父母老師的願望與功課。

我曾看過一部以蒙古為背景的電影,覺得故事中大人對孩子說話的方式真好,說服與解釋原來可以這麼進行,很值得參考。電影中的小女孩替母親去放羊時,撿到了一隻走失的小黃狗,她好喜歡,很想養,但她知道父親絕不允許,所以偷偷把小狗藏在羊群中,等父親出門才帶出來。小女孩的母親看見孩子的心思,也知道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條件不允許他們養只狗,有一天,她趁著與孩子一起做乳酪的時間,跟孩子談起小狗的事,要女兒把狗送回洞中。

孩子抱怨說,小狗這麼可愛,你們卻不要它,好壞!媽媽說不是可不可愛的問題,她放下正與孩子一起切割的乳酪塊,對女兒說:“放下東西,把你的手往後彎,用嘴巴咬,看你能不能咬到手掌心?

孩子咬了好幾次,總是咬不到,她笑了起來,媽媽鼓勵她說:“再試試!”幾次之後,孩子知道真的咬不到,母親這才轉入自已想教導的正題,她說:“你看,連近在眼前的東西你都有得不到的時候,所以,我們不能看得到的東西都想要。”之後,女孩還是每天帶著狗去放羊,但她在水邊獨自一人的時候,會彎起手掌試著咬,一邊想著母親的話。

這故事讓我想起類似的一件事。我曾在超市看到一個孩子要母親買樣東西,只聽到媽媽怒聲對孩子呵斥:“你以為我們是有錢人嗎?你以為我們買得起嗎?”在旁邊聽到這些話時,我覺得很難受,要孩子放棄個想望並不殘忍,但這樣的說法就很粗暴。在結果無可商量的局限下父母仍然可以選擇較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堅持。

執行照料與管教之責,必須心平氣和但直話直說

電影中還有一段對話也很好。小女孩走失了,被另一個蒙古包的老奶奶收留,老奶奶講了一個小狗的故事給孩子聽,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之後,問了一個很深奧的問題:“下一輩子要轉世當人很難嗎?”老奶奶並沒有直接回答孩子“難”或“不難”,她拿起一根針,抓起一把米,把米從空中往針尖上撒。接著她要孩子也學著這麼做,並交代說:“如果有米粒站在針尖上,就告訴我!”孩子高興地來來回回試了又試,總不見粒米能被針尖紮住。就在她輕聲歎道“好難喔!根本不可能”時,老奶奶說:“要轉世為人就是這麼難,所以我們的生命才這麼寶貴。”

看到這一段,我覺得很有感觸,“難”這個字要解釋真是不容易,但透過一件真正顯示困難的事情,“難”就變成“可以被瞭解”的觀念。也許,我們與孩子溝通的時候,無論是指導、解釋、拒絕或禁止,都應該想辦法讓他們從更具體的事物或現象,來瞭解我們所要傳達的意思。

成人帶著情緒、語焉不詳地與孩子對話最不好。有一次,我在公共廁所聽到一個母親高聲問道:“你在裡面做什麼?”“尿尿。”孩子回答。那母親說:“你最好是!”我一直想不通這樣的語氣與用詞到底代表什麼意思,但如果我是那孩子,應該會感覺自己受到某種懷疑或威脅,而類似的曖昧溝通,生活中十分常見。不適當的用詞也是孩子學習溝通的阻礙,我曾在一所小學的廁所看到校方張貼的紙條上寫著:“上廁所後不沖水,天理不容。”學校是教導表達的場合,應該更注意適當的遣詞用字,因為孩子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

如果父母要孩子相信執行照料與管教有應守的原則,我們得心平氣和但直話直說,語意若是不明確,很容易引發孩子想要探索他們的行為被容忍的極限。我最常聽到的是,在公共場所裡,父母親想制止孩子,卻沒有真正的作為,他們總是先低聲對孩子說:“下來”或“不准摸”一次、兩次之後,聲音越提越高,直到最後化為一聲足以影響環境的怒吼或一記巴掌才有效。但環境已被踐踏、貨品已被撥亂,父母又被投以異樣的眼光,徒增尷尬。所以,父母的用詞與語氣如果不能與行動相輔相成,教養的工作一定事倍功半。

