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教育»正文

文理科收入差距高达1.7倍!起因竟源自建国初……

又是一年錄取季

數年來, 關于文理分科的改革進行了一輪又一輪, 但是關于文理之爭的討論一直沒有結束。 高考結束, 考生們不僅要考慮報哪所城市、哪所大學, 更重要的是選擇什么樣的專業, 而往往這個時候就是文理分歧最大的時候。

在2013年安徽高考中, 文史類考生21.4萬人, 錄取51283人, 只占總人數的24%;理工類考生29.7萬人, 錄取135930人, 約占46%。 可見, 文科生的錄取率只有理科生的一半不到, 這種錄取的比例就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文科生不如理科生。

文理科薪資差距最大達1.7倍 文科班半數以上為調劑

數據調查顯示, 2012屆高校本科就業率排在前50的專業中有41個為理科專業, 占82%。 2012屆平均月收入最高的前50個本科專業中有39個為理科專業, 占78%, 半年后平均月收入排前三位的專業為建筑學、軟件工程和影視藝術技術, 分別為4453元、4449元和4320元。 而在2012屆薪資最低的十大本科專業中, 最低的學前教育、美術學和植物保護三個本科專業中, 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分別只有2658元、2673元和2729元, 依此計算, 最高與最低文理科專業月薪差距達1.7倍。

業內分析稱, 由于文理科教育直接影響就業, 加上“重理輕文”觀念影響, 高中文理科班級差距較大。 《中國理科基礎教育白皮書》調查了北、上、廣部分高中, 樣本顯示, 學校開設文理科的比例約為1:3.2, 有的甚至達到1:4.5。

這樣的文理開設差距還不足以顯示文理科生的差距,

在中國的大學校園中, 大部分文科專業的錄取生中都包含著大量的調劑生, 而這些調劑生在一些學校比例甚至接近一半。 如歷史、教育、哲學等專業, 甚至在開學初會出現班級大多數人都是調劑的情況。

我們的理科基礎教育可以說是世界一流的, 但高等教育與國外差距就顯現了, 這暴露出我們理科教育基礎夯實、創新不足的問題, 也是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的問題。

重理偏文源自建國初期 冷門專業就業收入高

建國初期, 新中國正處在百廢待興的時期, 急需恢復生產和經濟。 因此在1952年, 政府大規模調整了全國高等院校的專業設置, 大力發展重工業, 與之配套的就是大力發展理科。

這就在全國種下了重理偏文的種子。

而在就業方面, 理科專業不僅就業面廣、就業率高, 就連一些冷門專業的工資水平都要高出文科生不少。 比如排水工程、汽車服務工程、和礦物資源工程這些看似“冷門”的專業在就業率上一直穩居前三。

一位在杭州工作的計算機工程師小黃, 前幾天向領導正式提出了辭職, 原因竟然是想看一場演唱會。 在面對司令采訪時他說道:“我現在每個月一萬二, 但是工作太累了。 我出去玩一個月, 然后隨時都能找到工作, 月薪在一萬五左右。 ”小黃告訴我們, 現在AI人才、計算機人才全國都在搶占, 只要你技術過關什么樣的工作都找得到。

的確, 工作的薪資水平往往和職位的可替代性相關。

像軟件工程師、建筑工程師等專業性強的職業可替代性非常低, 因此畢業生一畢業就能拿到上萬元的工資;而相比之下文科生工作的可替代性就很高, 所以只能拿到幾千元的較低的工資。

文科崗位激增, 開始強勢逆襲

在過去許多年因為國家發展經濟的特殊需要導致的重理輕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近年來,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 實體經濟逐漸讓步虛擬經濟, 文科專業開始逐漸有了逆襲之勢。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 在滿足溫飽后, 人們會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富足。 而中國經濟現在已經度過了溫飽階段, 大部分人都能滿足溫飽, 也就意味著大部分人都開始注意之前沒有注意過得精神追求。 這部分意識的覺醒直接導致了電影、戲劇、文學……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而相關的大學學科也就逐漸的獲得了重視。

數據顯示, 從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間, 美國的新增崗位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位置屬于理科, 而剩下大量的新增崗位都屬于文科。 這就意味著文科和其相關的產業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 文科生的就業情況也就獲得了改善。

在智能時代下, 人工的可替代性越來越強, 程序猿、設計師……等理工科職業都逐漸開始被AI代替, 可一些文科行業中的教師、心理醫生、管理者等崗位的可替代性就比較低, 工作的被需要度也就在逐漸的提高。

時代在發展, 文理科生的薪資差距將會在不久的未來不斷的縮小, 社會對文科的重視程度也會逐步的增加。 只有文理并進、均衡發展,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全面人才。

(圖片來源網絡)

只有文理并進、均衡發展,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全面人才。

(圖片來源網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