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尚»正文

數說防曬 打響驕陽“防禦戰”

Kiehl's科顏氏清爽防曬隔離乳液 350元/30ml

圖/視覺中國

Whoo後拱辰享清潤凝鏡防曬霜 530元/15g×2

Shiseido資生堂

安熱沙水能戶外防曬乳 298元/60ml

Lancome蘭蔻菁純臻顏防曬隔離乳 890元/30ml

Lancaster蘭嘉絲汀沁爽運動防曬啫喱 360元/75ml

“謝卻海棠飛盡絮, 困人天氣日初長”, 春暖花開過後, 陽光與初夏相伴而來, 強烈的紫外線卻在伺機而動, 防曬課題的重要性也再次得到印證。 作為護膚流程中不可或缺的單品, 防曬霜從誕生伊始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隨著時間推移與技術發展, 如今市面上的防曬產品無論從質地還是功效上都在不斷革新, 雖說塗抹防曬這件事聽起來並不困難,

但真正用對卻不簡單, 什麼是SPF值?如何使用才能發揮最大效果?不妨用最直觀的資料來說明。

365天

當長時間暴露在強烈陽光之下, 肌膚將不可避免地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傷害。 按照波段長短劃分, 紫外線中的UVA具有較強穿透力, 可直達肌膚真皮層破壞彈性和膠原蛋白纖維, 加速肌膚光老化或引發病變, UVB會催熟黑色素細胞、削弱角質層縮水能力, 致使肌膚曬黑和曬傷。 面對這樣的情況, 防曬的重要性再次被舊話重提, 秋冬季節省去防曬步驟的做法也並不可取, 紫外線照射量並不會因溫度的降低而減弱, 通過稀薄雲層穿透或厚重積雪反射的紫外線甚至比夏季強烈, 紫外線365天無處不在, 為保證肌膚不受傷害,

防曬亦不能停歇。

2種

就防曬原理而言, 目前市面上防曬產品大致分為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種體系。 物理防曬主要是添加二氧化鈦等成分在肌膚形成保護膜, 通過折射或反射紫外線達到防曬效果, 優點是安全性高、穩定性好, 但質地相對厚重。 化學防曬則是靠化學成分將紫外線吸收後進行轉化從而避免紫外線直接損傷, 質地輕薄使用感舒適, 缺點是光穩定性較弱, 對肌膚刺激性較大, 不適合敏感肌膚使用。 理想的防曬產品應具有良好耐受性、兼具防護UVA和UVB的能力, 物理防曬和化學防曬兩者各有利弊, 在選擇時需要充分考慮自身膚質和防曬訴求。

SPF30

防曬產品標籤通常會標注有SPF值和PA值的字樣, 但其含義總讓人費解。

SPF又稱防曬係數, 是Sun Protection Factor的英文縮寫, 指防曬產品對紫外線中UVB的防護能力, SPF值越高表示其為肌膚提供的保護能力越大。 SPF值的計算方法也很簡單, 在穩定環境下, 值數乘以20分鐘即約為防護時間, 舉例來說, 一款防曬產品的SPF值為30, 就表示它可在600分鐘內保護肌膚不受UVB射線的傷害。 PA則是指防曬產品抵禦UVA射線的能力, PA值後面的加號越多, 表示攔截UVA對肌底損害的能力越強。 然而, 過高的SPF值和PA值會加重質地油膩感和厚重感, 易產生堵塞毛孔的現象, 應避免盲目追求高倍數防曬產品。

20分鐘

與護膚品相同, 防曬產品也需要時間才能被肌膚吸收並發揮功效。 皮脂和汗液是影響防護效果的直接原因, 將防曬放在護膚流程中的最後一步可避免防曬成分被其他產品溶解。

在出門前20分鐘以輕拍平推的方式塗抹防曬是很好的時間點, 若有妝容需求也應待防曬產品充分滲透到角質表層後, 再進行後續彩妝的使用。 一般來說, 低倍數防曬產品正常清潔即可卸載, 但高倍數或帶有潤色效果的產品仍需使用卸妝產品, 避免不必要的殘留引發肌膚問題。

72小時

再優質的防曬產品也不能起到完全隔絕作用, 即便做了再周全嚴密的防護措施, 紫外線也會乘虛而入。 皮膚曬傷多發於在太陽下暴曬6小時以上的情況下, 毛細血管的極速擴張會使肌膚產生灼熱的刺痛感, 嚴重則會導致紅腫甚至脫皮現象, 此時曬後修復的作用甚至超過了防曬本身。 72小時是曬後修復的黃金時段,

前24小時內要做到降溫和舒緩, 可用含有活泉水成分的保濕噴霧或冰敷等方式緩解肌膚發熱泛紅的現象, 48小時後使用補水保濕類面膜滋潤受損細胞, 美白、緊致等密集保養則需等72小時後肌膚狀態相對穩定後再進行。

1元硬幣

防曬產品的SPF值和PA值測定均在專業實驗室內進行, 日常生活環境與實驗環境不同, 溫度、濕度等差異都會影響效果, 所以防曬產品的用量和補塗顯得尤為重要。 通常防曬霜的建議用量為每平方釐米2毫克, 換算到臉部約為1元硬幣大小, 這樣才能保證有效覆蓋從而充分發揮防護效果。 此外, 防護效果也會受到流汗、摩擦等各種因素影響, 隨時間推移而減弱, 所以應儘量在2小時補塗一次為宜, 長時間戶外運動時要縮短補塗時間,避免曬傷。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錚

長時間戶外運動時要縮短補塗時間,避免曬傷。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李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