給Bubu的回應

母語的學習,聽比說早熟,而且需要時間摸索

說話是藝術,雖然每個人都會說話,但說得好、說不好差別很大。在犯罪心理學上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即問話的方式可以導致他想要的答案。比如問:“他很高嗎?”這句話是中性的,可以回答是或不是,不帶任何暗示;但是問:“他很矮嗎?”這句話就有負面的含義,意指這個人很矮。所以法庭上不允許提出引導答案性的問句( leading question),它會入人於罪,這一點要非常小心。

問話的技巧即使在家中也很重要。有個媽媽喜歡問孩子:“今天在學校,肚子有沒有痛?”孩子本來不痛,媽媽問多了,便覺得應該要痛,後來碰到考試或不想上體育課,就用肚子痛當藉口。老師一直到家庭訪問時,才知道這孩子早產,小時候夜裡常因肚子脹氣痛得哭起來,所以媽媽就養成了每天問他肚子痛不痛的習慣。

在大腦發展上,聽的機制比說的機制早熟,即大腦中主管語言理解的威尼基區( Wernicke' s area)比控制舌頭嘴唇發音的布羅卡區早熟,所以孩子常常是聽得懂,卻說不出口。成熟是緩慢的,它需要時間,孩子每天都在長大,等到進了幼稚園,有跟別人溝通的需要時,語言能力便會突飛猛進,在孩子小的時候,前後一個月的差別是很大的。

很多大人看到孩子伶牙俐齒,就以為他什麼都懂,其實大人如果用了他們不曾聽過的字或句法,他們還是很疑惑,只是不會問。我從來不曾聽過孩子說:“我不懂,請你再講一遍。”都是假裝懂,揣摩大人的意思來回答。孩子不會問,是因為母語的學習是 trial and error(試錯),從嘗試中學習。聽到不會的,大腦便去猜它可能是什麼,在腦海中形成幾個假設,然後逐漸把不對的假設剔除,所以他們不會想到去問或請別人再說一次,因為這不是他們學習的方式。如果選對了,他就學會了這個字的意義;如果不對,他會在第二次聽到這個字時,猜另一個可能的意思,直到對了為止。這是一個非常 powerful(強大)的學習方式,也是為什麼母語使用者都是會說,卻講不出它的文法規則,因為母語的學習不是像第二語言那樣從文法著手的。

所以,這個時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像Bubu老師一樣,換一個方式來問,而不是重複同樣的句子。要知道,孩子不是聽不見,而是聽不懂。很多父母分不清這個區別,大聲地把問句再重說一次,這反而會使孩子害怕(怕被罵“怎麼這麼笨,聽不懂?”)。下次當孩子面露疑惑時,請記住,母語的學習是靠摸索的,他在摸索,所以請給他時間,耐心地等待他學會。

孩子不懂的問題,跟大人想像的不同

另一個孩子不是不懂,只是不知你在問什麼的好例子,是皮亞傑( Jean Piaget)的守恆( conservation)實驗。皮亞傑用五顆彈珠在桌上排成一行,又用五顆排成另一行,但把間距拉大,讓它看起來比較長;接著他再把第六顆彈珠放到第一行上,然後問孩子:“哪一行比較多?”結果六歲以下的孩子會指第二行。皮亞傑便下結論說,具體操作期以前的孩子沒有守恆的概念,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九八九,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UCLA)的心理學教授蓋爾曼R. Gelman)重做這個實驗,她用五顆巧克力糖排成一行,再拿五顆巧克力糖排成第二行,但是把間距拉大,讓它看起來比較長,就跟上述實驗一樣。然後她把第六顆巧克力糖放在第一行,但她不問哪個長哪個短,也不問哪個多哪個少,而是跟小朋友說:“你只能選一行拿。”結果兩歲半的孩子就知道選第一行多吃一顆。所以,很多時候孩子是不知道你在問什麼,而不是不懂,這時大人要改變問句的形式,儘量用孩子能懂的句法。

學校的考試也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小學二年級下學期教的是整數的概念,而考試題目從我念小學到現在都是:“小於一百的最大整數是什麼?”對七歲的孩子來說,“小於什麼,又最大什麼”,很不容易懂。有次,有個本身也是小學老師的媽媽在家裡教她的老二,孩子聽不懂,母親便發怒了:“我是老師怎麼會教不好?你不會,那一定是你沒有用心聽。”便叫老大拿棍子來,說“打了就會”。老大很好,馬上跑過來幫忙,跟弟弟說:“媽媽要給你一個紅包,裡面多少錢你自己決定,但是不能超過一百元,那你要多少?”弟弟毫不猶豫地就說:“九十九元。”

有時很感歎,人類都上月球了,大人的觀念仍然沒有變,還是有很多父母認為孩子打了就會。所以做個好父母,請記得一定要蹲下來跟孩子講話,從他的角度看出去,才會明瞭他為什麼有這個反應。有時孩子個頭矮,看不見櫃子頂上的東西,他說沒有時,不要罵他:“瞎子,明明有,為什麼看不見。”孩子做錯事,他會接受懲罰,他不接受的是冤枉,兩歲半的孩子受了冤枉,就會哭個不停了。

先確定孩子瞭解你說話的情境,而且不要給太多選擇

聆聽別人說話,其實是件很困難的事,因為每個人心中都已有自己的定見,如果對方跟你不在同一條線,那麼真的是雞同鴨講,尤其中文的同音字又多,更易出錯。有一次,作家黃春明、我以及兩個朋友在渡輪上閒聊,黃春明說水手穿喇叭褲,是因為棄船時褲子容易脫落,不會粘在身上妨礙游泳。我聽的是“棄船”,所以沒問題;另外兩個朋友聽成氣喘”,就問:“氣喘為什麼要脫褲子?這跟水手有什麼關係?”這種情況其實每天都在發生。

所以,大人跟孩子說話時,先要確定他瞭解你說話的“情境”( context),當他不懂你在說什麼時,先不要發火,把問題想一下,可能是哪裡岀了錯,解釋給他聽。不要給孩子很多選擇,如果他選了,後來又不要時,先看一下是否名字和物件的配對還未連接好。

例如,我姐姐的孩子小時候分不清楚“姥姥”家和“奶奶”家的音,我母親家有狗,也有貓,他喜歡來;奶奶家只有兩個老人,他不喜歡去。有一次孩子以為去姥姥家,歡天喜地上了車,結果發現是去奶奶家便大哭,吵著要下車。姐夫大怒,把車子停在路邊吼著說:“明明是你自己選的,現在又說不要。”其實孩子不會隨便發脾氣,他是發現他要的跟預期的不一樣,又說不出來為什麼明明是去姥姥家,現在卻變成去奶奶家,所以才會大哭。大人只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便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不會生氣了。

至於問而不答,是極端不禮貌的行為,一般父母是不允許孩子如此放肆的。當然孩子的行為來自模仿,如果父母相敬如賓,孩子也就學不到這個壞習慣。老師問,學生不答,老師要追究不回答的原因,是不知道答案,還是瞧不起老師不願答,但無論如何絕對不要因不想答(不理睬)而放過學生,做老師的有教導他正確態度的責任。今天孩子的行為有很多源自我們大人,如果大人不檢討自己,也就難怪孩子不禮貌了。

減少一點用來賺錢的時間,陪陪孩子

沒有人喜歡聽訓,跟孩子講道理時,不要先板起面孔,一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樣子,也不要說:“你過來,媽想跟你說句話。”通常孩子聽到這種話馬上會恐懼。從過去的經驗中,他知道准沒好事,就會想辦法找藉口逃避,或把耳朵關掉,在心裡說:“我不要聽,我不要聽·這時,大人的話都還沒說出口,功效已經減少一半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睡覺前,把白天處罰他的道理編成床邊故事,講給他聽,像是從前有只大野狼…”,他一開始不知道你在編派他,等他發覺時,故事已講完,道理已進入他心中,這時再把白天的事拿出來分析,他就知道為什麼下次不可以做了。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很忙,沒有“美國時間”跟孩子講道理,直接拿棍子打一頓,行為照樣會消失,又快又有效。行為雖然一樣消失,但背後引發的行為機制卻不同。一個是心悅誠服,孩子為了不讓你傷心、難過和失望,而自己決定不要做;另一個是為了怕打而不敢做,你一不在,沒有被打的威脅時,壞行為就又出現了。

所以,從長遠看來,花時間跟孩子講道理是必須的,尤其父母生兒育女都是希望把自己的基因傳下去,孩子不成材,自己的一生等於白過(演化對成功的定義是基因傳下去的成功率),錢賺得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如把賺錢給孩子買洋房、汽車的時間和心力拿來用在孩子身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在演化上,只有子代比親代更好時,才是成功;也就是說,青出於藍還不夠,必須更勝於藍時,在演化上,你才是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